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交人於無心之間(2 / 3)

高層官員還算是較為溫和、理性的幹涉,通過層層放大的效應,在落到鐵隊長頭上時變成了對他違規執法的專項調查。不是調查當前正在處理的黃家小子的案子,而是調查他從警以來所有涉嫌違規執法的情況。鐵隊長並非聖賢,一路摸爬滾打地走過來,不規範的動作有不少,違規執法的行為也有一些。更要命的是警局內外的對立麵始終都存在,這會兒一看上麵氣勢洶洶地來調查,各種潛伏的敵對力量都被激活了。有的是因職務升遷與他存在利害衝突,警局內有的是因個性不合看他不順眼,警局外有的是曾在他手下吃過虧而懷恨在心,有的是嫌他不願同流合汙而擋了財路。於是乎舉報信函、舉報電話、舉報信息雪片般的彙集到了調查組,各種線索有虛有實、有大有小、有詳有略、有遠有近,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大致梳理之後,調查組得出一個初步印象:這個姓鐵的是警界的敗類,劣行累累、民憤不小,必須繩之以法、以儆效尤。調查組長正處在由副處向正處升遷的關鍵階段,急於出政績、樹形象,恰逢這個難得的戰機,心裏如獲至寶,幹脆駐在南城區警察局的內部招待所裏,夜以繼日地取證調查。經過三天三夜的緊張工作後,上報市局有關部門同意,將鐵隊長先行實施禁閉。與此同時,黃家小子也順理成章地取保候審,恢複了自由身。

海無涯獲悉鐵隊長身陷囹圄、前途叵測,是在他被關禁閉的第三天。通過燕都市和南城區警察局的有關渠道把局麵搞清楚後,海無涯果斷出手、三箭齊發。

海無涯先是讓鐵隊長的妻子出麵,寫了一封申訴信,寄給市警察局局長和其他各位局領導,包括那位分管警風警紀的領導。這封由海無涯代筆的信既有的放矢又攻守有度,以枕邊人的身份誠懇地代鐵隊長承認了的一些執法失當之處,也針對調查組對鐵隊長實施禁閉的幾大事由逐一加以說明,澄清誇大不實之詞。信的末尾含蓄地感慨了在現實環境中,完全做到規範執法的極其不容易和基本不可能,由此婉轉地說明現在鐵隊長被調查組揪住不放的一些錯誤,其實是一線警務人員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這封信讓鐵隊長的案件公開化了,在幾位基層幹上來的市警察局領導心中引起了一定的共鳴。特別是分管刑偵的局領導恰好在城南區工作過,對鐵隊長有一定的了解,原來隻是道聽途說他因故被調查,不知道深淺不好隨便過問。手頭有了這封申訴信,他就有了發表議論的由頭,幾次在局長辦公會上旁敲側擊、借題發揮,說對基層幹警要關心支持,要看大節看主流,不宜動則責咎,更不可吹毛求疵。其他幾個局領導也隨聲附和,讓分管警風警紀的領導意識到調查組做得有點過了,讓大家有了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同情。分管警風警紀的領導嘴上不認賬,有分寸地講了些從嚴治警之類的大道理,私下裏對調查組長下達的指令卻明顯降溫,開始強調“注意把握政策尺度”之類的了。

隨後,海無涯通過關係私下與黃畫家喝了次茶,單刀直入、開門見山,懇請黃畫家出麵滅火,讓那個高層官員再過問一下,放鐵隊長一馬。這次海無涯所托的關係並沒有足夠調解矛盾的份量,不過是一個與黃畫家有著多年生意往來的畫商。在彼此會麵前,黃畫家也一直把海無涯當成了一個有財力的求畫者。在幽靜的茶室落座,畫商做了個禮節式的開場白,按照海無涯的請求暫時回避時,黃畫家也並未感到有何奇怪之處。這種情況常有,買家往往有這樣那樣的隱情,喜歡單對單地談交易。不料海無涯一開口道明來意,竟是鐵隊長的說客,黃畫家頓時變了臉,嘴裏嘟嘟囔囔地埋怨著牽線介紹的畫商,起身就要拂袖而去。海無涯有備而來,不急不躁地說了“結怨當下、貽害無窮,與人方便、自己方便”這十六個字。黃畫家聞言如被施了定身法術,不進不退地站在茶室的門內側,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地沉默著。海無涯趁熱打鐵,一鼓作氣地說出一番並不深奧卻言辭懇切的道理,字字句句敲打在黃畫家的心頭。黃畫家素來膽小,這次為救孩子不小心把事情鬧大了,心中也並非沒有悔意,隻是苦於找不到回頭路可走。這會兒聽著海無涯融合著規勸與警告、指點與承諾於一體的一番話,黃畫家不知不覺間又坐回到了茶桌旁。規勸與警告讓黃畫家的頭腦徹底清醒下來,意識到這次自己的本意和初心是救兒子免於牢獄之災,而不是反過來要把鐵隊長送進牢獄。在不知不覺間他已經走得太遠了、做得太出格了,無端結下的怨恨絕不僅僅止於鐵隊長一個人,而是眾多的警察。指點讓黃畫家找到了走出困局的路徑,知道該怎麼去勸說那個高層官員再次幹涉此事。他不是不明白“解鈴還的係鈴人”的道理,可是一直苦於猜不透高層官員的心思,不敢出爾反爾地去張口。承諾是兩個方麵,一是他的兒子不會再進大牢,二是鐵隊長以後不會報複他。這兩點都是他內心糾結之處,也是他一度希望徹底搞垮鐵隊長的主要動因。不過僅憑一個初次見麵陌生人的空口白牙和幹拍胸脯,他是不會相信的。當然,早已讀懂世道人心的海無涯也不會做如此輕浮無根之舉,提出的每一個承諾都有著讓黃畫家聽著心安和覺著信服的具體支撐。在第一個承諾SH無涯用了最直截了當的方式,拿出的是苦主願意接受賠償、放棄追究的書麵聲明,並開了一張五百萬元的現金支票押給黃畫家作為保證金。至於第二個承諾,海無涯拿出的是鐵隊長妻子親筆寫就並簽名的保證書。

