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金主完顏亮有了侵略的意思,那就不能等閑視之了!”
吳磷本身也有派遣密探潛入金國搜集情報,但受限於地理因素,大多以金國西部的相關情報為主,以及遼的殘黨及西夏的動向等。從結果看來,大致可推測出全國中樞的統製力變弱,因而小規模的叛亂層出不窮,無法根絕。
金國之內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到底是什麼事則不得而知,還有待子溫查明。
那就是金國內開始大規模地征收馬匹、軍隊開始行動、軍用道路的建設也-一展開。子溫還將那首“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一的詩句,寫在紙上給吳磷看。
在看了這首詩後,吳磷不禁低頭沉吟。這是多麼壯大的表現呀!而且他的野心也表露無遺。
“金王憲顏亮不隻是要在紙上,他還要在實際的地圖上當英雄,千萬不能夠掉以輕心!”
“沒錯!”吳磷大大地歎了口氣:“無疑的,金王馬上就會發動南征之軍。問題是,會有什麼時候呢?女將軍心裏可有個譜?“
梁紅玉考慮之後回答:
一應該不太可能在明年。要想發動百萬大軍,沒有個兩三年的準備時間是不可能的!而如果遼的殘黨再發起大規模的叛亂的話,就會再拖個一兩年的時間,合計應需要四年。”
“嗯,和老將想得差不多!”
“不過,即使是很希望全國滅亡,但卻覺得趙王完顏雍不該被殺。”
這個疑問在子溫的心中蔓延,雖然他敬重雍的人格,但如果他即位的話,金國就會再重新站起,這樣大未要想回複失土的願望就永難實現了。完顏亮的胡來,就像是狂風般破壞著金國,金國自己的崩潰,無疑是來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子溫接著回想起幫助他們母子的黑蠻龍和阿計替。以及給予他們通行證的雍。在秦嶺的山中,他們所燒的就是這個通行證。
“當它沒有用的時候,就請把它燒了吧!”
這是雍提出的惟一條件。如果子溫母子倆被金兵捉去了,當然很麻煩,但通行證若落到宋軍手中,並加以偽造的話,以後宋的間諜不就可以在金國內橫行了嗎?這是雍所無法忍受的,因而希望他們把它燒
了。在經過說明之後,子溫不由感歎著雍的思慮細密。
“四川由我來守護,我不會讓金兵踏一隻腳進來的!”
在與吳現做了強力的約定之後,子溫一行到四川的目的終於達
成。本來,他們從西邊繞回國的理由就有好幾個:往東方國境的逃亡者日增,造成警備的強化,因此選擇別的路回去會比較好些。而另一個理由則是可以在金國之內多探聽一些各地的情報,甚至梁紅玉也希望能夠多看看韓世忠年輕時活躍的西方風土……。而最好的,就是和四川的吳磷會個麵,談談金軍侵略的可能性,這對今後對金作戰的策略立案具有很大的意義。
在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子溫和梁紅玉離開了成都,在有名的萬裏橋上搭船,順著氓江直下長江的本流,以水路向杭州而去。這是既安全,同時也是最快速的方法。
萬裏橋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時代。當時諸葛孔明派心腹費偉為使者前往東吳,在這橋上說出了“萬裏之道由此而起”的名言,說的不僅是距離之遠,還及於了外交交涉之困難。在當時的環境下,蜀漢根本無法單獨對抗魏,如果不與吳結盟,就一定會滅國!言語雖然悲壯,費偉還是帶著笑容離開,而後成立了兩國的同盟。
吳磷雖然沒有親自送客,但還是派了三名部下一直護送他們到出四川為止。
接下來就隻要讓船隨著長江直下萬裏,到杭州大約是明年的二月或三月吧!那時江南正值充滿花和綠意的春天。
“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九日了呀!”
