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

小時候有事沒事喜歡去離老家最近的鎮子玩,也不買也不賣的,就是瞎晃悠。晃悠久了連哪兒有朵花,哪兒有根草全記得清清楚楚。歲月流逝,那些已經全不記得了,可鎮子東北角上一堵半人高的殘垣破壁卻一直忘不掉。斷壁上白油漆歪歪斜斜地寫著幾個大字,吳大辮子,聽長輩們說那裏本來是一間土屋,那個叫吳大辮子的人一直住在裏麵。幾年前吳大辮子死了,留下孤兒寡母改嫁別處去了,屋子年久失修,風風雨雨的,破敗得隻剩下半堵牆壁。

又一說吳大辮子留下個兒子叫吳小辮子,大辮子死的那年小辮子才九歲,寡母守孝三年,吳小辮子十二歲,並沒有跟寡母走,一個人闖江湖去了。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這吳大辮子死的那年才三十五歲,卻是當坊鄰近名聞遐邇的江湖中人,家學淵源,武功高深莫測。俗話說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吳大辮子一身橫練的功夫如何了得那是各有各的說法,有的說他刀槍不入,有的說他單掌開碑,越傳越邪乎,有一件事比較可信,這大辮子三個字該不是浪得虛名。民國那年鬧剪辮子,吳大辮子這一頭長到腳後跟的辮子來之不易,說什麼也不肯剪,這事鬧大了,傳到了孫傳芳孫大帥耳朵裏,孫大帥對這個寧丟腦袋、不丟辮子的漢子起了興趣,傳了過去,要問出個三六九來。吳大辮子當著數千官兵露了一手辮子功,技驚四座。那兩米多長的辮子耍起來鋼鞭一樣虎虎風生,壓賽鋼刀。論準頭,一丈開外懸個銅錢,他那裏一個獅子搖頭,銅錢鋼鏢似的、指哪打哪,當金錢鏢使。論力道,腳跟跺不斷的青石磚挨上一鞭,碎成七八塊。

孫大帥看了喜歡,留他做了個隨身護衛,也就沒人再提剪辮子這茬。那年吳大辮子年方二十,春風得意。

好景不長,孫大帥兵敗龍潭,兵荒馬亂的,吳大辮子躲回了老家。後來孫大帥流落天津,被個女俠給刺了,吳大辮子逢人就說他要還在孫大帥身邊,這事不能發生。

自那以後吳大辮子一直閑居家中,也不開武館,隻賣點祖傳的跌打損傷藥混混日子。盛名在外,登門拜師的絡繹不絕,祖傳的功夫哪能外傳,吳大辮子一個徒弟也不肯收。

雖然跌打藥生意不大好做,吳大辮子的日子其實過得挺滋潤,這裏麵有個名堂。

那時跑江湖賣藝的人很多,大多沒什麼真本事,強龍不壓地頭蛇,就算你本事了得,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規矩,入鄉隨俗,哪能不拜龍頭?這吳大辮子武功了得,名聲大,人緣又好,理所當然成了地方上的龍頭。凡到地方上來賣藝的,搭個場子,總少不了吳大辮子幫忙看場。吳大辮子多少分點利,偶爾也上場客串一回,往往博個滿堂彩。看把式的都是鄉親,哪能不給麵子。

可這吳大辮子有個毛病,說大不大,江湖中人難免的。就是技不壓人,欺強不淩弱。賣藝的若是本領不如他,他便賣力張羅,總不能讓人家千裏迢迢地跑來喝西北風,也顯得地方上人不厚道。可若是來個本事了得的主,他心裏就不大樂意,總覺得剝了他的麵子。

有那麼一回,河南來了一夥賣藝的,又趕上地方上的會場,人山人海的。吳大辮子照例扮他的三花臉,也就是戲台上的小醜,捧個場、打個趣什麼的,說白了就是現在電視台的綜藝節目主持人。

賣藝的統共十來個人,男男女女,領頭的是個老翁,姓柳,六十多歲,矮壯身材,花白胡須,紅光滿麵的。老翁沒有兒子,隻一個閨女,其餘都是些徒子徒孫。那閨女,二十來歲年紀,身段好,模樣俊,那一身柔功練得,彈簧似的,刀槍劍戟,耍起來香風陣陣,場下彩聲不斷。

