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票~有票的還是麻煩給張吧,我現在都不敢去看首頁了。那推薦票實在是……)
雖時值盛夏,但此時朱飛卻感到無比的寒冷。他盯著那黑洞洞的槍口,裏麵隨時都有可能朝自己射出一顆子彈來。他能清晰感覺到自己劇烈跳動的心髒。雖然他有一腔熱血,但麵對死亡還是有著應有的恐懼。畢竟他隻是個二十剛剛出頭的小夥。
李叔看著兩人緩緩道:“你們知道的實在太多了,我不得不殺你們滅口!”
“等等!”方強忽然道:“我還有幾個問題不大明白,李叔是否可以請教下?”
李叔疑惑道:“哦?想不到還有你不明白的事?說說看,李叔要是知道一定知無不答,以免你死不瞑目。”
方強道:“我想知道趙楚稀最後從玉枕中拿出的那盒子裏究竟裝的是什麼?”
李叔聽他這麼一問臉色忽然一變,說:“想不到你對這事感興趣,反正你們也是將死的人了我告訴你們也無妨。那盒子中的東西如果我不告訴你恐怕你永遠也想不到”李叔說道這裏忽然反問道“你們知道和氏璧的故事嗎?”
“和氏璧?”方強愣了下,關於和氏璧的故事他也曾聽說過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卞和獻玉了,那是他初中時學過的一篇文言文。他喃喃道:“難道說盒子裏裝的是和氏璧!”
李叔點頭道:“沒錯,但你們所知道的關於和氏璧的事都是些片段,現在我就給你們講講完整版的。秋戰國時期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成為千占流傳的佳話,相信這個故事你們也聽說過。這件玉璧被戰國各諸侯國視為鎮國的寶藏,被奉為‘價值連城”的“天下所共傳寶”。諸侯國為了把玉璧擁為己有,想盡辦法互相爭奪,上演了戰國時期一幕精彩的曆史劇,最後這件珍貴玉器竟不知落到何處,成為曆史上一大疑案。
這件珍貴玉器的來曆還有一段山折的故事: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卞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一座山下發現了一件貌似普通的玉璞,為了表示自己對君主的忠心,他把這塊玉璞獻給了楚厲王。玉璞是一種天然玉料。如果不經鋸割,外表看來和普通的石塊沒什麼區別。楚厲王找來相玉家進行鑒定,玉工認為這就是一塊普通的石塊,沒有什麼價值。厲王非常生氣,認為卞和有意欺騙他,就下令砍掉卜和的左腳,並把卞和驅逐出楚國。
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卞和趕回楚國,又把這塊玉璞獻給了楚武王,玉工仍鑒定為石頭,武工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腳。
又過了幾十年,武王之子文幹繼位。這時的卞和又想把玉璞獻給楚文王,無奈自己已是風燭殘年,又被砍掉了雙腳,行動根不方便,眼看自己的願望無法實現,卞和便懷抱玉璞來到楚山下痛哭三大三夜不止,眼淚都流盡了,眼睛直往外滴血。這件事傳到了楚文王那裏,文王派人問卞和:“天下被砍足的人很多,你為何哭得如此悲傷呢?”卞和答道:“我並不是因為被砍掉雙腳而痛哭,而是因為明明是寶玉卻被誤認為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我是為大王哭泣,他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啊!”文王聽後,命人把卞和帶到宮殿。並使玉工當而剖開玉璞,果然得到一塊無瑕的美玉。為了嘉獎卞和的忠君之心,文王將此玉命名為“和氏之璧’,並把它奉為國寶而珍藏起來。
“和氏璧”發現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各諸侯國,各諸侯國國君都想親眼看看這件寶玉。公元前333年,楚國吞滅越國,楚威工因相國昭陽滅越有功,將和氏璧賜給了昭陽。可就在這時,和氏璧竟失竊了,國寶的不翼而飛震驚了朝廷內外,人們紛紛尋找這件價值連城的寶玉,但終無結果。人們把懷疑的目光投向了張儀,因為張儀當時正在楚國遊說,曾與昭陽一起飲酒,人們認為他有條件、有機會偷竊了和氏璧。楚國人對張儀嚴刑拷打,張儀拒不承認,楚人無奈,隻好將張儀釋放了。張儀受辱後輾轉到了秦國,後來成為秦國的宰相,為秦國日後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楚國為一件國寶損失了一個人才,這是他們所沒預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