這個日期深深地刻在子溫的記憶中,在十五年前,子溫父親的戰友嶽飛被無辜地捕捉下獄,經過二個月的拷問之後被殺的,正是這一個日子。
III
慘劇是發生在來紹興十一年(西元-一四一年)的冬天。
當時的丞相秦檜下了最終的決斷,為了與金國的和平,必須要把礙事的嶽飛殺死。
這真是一種諷刺,因嶽飛和韓世忠的奮戰,宋軍在各地擊破金軍;而金這邊則因大太子宗幹急死而產生內紛,再加上遼殘黨的大規模叛亂。反而是金這邊比較渴望和平。
而在此時,為了要讓對金的和平成立,就必須要獲得三大將帥,也就是張俊、韓世忠、嶽飛的同意才行。張俊從一開始即讚成和平,盜賊出身的他。隻是利用戰爭來累積財富。根本不是真心想要作戰。韓世忠則是隻要對方不歸還兩宮(徽宗和欽宗)以及領土,就不讚成和平。
問題出在最後一個人,嶽飛是徹頭徹尾反對和平的。他除了是個固執的主戰派之外,他對秦檜如此積極推動和平的動機也很懷疑。目前最需要和平的是金而不是宋,而秦檜之所以如此積極,當是與金的指導者密談的結果。
隻有三十多歲的嶽飛,是宋除了韓世忠之外的惟一名將:農家出身的他,二十歲即成義勇軍的隊長,在徽宗和欽宗在位時,曾因討伐各地賊徒而建了不少功績。當金軍人侵時,他也曾在黑龍潭和部城大獲全勝。甚至連洞庭湖強大的湖賊都被他單獨消滅。他還曾以八百兵士擊破五萬之敵,深人金國的領土,直到首都開封附近。他的“嶽家軍”深為金軍所害怕,而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說法。
嶽飛的字“鵬舉”也相當地有名,中國人的名是由父母所給,字則是成人的證據。“鵬舉”正是“飛”。自稱為“飛翔的大鵬鳥”,可見嶽飛有多自負了!
韓世忠的字良臣,名為“忠”,字為“臣”,算是相當簡單的對應方式。
至於像(三國誌衝的登場人物,趙雲字子龍,名為“雲”而字為“龍”;諸葛亮字孔明,名為“亮”而字為“明”,也都算是一種對應。當然,也有人的字是與名字沒有關係,反而像是兄弟的排行,如長男為“伯”,次男為“仲”等也很常見。
見到嶽飛的軍旗,金軍就立刻撤退的事曾經發生過好幾次,讓總帥四太子宗授也不得不氣得咬牙。
“一為嶽爺爺,二為韓世忠”
這是金軍對大來將軍的評價,韓世忠比嶽飛大了十歲以上,但他的名聲卻沒有嶽飛響亮,而在宋陣營中,也沒有人比嶽飛年輕、比嶽飛富有才能、比嶽飛善辯、或是比嶽飛具有實績,這些全都是造成其他將軍不快的原因。
“嶽將軍的自信過強,而將其他人都視為無能!”
梁紅玉對此也不由苦笑。在同僚的將軍中,對嶽飛具好意的,大概就隻有韓世忠和吳價了。當嶽飛被害時,韓世忠曾激烈抗議而求去,吳價已死,其弟吳磷則遠在四川與金軍對峙,無法有任何行動。
嶽飛的詩、文章也是一流的,他有不少詩作留傳後世。
“而最厲害的,就是嶽鵬舉能夠以詩上奏。”
韓世忠對此相當佩服,雖然他並不是目不識丁的莽漢,但與吟詩上奏這種行為則是無緣。
“不過,會佩服嶽鵬舉有學問的,大概也隻有你爹一人吧!”
梁紅玉說,不管是知識份子秦檜,或者是不識字的張俊,對嶽飛的反感都是一樣的。
從張俊看來,丞相和樞密使是對等的同盟,但秦檜則隻是將張俊視為下仆而已,於是,張俊就在秦檜的鼓動下,開始準備將嶽飛陷罪的行動。而這件事情嶽飛則渾然不知。
“為什麼沒有發覺呢?嶽將軍不是頭腦很好的人嗎?”
子溫曾帶著不可思議的感覺問。梁紅玉則歎了口氣:
“他的頭腦是很好,但他太過自信,根本就不認為會受到如此的待遇吧!”
嶽飛雖然受部下和民眾的愛戴,但卻被上級和同恢所嫌棄。兼具才能、自信和功績的嶽飛,根本不把這些低毀看在眼裏。而嶽飛的部下中,有能者雖然不少,但均將嶽飛視為神一般的存在,當然也不會有人提出忠告了!
升進為清遠軍節度使的嶽飛更因此而自傲:
“以三十二歲的年紀即成為節度使的,就隻有太祖皇帝和我了!”
