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裝造型設計要素
盛裝食品的容器主要有瓶、罐、盒、管、盤、杯、筒、簍等,作為包裝設計重要組成部分的包裝容器造型設計要求科學、美觀、經濟、適銷,設計要素如下。
(一)包裝容器造型與空間
包裝設計空間由物體大小和距離來確定,包裝容器造型除了它本身所應有的容量空間外,還有組合空間、環境空間。容量空間是依據它所包裝的內容物來確定,組合空間是容器相互排列所產生的空間,環境空間則是容器本身的形體與其周圍環境形成的空間,當容器在貨櫃上陳列時環境空間尤為重要。現代包裝設計已從三維空間(長、寬、高)發展到六維空間(即長、寬、高、時間、環境、人的感受)。
(二)包裝容器與形體
容器形體的線形和比例是決定形體美的重要因素,而容器形體的變化則是為了強化容器設計的個性。
(1)線形線在包裝容器造型上隻表現為麵與麵之間的轉折線和界限輪廓線,故許多容器從不同角度觀察,便會有不同的線形。容器的形體離不了方、圓,體現在線形上就成為直線與曲線的結合,設計時要使之成為既對比又協調的整體。
(2)比例是指容器各部分之間的尺寸關係,包括上下、左右、主體與附件、整體與局部之間的尺寸關係。容器的各個組成部分(如瓶的口、頸、肩、腰、腹、底)比例的恰當安排,直接體現出容器的形體美。確定比例的根據是:體積容量、功能效用和視覺效果。
(3)變化容器有球體、圓柱體、圓錐體、立方體、方柱體、方錐體六種基本幾何形體,形體的“變化”就是相對這幾種基本形體而言,以基本形體為基礎塊,用切割、組合、模擬(如仿動、植物等自然形體或人工產品的造型)等方法構成富於變化、充滿生機的形體。
(三)包裝造型與材料
材料對食品包裝的造型也同樣起著重要作用。不同材料有著不同的功能和肌理質感,有的透明如玻璃和某些塑料,有的圓渾古雅如陶瓷,有的光潔富麗如金屬,有的質樸如木材,有的華貴如絲綢、皮革等。采用草繩和再生紙纏包,既感覺天然質樸,又具有緩衝保護性,且價廉物美。即使同一種材料,施加不同工藝,便有不同的功能、肌理,玻璃既可製成單麵透明的鏡麵玻璃,還可製成亞光效果的磨砂玻璃等。因此,設計時要注意及時采用新材料、新技術,要充分利用材料特點和科學原理進行設計。
選用何種材料包裝食品,要綜合考慮它的科學(衛生、阻氣、防潮、遮光、耐擠壓等)、美觀、經濟、適銷等多種因素。
(四)包裝造型與人體工程學
食品包裝設計的人體工程學問題主要涉及手,能否通過手的各種動作隨心所欲地接觸、拿取容器而感覺愉快舒適是要考慮的。關於手與容器的動作有很多,歸結起來有以下四種:把握動作——取、移動、搖動;支持動作——支托;加壓動作——擠壓;觸摸動作——探摸、撫摸。
容器直徑是依所要盛裝的容量決定的,但最小不應小於2.5cm,太小就失去盛裝東西的作用;當直徑超過9cm時,拿取過程中容器很容易從手中滑落;如果容器直徑超過手所能承受的範圍,就要考慮在容器適當部位留有手握的地方,以方便拿取及開啟旋擰蓋。蓋的直徑和長度與力有關,要考慮到手掌及指尖的抓握運動,需用很大力的容器,就要將手指全部放上,容器的長度要比手的寬度長;不需要用很大力的容器,隻需把必要的手指放上,或用手掌托起,因而長度可短些。
由於年齡層次的差別,抓握的力度也大小不同,故在設計不同年齡對象的包裝容器時,也不可忽視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