在太平的強力幹預下,李裹兒含恨而去。由是,唐鬆正式交惡於原本對他有拉龍之心的韋皇後。
隨著李顯皇位漸穩,高宗朝故事再次上演,性格懦弱的李顯漸為韋後所控製,一時間,外戚一黨聲勢大盛,所幸朝中尚有鎮國柱石狄仁傑可為壓製。
其間,唐鬆被韋後削去實權成為一位閑散侯爺。對此唐鬆坦然受之,並於長安城外終南山中大肆營建別業,以安韋氏之心。暗中則全力加強弘文印社的擴張並以此將江南江北士林逐步紐結一處,是時也,士林凝聚力之強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婚後,上官婉兒將自己經營多年的朝野勢力一並交予唐鬆,唐鬆則著其繼續經營,尤其重視在禁軍中潛勢力的發展。
唐鬆被逐出朝堂未久,遠赴吐蕃高原的柳眉突然複歸,兩人相見恍如隔世,隨即,柳眉正式嫁入襄陽郡開國侯府,終其一生,唐鬆便與兩美相伴。
雖已成親,但唐鬆卻不願柳眉千辛萬苦習得的舞技就此深藏荒廢,遂自建公孫閣作為柳眉對外演舞之用,襄陽侯家眷拋頭露麵之舉自又引發無數熱議,唐鬆卻不以為意,並一力支持心生怯意的柳眉堅持到底。
柳眉劍舞一出,隨即轟動天下,公孫大娘之名遍傳大唐內外。久而久之,見怪不怪,公孫閣遂成為天下舞蹈名家交流切磋之中心。柳眉據此得以遍見大唐內外各族舞蹈,並耗費心血重修《大唐十部樂》成為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名傳千古。
四年後,狄仁傑病卒。此柱石一倒,朝中再無人能製衡野心膨脹的韋皇後,隨著張柬之等人相繼被逐出朝廷貶謫四方,外戚韋氏一族權勢熏天。
至此,韋皇後有樣學樣,效仿婆婆武則天當年之舉,先是垂簾聽政,進而與李顯並肩主持祭祀大典,並一同上朝處斷國事。
又兩年,韋氏羽翼已豐,聯合因未能獲封“皇太女”而對父皇懷恨在心的安樂公主李裹兒,於某一深夜,韋氏親手烹製李顯最為愛吃的湯餅,由李裹兒親手奉進。
李顯毫無懷疑,吃完這碗下有毒藥的湯餅未久便即毒發,此時其人已無法言語,惟雙眼含淚哀哀看著一生最愛的兩個女人。
是夜,李顯駕崩!
韋皇後牢籠宮城,對李顯秘不發喪,並加快對朝政及禁軍的控製。當此之時,上官婉兒憑借在宮城多年的經營,以最短時間確定了李顯之死訊。
唐鬆聞此消息,即刻通知太平。
太平遂聯合侄子李隆基發動宮變,誅韋氏、斬安樂。隨後,兩人聯手推李旦為新皇。
李旦其人生性懦弱重情,與父親李治、哥哥李顯並無兩樣。登基之後,封李隆基為太子,並將朝政泰半付予妹妹太平公主。每遇大事必與太平商議而後決斷。
苦熬多年後,太平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巨大權力,當其時也,其權勢之盛直接控製了政事堂,政事堂中七位宰相有五人皆出自於她之門下。
此次宮變之中,唐鬆亦有大功,但他以性子疏懶,愛好臨泉為由堅拒了新皇授予的高官,依然隱居於終南山中。
李隆基與太平雖知唐鬆此言不足信,但正爭奪權力的兩人都對唐鬆有爭取之心,遂使唐鬆左右逢源,繼續潛於紛爭之外積蓄實力。
兩年之後,李隆基與太平之爭已到矛盾無可調和之地步,本無意於帝位的李旦麵對如此難局,麵對妹妹與兒子之爭選擇逃避,遂自避位為太上皇,李隆基登基為帝。
李隆基登基未久,二人矛盾總爆發,太平再次發動宮變,無奈消息先為李隆基所知,就在太平岌岌可危之時,唐鬆驟然發動,助太平反敗為勝,此次宮變曆經波折終於成功。
但太平的喜悅極其短暫,就在其親手給侄子李隆基灌下毒酒之後,唐鬆再次發動,囚禁太平,輔佐與太平份屬姐妹的“水晶”繼位為君。
由是,大唐重回女主臨朝時代。
水晶繼位之初,天下異動蜂起,各地多有反叛朝廷者,“誅唐鬆,清君側”之聲響於天下,局勢風雨飄搖。
幸得水晶剛強堅韌,唐鬆一手政治應對,一手發掘出郭子儀、李光弼、高仙芝等當世良將,曆時八年,成功平定反叛,水晶之皇位遂如泰山之安。
天下重歸於安寧之後,唐鬆將所有權利悉數交還已經成長起來的水晶,並堅拒政事堂首輔相公之位,兩袖飄飄重回終南山中隱居。
此舉遂使唐鬆背負了十年的賊名一朝滌蕩,心中對唐鬆無法忘情的水晶凡有疑難必往終南山中問答,唐鬆雖隻出建議,從不做決斷之語。但因其對水晶影響太大,遂使“隱相”之名傳於天下。
水晶在位五十三載,國號依唐鬆建議定為開元。上承百年氣運,下除百年積弊,勵精圖治,手創開元盛世,其駕崩之日,盛世依舊,且根基牢固。
十年後,晚年漸生向道之心的唐鬆於終南山中看著盛世長安含笑坐化,是日,上官婉兒、柳眉俱無疾而終。
唐鬆坐化之後,世人恍然於一個時代的結束,其人雖逝,隱相之名卻代代相傳,不絕於耳。化為一段人間傳奇,留存於終南名山,鬆濤清風之間。
(全書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