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黃昏,黃裳、吳賈銘、褚無用等三人帶著法器到了。成天樂讓他們悄悄進入工地,沒有驚動任何人,反正空的工棚還有不少,每人去挑一間自己住下吧。這些妖修不應該在乎條件簡陋、氣候寒冷,他們沒有化為人形之前,在山野中日子就是這麼過來的。除非在人間享受的太久、已經忘了當初的心境,但那樣也就意味著忘記了修行的根本。
又過了一天,宋召南主動到工地來找成天樂了,陪同的還有岸達公司的幾位負責人。成天樂在工棚裏一連住了三個晚上都毫無動靜,這些人不僅好奇而且也有些著急,想問問這位“捉妖大師”究竟有何發現?
成天樂笑著答道:“發現倒是有點發現,但你們也不必著急,出正月之前,我一定會把事情解決。先聽聽宋教授這兩天有什麼收獲,此地是否有過‘黃大仙’的傳說?”
宋教授也笑道:“我還真打聽出來一個傳說,與黃鼠狼有關卻讓人不解,正想告訴成總呢。”
昨天,宋教授在附近村莊裏聽一位從小在此地長大的老人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老人的爺爺講給他聽的。據說在古代這附近曾經有一座廟,廟裏住著一個老和尚。有一天,有一位書生路過在廟裏借宿,夜間卻聽見有誦經之聲,然後有人在講解經文。
聽談話似乎是老和尚在向誰請教,但這廟裏並沒有別的人啊,老和尚又是在向誰請教經文呢?天亮之後,好奇的書生就問老和尚是怎麼回事?老和尚卻告訴他——廟後麵的山洞裏住著一條神龍,那神龍聽曆代住持講授經文,已能變化參玄。
書生聞言非常好奇,一定要去見見那條神龍。老和尚勸不住,便對他說道:“它不一定見你,就算你能見到它,也不一定會認出來。”
書生問:“為什麼?”
老和尚反問道:“你見過神龍嗎?”
書生帶著疑惑走到了廟後,那高坡下方果然有一個隱蔽的山洞,走進去穿過狹長的洞穴,盡頭是一座洞府,書生在洞府裏看見的竟然是一隻黃鼠狼!
……
宋教授的故事講到這裏便停了下來。眾人等了半天沒有下文,岸達公司的老板李立忍不住問道:“不是說洞裏住著一條神龍嗎,書生看見的怎麼是一隻黃鼠狼?”
宋召南答道:“那書生出來之後,也是這麼問老和尚的。”
李立:“老和尚怎麼答的。”
宋召南:“老和尚告訴他——他看見的就是神龍。”
成天樂追問道:“後來呢?”
宋召南嗬嗬一笑:“那位老人家的故事就講到這裏,因為想當年他的爺爺也就是講到這裏,傳說就是傳說,並沒有解釋什麼。我最感興趣的倒不是這個故事本身,而是這個傳說我原先就聽過,發生在離這兒很遠的地方,但版本幾乎是一樣的。”
成天樂:“哦,宋教授早就聽過這樣的故事?”
宋召南:“是的,難道成總沒有聽說過嗎?就在前幾年,有人出版了一本書,書裏還講到了這樣一個傳說,發生的地點可不是我們所在的梅子山。但昨天那講故事的老人,絕對不可能是從那本書裏看到的。”
成天樂:“民間很多傳說,總有類似的影子。那樣的故事可能早就存在了,千百年的時間在各地演化成很多版本。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那神龍,為什麼是一隻黃鼠狼?”
宋召南自問自答道:“還記得《三國》嗎,在煮酒論英雄那一章,曹操對劉備是怎麼形容神龍的?——‘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這也許就是老和尚說的參玄變化吧。”
成天樂:“你的意思是說——那神龍變成了黃鼠狼的樣子?”
宋教授搖了搖頭道:“這也未必!所謂參玄變化,參玄在心、變化在眼,也許那老和尚見到的是神龍,而書生見到的隻是黃鼠狼,隻是不同的人能看見的東西不同。……成總,相信你也能見他人所不能見,我們眼前雖是同一個世界,但看見的東西卻是不同的,對嗎?其實每一個人都能見他人所不能見,都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對嗎?”
成天樂若有所思並未回答,李立卻有些著急的問道:“成總、宋教授,咱先不討論這些,如果這裏很久之前就有過黃大仙的傳說,如今又真的鬧了黃大仙,那可是很厲害的黃大仙啊!按照這個傳說考證,它至少有多少年的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