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禦夫座中的有趣天體(1 / 1)

禦夫座中有許多有趣的天體:禦夫座ε(柱一)是一大陵型食雙星(食變星),亮度變化於2.92~3.83等之間,其光變周期長達9892天(27.1年)是已知食雙星中周期最長的。交食開始後192天內亮度降到極小,亮度極小這個食相持續大約1年(330天)之久,然後又在192天內亮度恢複原狀。下一次亮度極小為公元2010年秋季。上一次亮度陂小為1982年。柱一的主星是-FO型超巨星,距離6500光年,其半徑為365個太陽半徑,光度為太陽光度的20萬倍,絕對星等為-8.5等。在1982~1984年的交食期間,曾對它作過空間和地麵的紫外和紅外觀測,推測其伴星是1顆溫度為1萬開以上的熱星,其周圍有一個鑲嵌在氣殼內的塵埃環,環的半徑為10個天文單位。順便指出,有的書上認為,柱一的絕對星等為-7.1等,光度為太陽光度的6萬倍,半徑為180個太陽半徑,距離取值3300光年。

柱一附近的禦夫座ζ星(中名柱二),也是一個大陵型食雙星,距離為530光年。主星為一K4型超巨星,具有延伸大氣,伴星是小得多的B型星,光變周期為972天,光變在3.70~3.97等之間。下一次亮度極小日期為公元2003年11月25日。主星的絕對星等為-2.3等,半徑和光度各為太陽的53倍和655倍。著名的雙星觀測專家伯納姆測定它的絕對星等為-4.4等,半徑為300個太陽半徑。

禦夫座η(柱三)是一仙王座β型變星——一種短周期造父變星,距離310光年,絕對星等為-1.7等。其半徑為2.6個太陽半徑。

禦夫座θ(五車四)是1顆獵犬座α型(又叫常陳型)變星,光度變化於2.62~2.70等之間,光變周期為1天8時57分57.4秒。五車四的光譜屬A型,但其光譜中某些元素的吸收線特別強,因此這類星被稱為A型特殊星,符號為Ap。1946年美國天文學家巴布柯克開創對恒星磁場的觀測以後,發現Ap星都有很強的並且變化的磁場,其中一部分還有光變,這種亮度在變化的Ap星,稱為獵犬座α型變星。禦夫座θ的距離為150光年,絕對星等為-0.7等,半徑為2個太陽半徑。此外禦夫座π,Ψ1也是變星,光度變化分別為4.24~4.34等,4.74~5.70等。禦夫座R是1顆長周期變星,最亮時亮度為6.7等,亮度極小時為13.9等,光變周期457.5天,公元2001年11月25日,它將再度輝隍,達到亮度極大。禦夫座14星,其變星名稱為禦夫座KW,是一種矮造父變星,屬盾牌座δ型,這種變星變光周期介於0.05天和0.3天之間,光變幅小於0.2等。禦夫座KW的光變在4.95等~5.08等,光變周期為0.088天即2時63分51秒。

禦夫座中有3個梅西耶星表上的天體。即M36(NGC1960)、M37(NGC2099)和M38(NGC1912)。它們均是疏散星團。在1654年已被C.B.霍迪納觀測到。其中M36T1749年被法國天文學家勒襄特重新發現。其視星等6,3等,角直徑17′,距離為4110光年,星數約50顆。M37是梅西耶於1764年9月2日重新發現的。他指出:“這是一個小星團,……用普通的3英寸半的望遠鏡很難看出其中的恒星。”這個星團的視星等為6.2等,距離4710光年,角直徑25′,成員星約200顆。M38也是勒襄特於1749年重新發現的。視星等7.4等,角直徑18′,距離為4610光年,成員星數100多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