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江山如畫 第二十章 功過是非(2 / 3)

“孩兒,隻是為了問心無愧,去報答叔父的再造之恩!”孫策痛苦的閉上了雙目:“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這難道不是你和父親對我的教誨嗎?”

“我才是你的母親!而你身後,站的是江東群臣和江東百姓!你繼續這麼下去,會毀了我們所有人!”吳夫人尖利的叫聲震得所有人耳膜震顫:“你這逆子,事到如今居然還敢為了一個外人來頂撞我…….”

“隨我回去!”她森然道:“從此專心軍務,將政務交給你二弟…….你到底還是孫文台的長子!不要再執迷不悟了!”

此言一出,眾人一起驚得呆了,全場瞬間鴉雀無聲,隻餘“劈劈啵啵”的火把燃燒之聲。

“原來,我為了孫家做了這麼多,卻始終隻是一個外人…….”死一般的寂靜之中,一個落寞的聲音淡淡響起:“文台啊文台,若你仍在,是否也會如此作想?”

“什麼?”無論吳夫人為首的江東一方,抑或是孫策、周瑜和管平等人,一起駭然循聲望去。

江岸方向,漆黑的暗影中,一個孤零零的身影從黑暗中緩緩踏出,漸漸在火光中露出那張宛如少年的英挺麵容。]

“叔父!”孫策心中堆積的所有情緒有如洪水決堤般爆發了,他淚水泉湧的奔出,一把擁住了那個溫暖雄壯的身軀,孩子般的發泄大哭道:“你帶我走吧!”

“恭迎大將軍!”所有渤海軍屬下一起轟然大喝,向著南鷹行出軍禮,數十人爆發出來的氣勢卻仿佛是千軍萬馬一般。

“很好!大家都辛苦了,都不辱使命,本將…….謝謝你們!”南鷹輕輕拍打著孫策寬厚的脊背,眼中亦有晶瑩閃動:“唉!癡兒,我怎值得你如此…….”

“嫂夫人,這尚是你我首次會麵…….”他望著一臉死灰、嬌軀輕顫的吳夫人,發出最為深長的喟歎:“卻沒有想到,會是在如此境地之下…….”

“沒有想到,叔叔竟會親至!”吳夫人畢竟是一代女傑,雖然乍見眼前這位傳說中的霸主級人物,卻隻是一時震驚。她迅速收拾了情緒,玉容恢複了一貫的古井無波,向著南鷹斂衽為禮道:“嚐聽先夫提及您的大名和英雄往事,亦是心馳神往…….未亡人吳氏,見過大將軍!”

“然而叔叔,此間畢竟是我孫家之事,即使是貧妾此前的言語諸多不妥,亦請叔叔原諒!”吳夫人雖然極盡禮儀,言辭之間卻是咄咄逼人:“以您的大將軍之尊,若子侄有違忠孝,當何以置之?”

她不動聲色的向著身邊親近侍從使了一個眼色,那侍從緩緩點頭,悄悄退向身後的暗影…….昔日名震天下的鷹揚中郎將,今日威懾四方的大將軍,豈會輕裝簡從?說不定談話之間,便有渤海軍部屬神兵天降的給江東軍來了一個反包圍。

“初次見麵,嫂夫人居然便要當麵考較?”聽出了吳夫人的質問之意,南鷹不由啞然失笑道:“若您所指的是孫策,小弟自當公允陳情!”

“江東軍的將士們!也許你們之中,昔年也有人曾跟著文台將軍,與本將一起轉戰天下!而天下人都知道,長沙軍和渤海軍那是鐵打的盟友…….渤海長沙,親如一家!今日,本將來請你們回答幾個問題,不算為過吧?”他氣定神閑,仿佛檢閱本部兵馬一般,緩緩從一排排的江東軍的麵前行過,其氣宇風度,連江東軍從未見過他的將士亦不禁為之心折。更有少數昔年參加過征黃巾、討董卓的長沙軍老兵已經躬身行出了軍禮。

南鷹望著那一張張或緊張、或戒懼、或崇敬的麵容,從容道:“哪一位將士不希望自己的主將是一位勇冠三軍、忠肝義膽的英雄?”

“你們的主公孫策,在年僅十六歲的時候,便隨著本將遠征烏丸。薊縣一戰,為了救護一城百姓,我們以數千漢軍迎擊烏丸騎兵四萬……你們的主公就衝在整隻隊伍的最前麵,這一點,所有的幽州軍將士和渤海軍將士都可以作證!我們最終打服了烏丸,更換回了北方的和平,令千千萬萬的大漢百姓從此不再受那劫掠之禍!你們的主公有大功於社稷!朝庭為此冊封他為吳侯……”他目光灼灼的盯著那些江東軍戰士:“你們說一說,孫策是不是一位忠臣,是不是一位英雄?本將現在就可以告訴你們,他的名字一定會寫在史書之中,為後世子孫所景仰!”

很多江東軍戰士的目光亮了起來,而孫策聽得呆在當場,渾身不停顫抖。

“世人皆知,孫文台是我南鷹的生死兄弟。他不幸去世後,長沙軍部屬離散,士氣重挫……可以說,整個孫家都已經到了朝不保夕的生死關頭!又是你們的主公,他逆轉乾坤、死中求活,憑著一己之力打下了江東這片基業,令他的父親可以含笑瞑目,令孫家的威望得以繼續存揚……”南鷹突然間提高了聲調,厲叫道:“連袁紹和曹操都嚐以孫策之功鞭策自家的兒郎,我南鷹亦恨沒有這樣英雄的兒子,試問世人誰敢說他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