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看看身邊的每一個人,有一些眼睛裏閃爍著光芒的人。
這些光芒各有不同,有睿智的光、有慈祥的光、有希望的光、有犀利的光、有凶狠的光、有亢奮的光.....
各種各樣的光芒,各有各的趣味,盯著不同人的眼睛,意味油然而生。
有的人眼裏,閃耀的是睿智的光芒。
這些人,或學識深厚,或閱人無數,或看破世事,這種睿智的光,深不可測,一眼看不到底,讓人琢磨不透。
看不透,是因為智慧、閱曆、見識都不如他們,除了歎服,甘拜下風。
一些大師們,多是眼睛裏閃耀睿智光芒的人。
比如:幾被折騰得精神錯亂的胡風、決心不再寫小說的沈從文、端坐在單人位紅沙發上喝酒抽煙的楊憲益、看《莊子》看出另一種味道的聶紺弩。
有的人眼裏,閃耀的是慈祥、包容、溫暖的光芒。
這些人,或是我們的親人,愛我、知我、容我、忍我,知我無知而容我,恨我不器而忍我。
比如:年邁的雙親、身體力行倡導和平主義的一行禪師、資助老舍上學的,散盡家財的宗月大師。
這種光芒沐浴在身,感受溫暖的同時,又生怕辜負。
有的人眼裏,閃耀著狡黠的光,多數又伴以躲避的眼神,和滴溜溜亂轉的眼珠。
比如:狡猾的包工頭、對付了事的裝修工匠、得過且過的打工者、賣一單賺一單的街頭流動攤販、樓盤銷售、商場促銷員。
這類人,對目標對象的每一句話,無不逢迎奉承,口吻中極盡討好。
隻是這種狡黠的光芒中,隱隱約約閃耀、旋轉著貨幣的符號。
世間熙熙皆為利來,世間攘攘皆為利往。
討好、套交情、講客套、擺資曆,不過為了看哪裏有沒有好處可占;用鼻子聞一聞,四處有沒有資源可享。
眼睛裏閃耀這種光芒的人,嘴裏能吐出蓮花來,鼻子卻又可以媲美小獵犬。
有的人眼裏,閃耀的希望的、期翼的、專注的光芒。
比如:降生不久的胖胖的嬰孩、眼中看到什麼都是新奇的、渴望得獎勵的小朋友、創業初期的奮鬥者。
看到,談到自己渴求的,充滿憧憬的,心懷熱望的,眼睛裏抑製不住的放出一種熱切的光芒。
天使投資者們,用眼中這種光來區分創業者是否真正熱愛自己的事業。
準嶽父、準嶽母們,用準女婿眼中的這種光,來辨別對自己寶貝女兒的真心實意。
有的人眼裏,閃耀的是犀利的、銳利的光芒。
比如:辦案中的警察叔叔們、巡邏的軍官和哨兵、苛責的上司、難伺候的老板。
眼中有這種光芒的人,總想拆穿謊言者們謊言背後的真相,帶著被害妄想症的潛質,去分析每一句入耳的話語。
有的人眼裏,閃耀的是凶惡的光。
比如:影視劇裏逼良為娼的老鴇們、夜總會的媽媽桑、靠武力上位的黑道老大、窩裏橫隻會家暴的無能男。
這些人,要的是通過暴力使對方屈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他們沒有心靈,他們有的隻是棒子、皮鞭、拳頭、電棍,或者是手槍和大炮。
有的人眼裏,閃耀的是傲慢的光。
比如:某國的公主、某些名媛、某些侃侃而談的知名主持人、某些風光得意的創業成功人士。
他們高高翹起的下巴,和半眯眯的眼睛中,露出一絲絲精光,充分顯示出這些“神之蔑視”和居高臨下的傲慢。
“你們這些屌絲!”
“你們算什麼東西!”
這可能是他們肢體動作配套的潛台詞。
有的人眼裏,閃耀的是亢奮的光。
比如:賭桌上的賭徒、看到至癮物的癮君子、被煽動的群氓們。
這些人的大腦海綿體受到外物、外力的刺激和鼓動,失去理智和判斷。
他們糊塗油蒙了心,群魔亂舞,狂呼亂喊,舉動匪夷所思,言語異與常人。
最後,還有一種眼睛裏黯然無光的人,什麼樣的光都沒有。
這種已經是被粗糲的生活、粗鄙的現實磨的,失去了奔頭和希望,行屍走肉地活著的人。
不甘做牛馬,卻也隻能像牛馬一樣苦苦圍著磨盤轉圈的人。
他們是一群眼中無光者,他們不配想什麼,他們隻配活著,像牛馬一樣活著。
沒人不想做一個眼睛裏有睿智光芒、有希望光芒的人。
但漸漸地,卻被磨滅成一個無光者。
“我的光呢?”
“誰把我眼睛裏的光吸走了?”
“怎麼才能把我的光,拿回來?”
眼中無光者這樣自問的時候,該回答什麼呢?
到底是誰,是什麼,帶走了我們眼中的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