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林楊規定,所有的農村合作社全部合並為琉球農業股份製公司,將按18周歲以上的成人,人頭平分整個公司80%的股份(按家庭分很可能造成大麵積的分家離婚狀況),這個股份不能轉讓隻能繼承,避免像俄羅斯時期休克療法導致大量股份集中在少數幾個人手上。20%交給琉球省社保局,他們隻有所有權,無經營權,由社保局和琉球農民的代表組成董事會,對琉球農業公司經理人進行監督。
而聊聊的幾家企業,林楊打算全部賣出,每家企業的按照50%歸企業工人,每個人按照工齡來劃分,而不是按照行政級別係數,50%歸社保局的分配方案。每一個超過退休年齡的工人也是按照工齡發放,等於是一次性發放了退休金。這樣就減少了未來的扯皮的可能,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通貨膨脹一定會到來,這些老人很可能不能支付老年時期的生活,為此社保局的主要任務就是負擔整個琉球島上的基本醫療的賬單。這樣老人最大的一筆開支——醫療有著落後也就不用擔心日後的生活問題。
農業公司建立後,組建生產團隊,在農民中招種田能手,並開始購買農業機械和化肥農藥等其他農資,就出現了大量的閑散勞動力,這些人將會被安排進入工廠做工,或者興修鐵路公路等政府公共設施。
華國在後來進行的改革中,有著非常多的錯誤。華國經過30年的建設,以及30年的抑製消費的過程實際上在80年初期人民的錢包是非常富裕的,這就帶動了整個80年買方市場的基礎,但是因為法律並沒有同步跟上,導致大量的假冒偽劣出現,到了後來華人的消費觀念就是:便宜無好貨。一件出廠價幾塊的衣服,到了消費者手裏往往賣價數百,甚至過低的價格根本賣不出去的奇異現象。
而且因為大量的社保服務沒有跟上,導致了消費不振,民眾的錢大量的存在銀行,造成流動性過剩(這是早期,在某人四萬億後,流動性過剩就是因為超發貨幣)。
所以在琉球,每個人都將會有一個和美國一樣的社保號,這是作為身份證使用的,並且跟隨這個社保號的是琉球銀行的賬戶。裏麵涉及到一個人的養老金,個人交多少,他的公司就交兩倍於此的數額進這個賬戶,屬於個人賬戶,他可以委托社保局為他投資,也可以存在銀行吃利息(大體上來說就這兩鍾,畢竟金融短時間不會開放)。還有就是失業金賬戶、公積金賬戶。由於基本醫療服務由社保局買單,所以並不需要開列醫療保險。
當然社保局還要發放低保。
設立《預算法》,華國的全國兩會在春節後開,而省級兩會在春節前的一月份開,所以《預算法》規定的一個預算年從3月份開始,次年2月份結束,每一項都要開列出精確的用度,並且有《政府信息公開法》作為保障,任何人都能隨時查閱。
《新聞法》規定言論自由神聖不可侵犯,新聞媒體可以自由報道,隻有在兩會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下,新聞才要求被審查。另外就涉及到誹謗,後世華國總是有人用誹謗罪或者散布謠言罪將那些敢於說話的人抓捕。這裏就得說誹謗必須要對某個實體造成實質傷害才能有司法介入,另外就是作為政府官員本身就必須有必要接受社會監督,而不是混淆視聽,誹謗罪是不能保護公眾人物,比如那些明星,實際上他們就是靠這個掙錢的,難道掙錢的“誹謗”可以,不掙錢的誹謗就不行?這個世界哪有那麼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