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友白依言上馬,又複轉來。承差也上了馬,說道:“大相公慢來,小的先去報知老爺。”遂將馬加上鞭,跑向前去。不多時,又走轉迎著蘇友白說道:“老爺聽見大相公在此,甚是歡喜。說道路上不好相見,叫小的服事大相公回到街中去相會。”蘇友白道:“回到衙中尚有三四十裏路,今日恐不能到。”承差道:“老爺衙門在府中,不往縣間過,此去到府中止得七八裏路了。”二人一路問些閑話,不多時早到了衙門。守門人役接著,道:“大相公快請進去,老爺在內堂立等。”蘇友白下了馬,叫小喜打發了,整整衣冠,竟進後堂來。
隻見蘇禦史果立在堂上等候。蘇友伯進得堂來就請蘇禦史拜見。拜畢,命坐,就坐於蘇禦史側邊。蘇禦史看蘇友白人才秀美,滿心歡喜,因說道:“我記得,見賢任時尚是垂髻,數年不見,不意竟成一美丈夫,使劣叔老懷不勝欣慰。”蘇友白道:“愚侄不幸幼失嚴親,早歲慈母見背,又緣道途修阻,不能趨侍尊叔膝前,以承先教;遂致孤身流落,有墮家聲。今瞻前思後,慚愧何堪。”蘇禦史道:“劣叔老矣。既無嗣續,況且倦遊,前程有限。我看賢侄英英器宇,自是千裏之駒,異日當光吾宗,劣叔可免門戶憂矣。”蘇友白道:“愚侄失之於前,尚望尊叔教之於後。倘不至淪落,聊以衍眉山一派,亦可稍盡後人之責。”蘇禦史道:“我既無子,汝又父母雙亡。我春間曾有書與汝道及此事,意欲叔侄改為父子,聊慰眼前寂寞。至於異日誥贈,當還之先兄先嫂,如不然,則是欲繼吾嗣,而絕汝宗也。不知賢任曾細思否?”蘇友白道:“尊叔此意見之遠,慮之深。使孤子有托,實二先人之所深願也。先人所願,愚侄未有不願者。”蘇禦史聽了大喜,遂擇一吉日,安排酒筵,令蘇友白拜他為父。自此已後,遂以父子稱呼。
府縣司道及合郡鄉宦,聞知按院繼了新公子,都來慶賀送禮。不想李中書也在其中,就將寫畫四景的錦屏送來。這日蘇禦史公堂有事,就著蘇友白到賓館中來接待眾鄉宦。李中書看見新公子就是蘇友白,著了一驚,慌忙出位作揖,謝罪道:“前日多有得罪,治弟拜客回來,不知兄翁為何就徑行了。自是怪治弟失陪。治弟備了些薄禮鋪陳,四下訪問,並無蹤跡。以一時俗見開罪賢豪,至今悔恨無已。更不知為-馬貴介,真可謂有眼不識泰山。今幸再睹台顏,簡慢之罪,乞容荊請。”蘇友白道:“前擾尊府,不勝銘感。小弟次日緣有薄事,急於要行,又恐複叨錢君,故未及謝別賢主,非敢過求。”李中書道:“兄翁海量,或不深罪,然治弟反之於心,終屬不安。”又再三修過,方隨眾鄉官別去。正是:
接貧驕傲,趨貴足恭。
小人常態,天下皆同。
蘇禦史公堂事畢,查點禮物。全銀、綢緞、食用之物一概不受,止有詩畫文墨關係讚揚德政者皆稱名為號,隻得受了。一一細看,大都套語為多。看到李中書錦屏四詩,清新雋逸,筆墨不群,心下甚愛,就叫衙役抬到後堂,擺列賞玩。
適直蘇友白走來,蘇禦史就指與蘇友白看道:“此四詩筆鮮句逸,絕無錐鑿,我甚愛之。李中書資郎即不解此,不知出之何人?我聞你亦愛詞賦,此詩不可以其應酬而不賞也。”蘇友白道:“此四詩實孩兒代筆,倉卒應酬,豈足當父親珍賞。”蘇禦史又驚又喜道:“這又奇了!我就疑山東無此雋筆,亦不意吾兒才美如此。我且問你,你如何得代他作?”蘇友白道:“前日孩兒來時途中被劫,行李盡失,不能前行。在旅途中偶然相遇,他許贈孩兒盤費,故孩兒代他作詩。隻說是送接台,亦不知就是大人。”
蘇禦史道:“連日忙忙,我到也不曾問得你,我春間著承差接你,你許了來,為何後又不至?今日到此卻又為何?”蘇友白道:“孩兒在家時出門甚少,原不識路。彼時隻道江口大路易行,竟信馬而走,不意錯走到句容鎮上白石村去。次日急要趕路,不料感了些寒疾,不能動身,隻得借了一個觀音庵住下,養了半月病方好,故失了大人之約。今日之來,就因孩兒在寺裏住時,訪知彼地白鄉宦有一女,多才能詩,美麗異常,孩兒妄想,欲求為婦人。人都道白公擇婿甚嚴,不輕許可。孩兒又訪知金陵吳翰林是他至親,言則必從。今問吳翰林欽詔進京,故孩兒此來,一則尋訪大人,二則就要央求吳翰林為媒。”
蘇禦史道:“原來有許多緣故。這白鄉宦想是白太玄了。白太玄是我同年,他的事我細細盡知。他女兒詩才果妙,此老擇婿果嚴,隻因為求婚不從,幾乎連性命不保。”蘇友白道:“為何?”蘇禦史就將賞菊花代作詩,及楊禦史求親不遂,舉保迎請上皇之事,細細說了一遍道:“以汝才華求他作配,自是佳偶。吳瑞庵作伐固好,我寫書去也有幾分。然此老任性而又多疑,尚有幾分不穩。”蘇友白道:“為何不穩?”蘇禦史道:“你今縱有才情,隻是一窮秀才。他科甲人家恐嫌寒微,故曰不穩。以我想來,目今試期近了,我看你才學亦已充足,我與你納了北監,竟先去求功名。倘得少年登弟,意氣勃勃,那時就央吳瑞庵為媒,我再一封書去,就十分有望,不患不成矣。功名既就,婚姻又成,一則遂你之願,二則滿我之望,豈不美哉!”蘇友白及蘇禦史之言與盧夢梨之言相合,便如夢初醒,遂爾應承道:“大人嚴訓,敢不聽從。”隻因這一去,有分教:龍虎榜中,標名顯姓;婚姻簿上,跨鳳求凰。正是:
天意從來欣富貴,人情到底愛勳名。
漫誇一字千金重,不帶烏紗頭角輕。
不知蘇友白去求功名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