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性原則】
醫院是個係統,由人員、設備、物資、經費和信息等要素組成。醫院係統具有整體性(全局觀點,統籌兼顧)、目的性(按醫療的功能和特點確定自標)和層次性(指撣層、會理層、執行層、操作層)。
【整分合原則】
在醫院整體規劃下明確分工,在分工基礎上再進行有效的綜合,各專業必須有機地協作,從而產生“係統效應”分工就要負責,要職、責、權、利統一。管理不負責任,必然是低效能的,故要實行責任製。
【能級原則】
機構與人都有能量問題,能量有大有小,可以分級,以建立一色的秩序,確定一定的範圍和一定的標準。管理能級的各層次必須具有穩定的組織形態。不同的能級,表現出不同的權力和利益。各類能級必須動態地對應,使有相應才能的人處於相應能級的崗位。故醫院機構內的每個職位、崗位設置要合理,有相應的職能和相應的職權,各處於相應的能級,相互之間不錯位、不越級,以極大地發揮各級的能力。
(反饋原則】
指令信息發出後,必須根據反餓信息,針對偏離指令的情況不斷調節,以實現管理的目標,信息反饋應該靈敏、準確、有力,應該及時掌握各種動態,做到情況明、反應快,對反饋信息需進行分析判斷,及時處理。
【封閉原則】
醫院管理係統可分解為指揮中心、執行機構、監督機構和反饋機構。係統內部人、財、物和信息的流動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管理必須有自主權,少受外界幹擾,這符合管理的自主、自律原則。
【彈性原則】
彈性就是有效地實現動態管理,及時適應客觀事物各種可能的變化6任何一個層次的管理都是多因素在起作角完全掌握所有因素是不可能的,因此管理及調節要留有餘地。但這種彈性必須是積極的、有科學預見的,不是無原則的。
【動力原則】
管理必須運用動力機製。馬列主義的利益原則是根本的動力。管理是人的活動,人是有信仰的,必須注重精神動力的作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巨大的威力信息及信息交流也能產生巨大的動力。動力作用是綜合性的。
【效益原則】
效益對醫院來說,包括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以較少的人、財、物耗費,獲取符合社會需要的最佳醫療技術效果和最佳的經濟效益,是管理有效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