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峰,這個出生於甘肅祁連山下臨水的農家子弟,近年來以非常注目的藝術成就在海內外引起強烈的反響。有著“天下第一駝”美譽的祁峰集曆代大師之大成,經過40多年臥薪嚐膽的艱苦求索,已將筆墨程式和方法內容開掘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境地。他法古創新,以最能代表中國最具勢力的書畫藝術家名揚海內外,得到了許多著名專家、學者、美術評論家和收藏界的一致認可。
國畫大師張仃說:“天道酬勤,祁峰畫驢師承黃胄,而能深入生活,故出於藍而盛於藍。”著名畫家韋江凡為祁峰題詞:“近年我看到畫毛驢畫得最好的除黃胄就算祁峰同誌了。”新家坡著名畫家賴桂芳說:“祁峰是中國第二個黃胄。”如今,這位和中國已故著名藝術家黃胄齊名的祁峰,名聲大震,海內外各大媒體紛紛連續報道,給他的藝術創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祁峰先生的書畫以最具個性的藝術特色,全方位地展示了自我的智慧、才華,以創造性的表現手法獨樹一幟。我以為,他的作品最核心的藝術特征是:“西域風情心中湧,大漠雲煙筆底生,浩然正氣華夏情,錚錚風骨震乾坤。”我們不妨做如下探析——
一、西域大漠的語言特色
祁峰的書畫最具本色的特征是以西域風情為作畫的題材,幅員遼闊的西域大漠是他長期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他生長在祁連山下,從小失去父親,是母親含辛茹苦地把他撫養成人,僅上到初中母親就無力供他上學了,13歲就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他飽嚐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從小與土地、牛羊、毛驢、騾馬、駱駝廝守在一起。荒涼貧瘠的西域山水出門就爬坡,大風沙漠石頭多。數九寒天,滴水成冰;盛夏酷暑,驕陽似火。繁重的勞動,惡劣的生態環境,靠人拉肩挑是遠遠不夠的,因而西域大漠中的牛、驢、馬、駝這些最具靈性和生命力最強的動物,是西域與人共生共存的夥伴。正因為祁峰有著這樣的生活經曆,他對西域有著刻骨銘心的體驗,對西域人民的艱苦生活有著切膚的感受對於馬、牛、驢、駝產生了一定的感情。從8歲就迷戀丹青的他,深深眷戀著這裏的土地和人民,摯愛著能為人減輕勞動強度的馬、牛、驢、駝,他和這些動物有著共同的生活經曆。如何反映西域生活,揭示西域人民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這些與他朝夕相處的動物就成了他筆下的創作素材,同時與他有過腳夫、馬幫、牧羊、趕牛、駝隊遠征的生活經曆是分不開的。因而,他不單是與這些動物廝守一起,如何通過他的畫筆將這一切表現出來,是他苦苦思考的一個重要命題和寄托心靈世界高地的唯一方式。隻有通過這樣,才能更好地反映西域人民生產生活的場景,才能放牧他的精神家園。祁峰把審美的視覺投向了馬、牛、驢、駝,抓住了最能揭示西域大漠風情的動物特征,一幅幅活靈活現的西域風情畫在他的筆下表現得惟妙惟肖,刻畫得淋漓盡致。尤以表現駝的題材最為突出,數量之多是一大特色。各種駝的畫麵,無論是單獨出現或是駝隊,都會令人產生強烈的震撼,引起內心的共鳴。如《踏遍大漠無對手》《雙駝圖》《風雨之駝》《故道駝情》《不屈不撓》《陽光瑞雪駝伴情》等,無不令人蕩氣回腸,給人以視覺上的衝擊力,給人以大漠唯有駝伴情、西出陽關無古人的蒼涼和悲壯;西域人民在高天雪域中的生活場景和錚錚傲骨躍然紙上,通過駱駝這一載體,直觀地再現了西域大漠風情。試想,祁峰如果沒有大漠的生活經曆,就不會有這些震撼心靈的佳作,也不會有“天下第一駝”的殊榮。這源於他豐厚的生活經曆,源於對西域大漠人民的熱愛,深層含義是民族精神的高度體現。
二、風骨與精神的有機結合
祁峰最能在畫麵上大破大立,大開大合,虛實有序,將筆墨神韻恰到好處地發揮到極致,進而以豐富的畫麵語言來表現他的美學思想。他走的是意象思維表現形式、具象表現內容的路子,將中國畫的意境美和西域大漠的生活場景進行再創造、再升華,求得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意外之象。他的一幅幅令人浮想聯翩、令人掩卷深思的作品充滿著強烈的視覺空間和思維空間,筆下的駝馬牛驢都是抒發一種感情,體現一種思想,闡述一種哲理,表現一種信念,無不充滿強大的精神支拄和生命力。他運用畫不見人、見物思人的繪畫語言表達心聲,抒發感情,激勵讀者。他為了內容不拘形式,畫麵總讓人產生各種聯想,駝、馬、牛、驢是具象的生命,是無法改變形體的動物。國畫的特點遠遠不能和油畫比較,你看他運筆的嫻熟,功力的深厚,構圖的簡潔,調子的明快,不得不讓人折服。有的駱駝濃墨重寫,有的寥寥數筆,有的畫麵孤駝長涉,場境開闊,背景深遠,恢弘博大,有的夕陽西下,以黑雲壓頂之勢向你逼來,無不體現出他高超的繪畫技巧和對生活的穿透力。他的筆墨神韻是豐富多彩的。古人有墨分五色的說法,他把握得恰到好處;加之他紮實的素描功底,因而,他的駝、馬、牛、驢是多姿多態的。如風雪中的駝,滂沱暴雨中的駝,炎日高照下的駝,在特定的背景中出現了不同的生活畫麵,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就是沒有去過大漠的人也能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中國畫最能體現出人的意象思維。他的畫麵裏沒有大紅大紫的外包裝,也很少有大肆潑墨的渲染,如那幅奔騰不息的駿馬,惜墨如金,被他的神來之筆勾勒得活靈活顯,虛與實的結合,黑於白的空間,表現得天衣無縫。他的毛驢更顯神采,憨態可掬,溫順善良,他畫出了毛驢本能上的特性。如《三驢圖》《一往情深》等畫驢的佳作,在虛實的處理上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他的思想感情,表麵上是對大漠上最具靈性的動物的描繪,卻成功地刻畫了西域人民艱苦漫長的風雨滄桑歲月,強烈的視覺效果有材質肌理的厚重感,更不失國畫的風采。駝被稱為“沙漠之舟”;馬是一日千裏的使者;驢是西域古道上最穩健的馱者;牛是高原人民最喜愛最勤勞的拓荒者。當西域、高原、大謨、人、駝馬牛驢出現在祁峰的筆下,我們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高原莽莽九派的大觀氣象,不用說,高原人的生活場景和精神風貌就一覽無餘了。這正是風骨體現精神、精神升華思想,在他的筆下得到了充分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