第三招,海無涯下了一步險中求勝之棋。他通過遠在嶺南的表姐廖欣暉,聯係了南都一家專做深度報道的網絡新媒體。超出所有人想象的是,海無涯不是請這家新媒體來救鐵隊長於水火之中的,而是來落井下石的。這家名叫“鏡鑒”的網站派出了一個外號叫“尋死覓活”的五人組合,一個擅長采訪當事人,一個專門挖掘旁觀者的感受,一個負責在微博微信上與網友即時互動,一個擔綱法律顧問的角色,最後一個是集大成的主持者和綜合者,承擔著形成深度綜合係列報道的重任。五人組合一到燕都就高調登場,通過市警察局新聞辦公室提出了全麵跟進采訪鐵隊長案件的申請,而且明人不做暗事,專門聲明根本目的是要通過對鐵隊長案的剖析,深挖燕都基層警界的黑幕。這時那位高層官員已經接受了黃畫家的再次相求,出麵向燕都警察局局長施壓,要求妥善了結此事。而“尋死覓活”五人組合的到來,讓燕都警察局上上下下在鐵隊長案件上思想達成了共識,行動擰成了一股繩,正所謂“大敵當前、同仇敵愾”。大家一致認為,此事必須盡快了解,而且必須以輕拿輕放的方式盡快了解,動靜越小越好,時間越快越好,可能留下的後遺症越少越好。

最後的結果是,鐵隊長解除禁閉、官複原職,隻是落了個誡勉談話的處分。

走出禁閉室的當天晚上,鐵隊長一身便衣,不打招呼跑到了海無涯在五道口的寓所樓下。在他的概念中這裏是海無涯在燕都唯一的住處,來前也專門問過郭鈺,知道海無涯並未外出,不管早晚總會回來的。誰成想從晚上8點多一直等到淩晨1點多,窗戶上漆黑一片,主人家蹤影全無。他按捺不住滿腹的擔心,給海無涯的手機發了個信息,問道:今晚回家嗎?

三十秒後,海無涯回信息說道:半小時到。

鐵隊長安下心來,在樓下踱著步,同時回想著與海無涯交往的一幕幕場景,特別是今天聽妻子轉述的一幕幕場景。不覺間半小時過去了,一輛出租車疾馳而來,海無涯跳下車跑過來,嘴裏連聲說道:不好意思,讓鐵隊長等了這麼長時間。

鐵隊長本是個寡言少語的漢子,今晚設想的是見到海無涯後雙拳一抱,說一句“大恩不言謝”,然後掉頭就走,堅決不做婆婆媽媽的俗人之態。可這會兒看著沒有一絲一毫居功甚偉姿態的海無涯,甚至連“渡盡劫波兄弟在”的慶幸感都沒有流露的海無涯,他再也繃不住了,刹那間雙眼一片模糊,喉頭哽咽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而海無涯跑到他身前,同樣是什麼也沒說,而是變戲法似得從身後晃出一個紙袋子,又從紙袋子裏拿出兩罐百威啤酒,揭開封口遞到鐵隊長手裏,然後重重地一碰,兩人一飲而盡。

鐵隊長扔下啤酒罐,按照事先設計好的程序衝著海無涯抱了抱拳,毅然決然地掉頭就走。可剛剛走出幾步,他忽然又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望著目送他離去的海無涯,諾諾地說道:很慚愧,我有那些劣跡,讓你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