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遊的山也蘊含著三山五嶽的精華。“麟山十二景”便是這山的代表作了。
醴泉名碑聞中外,漆水倒影慈棲茂。
石鼓聲催春化雨,顛山千佛朝如來。
吳雙仙島浮林海,青蓮煙雲朝九成。
石臼雲上覽秦川,五龍朝宮七峰參。
神女懸鏡魚塘潭,安舒鬆濤浪接天。
銀杏黃葉染晴天,響潭飛雪六月寒。
這是大自然巧奪天工的傑作。僅從石臼覽秦一景足以說明麟遊山的壯觀景象。海拔1660多米的石臼山,到早春二月,杜水河畔春光如水,而石臼山上依然白雪皚皚,雲峰相連,光彩奪目,世人無不驚歎。如果站在石臼山上,八百裏秦川便一覽無餘。安舒莊林場的吳雙山,以“信天地之奧區,吳雙之麗景”來形容它。它海拔1503.7米,風光旖旎,樹大林深,佳木蔥蘢,蔚藍無際,樹林縫隙中雲霧繚繞,聚散無邊,花團錦簇,以它獨領風騷的魅力成為森林公園,向四方遊人展示它的麗姿。
麟遊的山以神奇永久的魅力吸引著國內外的專家和學者前來探古考察。山上的各種野生植物、藥材和花草樹木達1000多種,各種飛禽走獸30多種,資源空間潛力無窮,尤其是這裏的植被,千百年來沒有任何被破壞的痕跡。這是麟遊人民最為開心的一件幸事。
我愛山,我更愛麟遊的山。麟遊的山以豐厚的天然資源和別樣的生物形態,悠久的曆史文化被賦予了永恒的魅力,以生生不息的精神向世人展示出了未來發展的無限空間。麟遊的山如同麟遊的人,溫厚而誠實,負載著天地日月和春雲夏雨秋月冬雪。勤勞勇敢的麟遊人民,猶如這裏的座座山,身居大山不氣餒,長在山溝不不消沉。耕耘種月,拓荒播山是他們千百年來永久的情懷。山以不倒的精神,人以不倦的追求,創造山和人的輝煌。如今,以中國布爾羊基地聞名海內外的麟遊,給這山又增添了一道瑰麗的風景。這裏的山是民族的,世界的,是中華民族豐富的自然寶庫,它猶如《九成宮醴泉銘》聖碑一樣展示在世人麵前。自豪地是麟遊的領導者和建設者,他們以大山的氣魄,以主人的胸懷,向世界敞開心扉,接納更多人的關注和嗬護,肩負起曆史賦予麟遊的使命,做大山當之無愧的主人。
2002年9月深秋於九成宮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