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道宗福世十年。
楚朝,楚都雲夢城。
朝堂之上,諸臣正在激烈討論。
“啟稟陛下,據我朝使齊密探來報,漠北都安部落於十日前大舉南下,齊朝倉皇應對,節節敗退。
齊北部朔、漠二州已全境淪陷,目前齊軍與漠北都安軍隊於高、同二州對峙。”一位大臣出列啟奏。
“諸位愛卿有何看法?暢所欲言。”楚道宗聽聞後並無異樣,仍舊漫不經心地坐在龍椅之上。
“臣以為此乃天賜良機。
想當年廣帝昏聵,致使漠北南犯,深入千裏如入無人之境。
隳京師,戮宗室,血流千裏,不忍直視,百姓流離,諸侯亂起。
是時乃我朝聖宣皇帝(楚宣王,廣朝諸侯)率兵勤王,一臂振呼而九州皆應,於漓水之畔擊退漠北,收複京師,複立廣帝。
後率諸侯於朔州斷魂關大破漠北,致使漠北三十年不敢南下。
此等功績,當彪炳史冊,受後人景仰。
可恨他齊朝為諸侯之時,處處有意阻攔。
後廣煬帝昏庸無道,聖平皇帝(楚平王,廣朝諸侯)廢之,另立廣英州王為帝,齊侯卻勾結其餘十幾諸侯,誣陷聖平皇帝立傀儡而欲獨攬大權,又引諸侯混戰,民不聊生。
後我楚朝與齊、吳二朝三分天下,齊數犯我朝,多次戰亂,死傷無數。
陛下!臣以為此時應立即出兵伐齊,一統天下!”
一位臣子神情激憤,出列說道。
群臣議論紛紛,似乎在討論這件事的可行性。
“陛下,臣附議!”
“臣附議!”
……
又有幾位大臣出列。
“伐齊?有點意思,想當年先帝總是說朕胸無大誌,碌碌無為。
今日這大楚江山還不是傳到朕的手上!”楚道宗似乎對此事很有興趣。
“馬同安將軍。”
“臣在!”名為馬同安的將軍迅速出列。
“朕命你為征北大將軍,領軍二十萬,北上伐齊!”
“臣領旨!”
“陛下,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馬同安將軍話音剛落,左丞相許穀就出言反對。
“哦,許丞相有何見解?”楚道宗看到許穀出言反對,心中有些不悅,語氣顯得十分輕佻。
“臣以為我朝與齊朝乃是唇寒齒亡。齊朝若亡,我朝將直麵都安的威脅。
齊朝行徑雖令人不齒,但畢竟我等乃同宗同源,行事有所顧慮。
都安乃漠北餘孽,廣朝南掠之時便將其醜陋嘴臉暴露無遺,行事無所顧慮,毫無底線可言。
請陛下三思,收回成命!”許穀言辭懇切。
“許丞相恐怕是多慮了吧,我朝與齊交界之處乃是囚山,囚山之險,天下之絕,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何懼都安南下。
再者,齊軍打不贏都安,我朝大軍未必不敵。”一位臣子出言譏諷道。
“囚山之險,天下公認,我不反對。
但是諸位,齊軍實力與我軍相比並不弱,我朝與齊朝數次交戰,勝負相當。齊軍擋不住的都安,我軍就一定可以擋住嗎?
再者都安軍隊以騎兵為主,速度極快。倘若都安滅齊後迅速南下攻打實力較弱的吳朝,再率大量騎兵從龍州、桃州進犯,抑或沿天聖江逆流而上,我朝將無險可守。
假以時日,我朝必敗無疑!陛下,請收回成命!”
許穀言辭愈發激烈,跪倒在地,涕泗橫流。
“許丞相,你可不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我大楚王師何等雄壯,區區都安蠻夷,何足掛齒。
朕意已決,誰敢再言,定不輕饒!”
楚道宗對許穀十分不滿,在許穀的言語中他似乎又感受到了先帝對他的失望。
“父皇,我一定會向您證明,我並非胸無大誌,而是再一統天下的千古一帝!”
楚道宗衣袖一揮,徑直離開。旁邊的小太監連忙喊道:“退朝!”
……
楚朝亭州,天聖江畔趙家村。
“阿野,又砍柴回來啦!”
名為阿野的少年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對著江邊洗衣的大媽回複道:“王大媽,阿肆哥回來了嗎?”
“阿肆他下午回來的,在家呢,你去找他吧。”王大媽邊洗衣邊笑著說。
阿野聽罷,馬上撒丫子向村莊跑去。
“阿肆哥!”
“阿野,你來啦,我這次從從州府回來給你帶了些禮物。”名為阿肆的青年笑著說道。
“什麼禮物呀?”阿野聽到“禮物”二字似乎有些興奮。
“給,這是我從州府帶回來的兩本書,你不是一直都喜歡讀書嗎?
正好我這幾個月都沒什麼事,你有不懂的地方都可以來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