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水的江湖(2 / 2)

在前殿,盧森徑直趨步來到西側矗立的觀世音菩薩像前,但隻見,菩薩像前空無一人,卻有高香點燃,嫋嫋向上,不絕如縷。觀世音菩薩慈眉善目,柳枝淨瓶,衣帶當風,歡喜和悅的俯瞰著盧森,盧森不覺得立即雙手合十,閉目默默的祝禱,千言萬語,一時湧上心頭。

正靜逸之時,“當,當,當!”三聲果決清澈的木魚兒聲響過,梵唄音聲陡然響起,中間有僧人那悲天憫人的歌唱。

刹那之間,盧森百感交集。種種心緒,都上心頭,想起了自己在兩個月前,一個陰雨天,來到寺裏,在大殿的一側牆磚上寫下的一首詩,於是,輕移腳步,尋尋覓覓,再看時,字跡剝落,也能一一可辨。

盧森輕聲念道:

“此土由來諒人非,過眼驚塵徹底歸,猶向柯山覓道路,似乎青鳥出幄帷。梵唄橫開新世界,燭火枉憶舊風雷,怒馬紅巾依夢遠,青枝翻作柳笛吹。”

幾句讀罷,尚在咀嚼之間,突然覺得臉上濕漉漉的,哦,細細的雨絲不曉得什麼時候悄悄的滑落在身上院中了。

盧森直起腰,穿過偏門兒,向後殿走去,這裏有聽經的所在。到了門前,卻是鐵將軍把門,再看這天,已經黑沉沉一片,豆大的雨點打的地上灰塵“噗噗”作響,情急之下,他幾步攢到一個台階,人,站在屋簷之下,雨,就肆無忌憚的傾瀉而下了。

片刻,盧森回過神來,見自己正靠在朱紅色的門旁,心裏一動,試著輕輕一推,門無聲的開了。

細細打量,原來自己進的是藏經樓。這樓分三層,樓下堆置著些桌椅香爐一類物品,二樓和三樓應該就是經書的存儲地了。仿佛鬼使神差一樣,盧森順著一股幽靜淡雅的檀香味道就向二樓尋去,腳踏在木樓梯上,幾乎沒有半點聲響,到了二樓,迎麵卻是門上一把明晃晃的大銅鎖赫然入目。透過窗欞,一排排書架穩重的立在室內。

既來之,則安之,盧森又向三樓上去。

再看這三樓,明顯的不常有人來,一看這門,也是虛掩著,輕輕推開,進入室內,光線明顯的不好,定睛細看,離門2米遠的地方有一張桌子,一個和尚正把頭伏在桌子上瞌睡,盧森進前觀瞧,笑了,認識,是正行和尚,桌子上是一本華嚴經。

在這寺裏,與盧森相交默契的有3個人,方丈智空大師,正果和尚,再就是這個正行和尚。正果和尚在俗的時候曾經做過部隊的營長,而這臥在桌案上睡覺的正行和尚在俗則是商界的一個“總”。

這正果與正行二位本來是齋堂正副堂頭,可是,二人功課之餘,尤其喜歡禪坐,而這般若寺是淨土宗的一脈,絕大多數的僧人不著此道,而二人也不氣餒,越發精進,所謂“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其中滋味,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一個月前,二人就向智空方丈提出不在齋堂,以利坐禪方便,經方丈同意,到了藏經樓,管理修繕佛經中的古籍善本,後殿的四防安全。

這些變化,盧森卻不知道。因為不要說盧森,就是一些老居士,也不準擅自進入藏經樓,況且,盧森這段也有些日子沒來寺裏了。

正在思想間,睡著的正行和尚哼了一聲,慢慢的抬起頭來,

“正行師傅一向可好!“盧森笑著問訊。

“啊!”睡的懵懂的正行和尚嚇了一跳,一下子清醒了,

“阿彌陀佛!你怎麼到了這裏?”正行和尚脫口問道。

“紅塵苦啊,就進寺裏尋清涼,哪知道又遇到雨驟風狂,避雨,無意進了正行師傅的地界兒,嗬嗬,見諒唄?”盧森半是調侃的回答道。

正在這時,一陣風起,卷的雨點向窗欞撲來,擊打的窗欞陣陣作響,雨,越下越大了。

正行起身,一溜小跑,樓下關好門窗,再回到三樓時,手裏卻拿著一件海青,一條毛巾,遞給盧森,“擦擦頭臉,把濕衣服換了吧。”

整肅頭麵一新,盧森不由得精神一震。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