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樂又問道:“你連對方的影子都沒看著,能確定那是黃鼬妖嗎?”
吳賈銘:“當然能確定,氣味絕對聞不錯的,我也不是不如它,就是它的天賦神通我太怕了,到現在元神恍惚還沒緩過來呢,這回是撞上貨真價實的黃大仙了。”
成天樂:“你半夜去了工地一趟,回來就是這麼一副慘樣,這兩天一聞吃的就想吐,對岸達公司的接待人員是怎麼解釋的?”
吳賈銘:“我就說施展法力傷了元氣,需要休息幾天。”
成天樂:“那你就好好歇著別再亂來了,等我過去看看情況。”
……
成天樂聽說消息直接去了寧波,他心裏也沒底,上飛機之前還給黃裳、吳燕青、禇無用都打了電話,讓他們有時間也趕到寧波一趟。在機場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插曲,以“成總”的身份,他坐的是頭等艙,反正機票是對方出。在機場頭等艙候機室裏,成天樂正在吃免費的泡麵,旁邊有一人打電話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位看上去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頭發梳得很整齊,戴著眼鏡、穿著深色的中裝,模樣頗有幾分像電影明星陳道明,往那裏一坐很有學者氣質。
成天樂剛開始對人家的衣服很感興趣。如果身材保養的不錯,穿中式立領裝人會顯得很精神,尤其行走坐臥很端直的話,會更顯氣質。成天樂聯想起在蘇州去看‘岸達-園林’項目的時候,孔天晶和梅蘭德穿的都是經過現代改良的傳統中裝,顯得可比他成天樂有派多了,而他自己當時隨便套了一件休閑服就去了。
有兩段很長的時間,具體的說是從清末到民國,再從改革開放到如今,中國非常流行西裝。民國時代成天樂當然沒趕上,但他就是在改革開放年代長大的孩子,從小看見人們穿著大開領的露風的西裝,弄根領帶紮住脖子,覺得很時髦,仿佛最正式得體的裝束就應該如此,有不少單位甚至規定員工必須著西裝上班。
服裝的潮流必定受到某種文化流行元素的暗示與引導,這一點在女人身上體現的非常明顯,其實男人也一樣。這其中包含的因素很微妙,成天樂也說不太清楚。但近幾年,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傳統審美元素在流行時尚中也有回歸的趨勢,中山裝、唐裝、漢服一類的服飾,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如果裁剪的好、身材也好,其實這一類服飾更能襯托出那種內斂鋒芒、風骨雍容的氣質。
成天樂一邊看一邊在心裏琢磨,啥時候找個好裁縫給自己也做上幾套,穿傳統中裝,儀態一定要端正,不能神情閃爍、畏畏縮縮,否則會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修行法訣中不也說了嘛——身正則氣正、氣正則意正、意正則神正。……至於心正不正嗎,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一個成語叫“衣冠禽獸”,最早既是形容明清兩代的官服,也是罵人的話。這世上確實有很多妖修潛藏,他們看上去與常人無異,但人們所說的衣冠禽獸,指的卻是另一種涵義。有些人並非妖物,可是所行卻與禽獸無異,至於穿什麼倒是無所謂了。
成天樂正在胡思亂想,不遠處那位中年人接了個電話,開口就說道:“在機場呢,一會兒就去寧波。……我跟你說過的,就是岸達公司在梅子山保稅區那個項目,不知怎麼和靈異傳說扯上了,請我過去考察考察。”
成天樂立刻就注意到了,沒想到此人竟與他去的是同一個目的地、為了同樣的事情,這也太巧了!他立刻豎著耳朵仔細聽,以成天樂知覺之敏銳,能聽見話筒裏另一個人說話的聲音。
隻聽電話那邊的人說道:“宋院長啊,你做民俗研究什麼時候做成捉妖大師了,鬧黃大仙也請你去?……工傷事故,追查事故原因非得和黃大仙扯一起,十有八九就是扯淡嘛!”
宋院長答道:“我對捉妖不感興趣,但據說當地的傳聞很多,那個地方也值得考察,就算去海島上旅遊唄!……你說十有八九是扯淡,萬一不是扯淡呢,怪事我們也不是沒有遇見過。”
電話那邊的人又說道:“假如真有事,恐怕就不是你能處理的了。你是個搞學問的,不是做法事的。……對民俗有研究、聽了人家兩句捧,還真以為自己是捉妖大師了?小心別被妖怪捉走啦!”
宋院長笑道:“我就是研究研究,看看當地是不是有過這麼回事,再對比各地的民俗傳說,告訴施工方可以怎麼做。至於搞得定搞不定,那他們還得另請高人。……風君子,你不去啊?就當出來玩兩天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