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鬼子來了:日本幕府對台灣的圖謀(3 / 3)

而“忍出江山”的德川家康,在對外政策上也相當能忍。對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朝鮮,他主動修好,遣使向朝鮮“謝罪”,於1608年實現了“朝日關係正常化”。對中國,那更是格外謙卑,掌權初期就主動遣使通好。1615年滅掉豐臣秀吉全家後,他又遣使請求冊封,終被明朝皇帝冊封為“日本國王”。對此時正在拓展殖民地的西方殖民者,他的態度更是格外開明,主動聘請英國人三浦按針做自己的貿易外交顧問,大力發展對外貿易。他治下的日本,雖然內戰打得一團糟,但是在對外政策上,那是相當的愛好和平。

實際上,德川家康其實和豐臣秀吉一樣有野心。修好朝鮮、稱臣中國,和他當年寄人籬下當人質一樣,是在忍。在背地裏,他的魔爪早就對準了一個新目標——台灣。

豐臣秀吉說過,欲圖夷洲(台灣),先圖琉球。德川家康就是這麼做的。和豐臣秀吉一樣,德川家康也找到了一塊跳板——琉球國。

琉球國,又稱琉球群島,即今天日本的衝繩列島。在當時,這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更是和中國有著悠久淵源的藩屬國。論關係,琉球跟中國更叫一個鐵,早在隋朝的時候就接受了中國的冊封,當時賜名為“琉虯”。其後曆代中原王朝和琉球的來往都沒有中斷過。到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大臣楊載出使,賜名為“琉球”,再次建立藩屬關係。當地本來有“中山”“山南”“山北”三個政權,起初相互攻殺不斷,朱元璋還曾調停三家的糾紛。到明朝宣德年間,山南王統一了琉球群島,此後與明王朝往來的就是“山南”一家。

對明王朝,琉球國可謂是忠貞不渝:其國家的官方語言是漢語,官方文字為漢字。從洪武五年(1372年)開始,琉球就使用中國的年號,曆代國王即位,都要接受中國的冊封。曆代王子中更有多人曾到中國國子監學習。民間往來也同樣親密,一百多年來不斷有福建、廣東、浙江沿海邊民移居琉球。明朝政府甚至多次遷移百姓至琉球,傳授中國先進的農業水利技術。幾百年後的今天,還時常有衝繩島的日本居民突然跑到中國福建、浙江沿海漁村,信誓旦旦地說要認祖歸宗。

而其對外政策,特別是在抗倭戰爭中,琉球的表現也相當夠意思。雖然國家比較弱,自身也常被倭寇侵擾,但對東南沿海的抗倭事業,一向是無條件支持,還曾多次派軍隊協同明軍剿殺倭寇,主動襲擊倭寇返航船隊,解救被擄掠中國百姓。琉球是大明王朝的“鐵杆小弟”。

但琉球的軍事實力卻著實弱了些,連朝鮮都不如。琉球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位於日本島和台灣島之間,是東北亞與東南亞的貿易中轉站,有“萬國津梁”之稱。所以,琉球就成了德川家康下手的目標。

當然,德川家康畢竟是老謀深算。琉球沒實力,但琉球背後的大明朝,卻是相當的有實力。豐臣秀吉的慘痛教訓就在前麵擺著呢,大張旗鼓地鬧騰一番,招來明王朝的正規軍,那可就不好辦了。所以德川家康耍了個花招:他派密使接洽薩摩藩諸侯島津義弘,授意其出兵琉球。這樣一來,大明朝不管最好,大明朝若是出兵,直接把責任推給諸侯便可。

之所以選中島津義弘,也是有原因的。這個島津義弘,也是許多“日本戰國迷”所熟悉的“戰國名將”,綽號“鬼石曼子”,放在日語裏,是說一個人愣頭愣腦,卻又偏偏走狗屎運。觀其一生,也確實如此。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的時候,他就是死硬派,一直和豐臣秀吉硬抗到底。後來在侵朝戰爭裏,他更是急先鋒,和明朝軍隊打了不少硬仗惡戰,運氣也一直不錯。比如抗倭援朝戰爭中的泗州之戰,本來他已被明軍打得無路可逃,偏偏這時候明軍的大炮炸了膛,硬是助他逃過一劫。後來的露梁海血戰,他的五百戰船就剩下三十多條,卻還能撿回一條命。後來德川家康奪權,他又是死硬派,跟著小西行長等人在光原之戰裏和德川家康大戰一場,全軍覆沒。眼看著要被殺頭,可他靠著賄賂德川家康的近臣,不但撿回一條命,還成功保住了薩摩領地。選他當然有原因了,頭腦簡單又兼作戰生猛,可謂打仗兼背黑鍋的複合型人才。

