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院長工作
【院長負責製】
院長負責製,即院長是醫院的法人代表,對醫院工作全麵負責,權責一致。院長一方麵對國家和政府負責,正確執行黨和國家的政策和法令,完成主管部門下達的計劃和任務,另一方麵,對醫院的發展和建設負責,通過科學管理提高醫療質量,推進技術進步,改善職工工作和生活條件,維護醫院合法權益。
院長要自覺接受黨組織和職工群眾的監督,正確處理和黨委書記的關係。
【最窪領導機構】
領導機構是有行政職能的,有一定權威和支配能力的組織。它的結構組成體現了醫院領導層各部分間及其與下屬有機結合方式及相互關係。最佳結構也就是領導成員的最佳組合。人才結構要合理,領導班子由行政管理、政治領導、經濟"管理、醫學科技人才組成。盡可能配備總會計師和總經濟師做院長的助手。年齡結構要合理,領導成員年富力強,相對年輕化。知識結構要合理,領導成員知識比較廣博,具有醫學和管理學的專長。智能結構要合理,既有開拓創新的人才,又有實幹的人才。班子成員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均較好。
【院長負責製巾的五個關係】
院長和黨委書記的關係,院長和書記是平行關係,彼此要顧全大局、協調一致,防止方向相背。
院長與副院長的關係:院長相信自己的副院長,發揮其助手作用,支持副院長分管的行政和業務工作。
院長與衛生行政部門的關係,衛生部門是政府的衛生領導機關,醫院的一切工作要對國家負責。
院長與辦事機構的關係,院長不更事無巨細,一切包攬,要充分發揮辦事機構的參謀、信息、反饋作用。
院長與科室的關係:院長要給科主任放權,放手讓科主任處理己職權範圍內的事。
【院長應具備的條件】
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認真執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
具有醫學專業大學文化積度,知識麵廣,經過醫院管理專業培訓,有一定的管理知識;更有一定的組織能力、社交能力和表達能力,有較強的決策能力,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有進取心和自信心,能團結人,能掌握知識分子政策,發揮各類人才的作用。
【院長的管理職能】
指院長在管理中應有的職能,包括計劃、組織、控製、激勵、領導幾個方麵。院長必須有自主權。計劃,是工作之前預先擬定的具體內容和步驟,包含醫院的目標、方向及所選擇的手段。組織,是把醫院的總任務分解為多個具體任務,把權力授予有關管理人員,合理分配鏟源,進行必要的平衡與協調。控製,是指對工作計劃實施活動的監督和調節,檢查完成情況及執行中的偏差,製是管理的關靆環節,其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的發揮。指運用多種有效方法,激發和推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更好地實現醫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