這個發言可不得了!太祖皇帝指的是大宋的開國君主趙匡民,才能兼備的趙匡夙,在後周曾立下不少武勳,三十二歲即升為節度使。之後,在後周皇帝歿、幼小的皇太子即位後,即和平地接受了讓位而即位成皇帝,成立了宋王朝。他對舊王朝的皇族和貴族們均相當地禮遇,堅守其禮儀,隻是,以一武將之身而成為皇帝卻是事實。
“嶽飛這個家夥!居然把自己和太祖皇帝並列,他一定也想模仿大祖,以武將的身份篡奪大宋江山!”
這些話被放出來之後,本來相信他的人也開始懷疑起來了。
之後,朝廷將將軍們的傭兵集團解體重編官軍,當然是藉此機會提升請將的地位。然而,盜賊出身的張俊,還有韓世忠均成了樞密使,隻有嶽飛還是樞密副使。理由雖說是他還年輕,但向來對自己的實力很自負的嶽飛卻相當不滿。
IV
在宋的有力武將之中,最早放開兵權的是劉光世,他將軍隊交給朝廷,自己則過著安樂的引退生活。這對他來說當然是種幸福,但朝廷就得要負責善後了!
劉光世的部隊四萬人,原本預定要納人嶽飛麾下,但主戰派的文官張浚卻將之變更。重點不在劉光世的部隊在嶽飛的領導下,將一隻為軍律嚴明的精強部隊,而是嶽飛一個人將有合計十萬的兵力,和韓世忠等將領比較起來,他的戰力實在太突出了!張浚雖為主戰派,但還是像來的文官一樣,將武將看得較低,而要使他們的能力均衡以方便統禦。
這件事當然也引起嶽飛的不滿,不過,他還是婉轉地詢問張浚,劉光世的軍隊將由誰掌管?張浚回答:後補者有張俊、王德、呂祉、麗瓊和楊沂中等將軍,但這些人都被嶽飛以此人無能、此人粗暴、此人不具人望-,…-等理由-一否定,弄得張浚火冒三丈。
“嶽將軍,你的意思我很清楚,你就是想自己接掌劉平叔(劉光世)的部隊就是了!”
嶽飛回瞪張浚:“既然你不能夠采納我的意見,那我們也沒有辦法再談下去了。”
張浚和嶽飛雖同為主戰派,但兩邊均不妥協與讓步。對於自己相信的事情,都希望別人來認同,兩人因而決裂,嶽飛則將官位奉還回到了故鄉。
“嶽將軍又來了!他這個人隻要跟人家意見不合就這樣,沒辦法,有機會再找他回來吧!”
秦檜卻對張浚的意見不感興趣,他對心腹的萬俟離說:
“聽就嶽飛又棄官了!很好,他最好永遠不要回來!”
秦檜好不容易才打開一個口子,在嶽飛的陣下,“嶽家軍”的內部也有不滿分子,就是王貴和王俊兩將軍,他們與同僚張憲不合。張憲是嶽飛相當信賴的人,秦檜就從威脅利誘另一邊下手。王俊很快就答應了,他以前曾因破過軍律進行掠奪,而被嶽飛嚴罰,懷恨在心;至於王貴,他雖然一度拒絕,但在被威脅:“你想因嶽飛的緣故而讓族人皆受敵刑嗎?”之後也不得不屈服。
陷阱完成了!王俊和王貴對秦檜提出“嶽飛及張奏具有顆意”的訴狀,當然,在宋“不困言論而殺士大夫”的前提下,丞相是不能隨意判反對他的人死刑,但若是叛亂罪則另當別論。於是秦檜派兵二千,將盧山嶽飛的山莊加以包圍。
嶽飛就這樣被捕了。
當嶽飛被綁上繩子時,他沒有反抗,因為他要在法庭上證明自己無罪。但他太天真了,對方打從一開始就是要將他置於死地的。
張憲也被逮捕了,那是張俊以藉口將張憲叫至樞密府,然後不分青紅皂白地將他綁起來。
同時,張俊還連嶽飛的養子嶽雲一並逮捕,這使得秦檜更加高興。嶽雲雖隻有二十三歲,但勇猛而長於用兵,而且他的脾氣和養父如出一轍。如果他知道養父被不當逮捕,一定會貿然率領五萬三千的嶽家軍起兵討伐秦檜的。秦檜就將這三人送人大理寺(最高檢察機關)的監獄之中,交由萬俟離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