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華盛頓郵報》在報道“水門事件”時采用了代號為“深喉”的“線人”提供的秘密情報,直接導致尼克鬆成為第一位在任期間辭職的美國總統,而代號為“深喉”的“線人”,直至30多年後身份才得以公開。
在今天,維基解密的出現,卻使事情變得如此簡單。一份秘密的文件,通過網友在網站上傳、發表,使得每個人都有成為“深喉”的可能。而提供了這個平台的維基解密網站是否能夠成為一種新的媒體?它是否會成為一種變革的力量?不少專家學者賦予維基解密很多的意義,甚至幻想通過阿桑奇們來改變世界的運行秩序。
《紐約時報》執行主編比爾·凱勒說:“這是個大事情,但並不陌生。信息的消費者們參與進許多曾經是機密的事情。這個規模不同尋常,但它與五角大樓的文件、阿布格萊布監獄的真相或政府竊聽不同嗎?我想,其實它們是一樣的。”其實,維基解密事件與美國曆史上的諸多泄密事件如出一轍,並沒有特別的不同之處,都是利用”深喉”竊取的秘密文件,都是在暗中與大眾媒體聯手。隻不過維基解密利用了國際互聯網這個平台,外表看上去更加光鮮一些。
但是也有一個不同,那就是現在的“深喉”和阿桑奇,不再是單打獨鬥的獨行俠,而是集群行動、集體運作的”群狼”。這與以往泄密事件有很大不同。比如,維基解密在全球擁有800多名誌願者作為後盾,建立了嚴密的組織體係,還在全球注冊了十幾家機構。維基解密從一個鬆散的個人聯合轉變成一個嚴密的國際非政府組織,阿桑奇從一個超級黑客華麗轉身為政治活動家。這是以往泄密人士,比如五角大樓泄密案主角丹尼爾·艾斯伯格、地下卷宗創始人約翰·揚所不能企及的。
維基解密傳達出一個危險的信號,在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日益超出國家控製的範圍之際,技術主義開始興起,帶有政治理想的技術人員,妄圖靠技術力量改變世界秩序。維基解密稱:“信息的傳播可能會揭發犯罪,或使一個製度難堪,但我們視之為一項權利、一種責任。”
我有一個擔心,就是在技術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旗幟之下,阿桑奇和維基解密正在發生著蛻變,從一個超級黑客變成一個政治活動家,從技術權威發展成為技術霸權。曆史或許會證明,當這些技術主義者的光環褪去之後,結果未必會像他們所標榜的那樣。可以想象一下,這幫技術主義分子的發展壯大,將對世界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維基解密是生機勃勃的正義力量,還是威脅世界的恐怖組織?阿桑奇和他的同道到底是怎樣的人?他們是一群“勇敢追求真相的理想主義者”,還是“攻擊整個國際社會”的“無政府主義者”?據說,他們隻相信自己的眼睛及由此引發的思考……我想,可能會破繭而出,化成美麗的蝴蝶;也可能會蛻皮而出,長成危險的毒蛇。
維基解密的創立初衷,是揭露政府和企業的醜聞,還公眾以透明和真相。但目前維基解密已經有些偏離航道了,對事件的揭露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卻讓更多無辜的人受到牽連。在維基解密的內部,也有過內訌的傳聞,焦點之一就是是否公布阿富汗戰爭中的“線人”資料。一些內部人士認為應該隱匿這些資料,但最終的結果還是全部公開了。在諸多國家和地區的信息掌握力和局勢控製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維基解密背後的政治推手將無比可怕。
對於很多國家政府、大公司來說,維基解密就像是一個永遠也無法抹去的夢魘,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哪一個秘密會在什麼時候被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