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戰開始(1 / 2)

(四庫書www.sikushu.com)

短短的三天裏,13號公路在甘蒙省的三座主要橋梁被炸毀,尤其令美軍惱火的是有一座距離他曲隻有14公裏,卻被第8營硬是在眼皮子地下炸掉,過去增援的美軍也被大量殺傷。不是所有網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看書網你就知道了。

美軍官兵這時才意識到,這隻遊擊戰的隊伍和NVA、VC這些遊擊戰部隊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行動更加大膽、果決,而且槍法極好,一個班的人就敢跟一個排的對著進攻,反而會全殲美軍。

這裏就不得不說88軍步兵班的3個火力組,這實際上是林虎元帥製定的三三製、兩點一麵,三角戰術等等步兵戰術的基礎,林楊在越戰戰場上采用美軍的兩火力組戰術的出發點在於原先華軍的班組火力過於弱小,1979年的自衛反擊戰時麵對越南的火力,華軍常常被打的抬不起頭來,所以為了加強火力才使用美軍戰術。但是重組88軍時情況就不同了,林楊獲得了大量老兵,這些人對於三角戰術這套玩的非常好,再說華軍的這套實際上是源自於日軍的三角戰術。

這個編製有個特別狠辣的戰術,交替追擊術,專門對付分散脫離戰場的撤退之敵。具體做法是將全小隊分成三個戰鬥群,追擊時先以反三角隊列,二群在前,一群在後,追擊敵人並壓製其左右機動意圖,迫使被追者走追擊者預想的路線。這樣的追擊常常能把被追擊者一路趕到絕路上去。尤其在被追者地形不熟,或缺乏遊擊戰經驗,一上來幾乎注定要吃虧。

好在許多時候,這個絕路並不存在,這時候就拚體力和意誌了。對此,這個編製真正狠辣之處就顯露出來了。這三個追擊群中通常總有一個群處於正常行軍狀態,輪番上來狠追死打。這裏要提醒的是,被追者的跑法要比追擊者複雜,因為你必須避彈,所以必須跑小曲線而不能是直線。許多老文學著作中描述被敵人纏住追鬥時,提及體弱者或是女戰士跑吐血的場景。實戰中比這個殘酷,許多人被敵人追上殺害了,有些人跑著跑著,倒在地上就再沒起來。

而且華軍可以說是這個世界最能跑的部隊,要是不能跑早就被日本鬼子殺光了。所以這套戰術華軍用起來更是淩厲。當然13號線這邊的美日軍隊嚐的還不是很厲害,畢竟離公路太近,而美日的正麵力量太強。而在山的另一邊的第4特種營打幾下的南越軍隊就吃了非常大的虧。

第4特種營是武功衛,叫這個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的營長學過武術,而是他們的營長性子果敢衝動,作戰喜歡衝鋒陷陣與人打近戰。

第4營長對於窩在山裏是不大喜歡的,很快他就得到情報,班耿真的守軍隻有一個連,變帶領自己手裏的一個連往班耿真打下來,而後帶領部隊沿河而下,進入到了南屯河主流,距離1E公路隻有10公裏了。

這裏的地形實際上才能說是甘蒙高原,海拔600多米,但是地勢很平坦,植被茂密,第四營就潛伏其中。

第4營第1連在北邊,依次是2連和與營長一起的3連,在一天裏同時發起了對1E公路的襲擊,炸毀橋梁,整個甘蒙省的1E段公路上駐紮的第18步兵營消滅一空,炸毀兩座橋梁,中斷了18步兵師的進攻勢頭。本來就很慢的18師現在直接就癱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