1609年12月1日,日本薩摩諸侯島津義弘命大將樺山久高率三千人,悍然發動了對琉球國的戰爭。兵不習戰的琉球國果然一觸即潰,不到半月國都就淪陷了。日軍在琉球大肆搶掠。琉球國的府庫財寶甚至宗室祭器都被擄掠而去。琉球國王侍從的日記裏說:“有如家家日記、代代文書、七珍萬寶,遺失無遺。”琉球國王尚寧更是被帶至薩摩藩囚禁,流落整整三年半。最終尚寧不得不屈辱地接受日本苛刻的條件:琉球割讓北方五島給日本,每年向薩摩藩上貢白銀八千兩。日本曆史學家們至今都在得意揚揚地說:這是日本取代中國,成為琉球“宗主國”的開始。

殺了大明藩屬國的人,搶了大明藩屬國的地盤,甚至擄走了大明藩屬國的國王。按說日本這次可是把大明朝這隻老虎惹得不輕,但是大明朝廷卻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說完全沒反應也不盡然。琉球事件發生後,就有琉球宗室到北京求救,請求明王朝出兵支援。而在這之前,明王朝也早得到了消息。浙江總兵楊宗業就把琉球事件的過程,原原本本地奏報給了萬曆皇帝。但萬曆隻是嚴令沿海邊鎮加強巡邏、嚴防倭寇。

沒反應其實是正常的,因為明朝已經不是抗倭援朝時候的明朝了。抗倭援朝之戰雖重創日本,卻將張居正改革數年積累的財富消耗一空。再打一場,大明朝實在是心疼錢。再說此時明王朝的“工作重心”也不在這裏。萬曆皇帝已經十二年不上朝了,正為了太子的事情和文臣們“爭國本”呢。皇太子朱常洛正戰戰兢兢地在深宮裏熬時間。外加朝廷裏黨派林立,東林黨正忙活著渾水摸魚,齊黨、浙黨、楚黨上躥下跳,北方邊境也不安定,時常有蒙古人入侵的消息傳來,東北的女真人也在蠢蠢欲動。在大明王朝君臣的眼裏,日本、琉球,都是屁大點兒事,當然懶得做出反應。

而沒反應的結果,卻是嚴重的。

首先是日本。試探性的攻擊,卻收到了這般豐厚的成果。琉球五島的割讓,讓日本薩摩藩得到了琉球幾乎一半的領土,實力大為擴充。琉球每年八千兩白銀的上貢,更是養肥他們的外財。在後來的曆史中,薩摩藩漸成日本諸侯中的強藩,到了19世紀,更成為著名的“倒幕運動”的先驅,幫助日本天皇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薩摩的島津氏,其後更是英才輩出。倒幕運動的領導人島津齊彬,近代日本著名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皆是出自這一門下。德川家康想找“替死鬼”,卻無意中培養了一群掘墓人。這恐怕是他萬萬想不到的。

德川家康的振奮卻是顯而易見的。打琉球,大明不管,那麼下一步就是台灣,一樣是明王朝眼中的“海外孤島”,明朝不管也是非常可能的。拿下台灣,把台灣變成日本國土,邁出征服中國東南的第一步,這是完全可以暢想的。

日本新一輪擴張的觸角,從日本島南部伸出,勾住了琉球。接下來,就要把戰爭的陰雲,籠罩到台灣島的上方。

值得一提的是,琉球雖然被迫簽下不平等條約,但對大明朝忠誠依舊。還是那位琉球國王尚寧,最先向明王朝通報了日本侵台的圖謀。明史上記載,琉球曾向明朝通報說:“日本有取雞籠山之謀,其地名台灣。”台灣這個稱呼,從此正式成了大陸民眾對寶島統一的稱呼。

而在此時,新一輪危機即將到來了。琉球已經臣服了,日本艦隊將不受任何阻攔地撲向台灣。他們可以放心大膽地發起攻擊。與過去的倭寇不同,他們不再滿足於小打小鬧的搶掠,他們要的是占領、服從、朝貢,要的是一步一步地蠶食,將台灣並入日本。若如此,中國東南沿海勢必將麵臨南北兩麵受敵的險境。平靜了數十年的中國東南海疆,勢必要麵臨新一輪的波濤洶湧。

而就在台灣島的對麵,福建廈門石湖水寨,一個五十六歲的中國老軍人正在等待著這一切。他一生身經百戰,建功無數,更是倭寇天生的死敵。他的出現,將是粉碎德川家康侵台陰謀的利器。

他就是沈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