那年吳大辮子也就二十五六歲,看著這閨女,心裏喜歡,可江湖中人忌諱這個色字,俗話說色字頭上一把刀,走江湖過的是刀頭舔血的日子,若是起了色心,不吉利。

吳大辮子一時沒有主意,尋思能不能找個知根知底的人打聽一下,若是那閨女沒許人家,便央個媒人,照著老禮上門提親,甭管成不成,了樁心思。

他那裏沒醒過神來,姑娘一趟單刀耍完,場內熱鬧非凡。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吳大辮子是個行家,雖然心神不定,略瞄兩眼,明白老翁的這些徒弟沒啥真功夫,那閨女雖然招數中規中矩,隻怕也沒得真傳。家傳武功,傳媳不傳女,吳大辮子尋思,老翁要麼藏私不教,要麼也沒啥真功夫。

場內煞是熱鬧,又來了許多外鄉人,吳大辮子有些技癢,想要露一手,一來幫老翁暖暖場,二來也好在這些外鄉來的看客麵前露露眼,方圓百裏的,不能不知道有他這號人。

吳大辮子跟姑娘一合計,要和她演個對手戲,單鞭破槍,姑娘知道他一番好意,雖然有些累,盛情難卻,便答應了。

吳大辮子剛一上場,台下幾個外鄉人起勁吆喝:“有請柳老爺子”,“我們要看鐵喉功”,“別弄些三腳貓糊弄我們”。喊聲陣陣,不領他的情。

吳大辮子走慣江湖,最不能得罪的就是台下這些衣食父母,三個不如意,一哄而散,整個白忙活。略一尋思,也想見識見識老爺子的看家本領,便做個順水人情,台上走個過場,一邊敲敲邊鑼。

出門看天,進門看臉,柳老爺子後台看得真切,吳大辮子一番好意,失了麵子了,可眼下得罪不起場外那些個看客,急忙走到吳大辮子跟前,雙手一抱拳,說聲:“老哥哥我得罪啦,待我圓了這個場,得空和兄弟切磋幾手錘法。”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柳老爺子一句“切磋幾手錘法”,旁人聽了也稀鬆平常,落在吳大辮子耳朵裏不亞如雷貫耳。

辮子功打滿清入關到民國初,不過二百來年,可他不是滿人帶進來的,滿人沒來的時候也沒人留這麼長的辮子。這就奇了怪了。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滿清剛入關的時候漢人不樂意,什麼白蓮教、天地會,把個大清朝給鬧得,不得安身。鬧事的都是些會把式的,平常人也沒那能耐。洪承疇這大漢奸就給康熙帝出了個餿主意,第一就是繳兵器,漢人別把菜刀上街那就犯法,沒家夥,赤手空拳,你翻不了天去。第二件事更缺了大德了,漢人一向蓄發,不論男女,人之毛發,受之父母,那是父精母血,剃了就是不孝,百善孝為先,這是大事。

得,胳膊擰不過大腿,皇上讓剃,留發不留頭。那位說了,怎麼的一會兒留辮不留頭,一會兒留發不留頭,老百姓這罪遭大了,這腦袋壓根兒不是自個的,替皇家扛著呐,這叫不得民心。

漢人,打孔夫子那會兒起,沒別的本事,就是聰明。你有政策,我有對策,不讓帶兵器,我係根繩子,那叫繩鞭,繩子也不讓帶,我有辮子。今天的科學家都知道,這頭發算得上是生化武器,沒什麼東西比它結實。練武的漢人一琢磨,得,把個繩鞭的功夫練到辮子上啦,於是就有了辮子功。

可柳老爺子為啥說“切磋幾手錘法”,別人納悶,吳大辮子心裏亮堂,為啥?他這辮子功壓根兒就不是鞭法,流星錘的路子。這有啥?事情大了去了,從古到今,沒人這麼練過。這還不算什麼,要緊的是這吳大辮子還有個爹,吳老辮子。

吳老辮子長壽,活到九十多歲。有人問了,鬧剪辮子的時候老辮子剪了沒?沒剪,死了。啥?老辮子死的時候大辮子不到二十,打哪出來的?老來得子,稀罕。

老辮子死的時候咽不下氣,有件事情心裏堵得慌,啥事?老辮子打二十歲起闖蕩江湖,五十多年,沒怕過誰。忙啥呢?說出來不怕你笑話,跟著長毛鬧造反。那年洪花子到天京,老辮子跟了翼王石達開,一路打到四川。洪秀全為啥又叫洪花子?要飯的?可能,沒準。所以叫他洪花子,有個道理得說清楚,他老家廣東花縣,那個窮啊,不窮哪能造反呢,出了名的出花子的地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