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崇穀

當我們以深情而理性的目光注視衡陽這片熱土,不妨把視角投向遠古。這是一個遙遠的傳說:盤古開天辟地,死後變成五嶽,頭為東嶽,足為西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從此,南嶽成為擎起華夏文明的一巨臂,以其非凡的膂力撬動了中華文明的曆史進程。

傳說是一種曆史的記憶。以炎黃開篇的中華文明,在衡嶽大地留下篳路藍縷的足跡。神農創耒、舜帝南巡、大禹治水……遠古的記憶積澱著幾多曆史的久遠與厚重,也呈現一方山水的瑰麗與多彩。

衡陽是一座有著深厚曆史積澱的文化名城,衡陽是一方生長著無數人文奇葩的文明厚土。

蔡倫和王船山是衡陽曆史呈現給中華文明曆史星空的雙子星座,其恢宏的思想光澤至今耀眼於人類文明的星空。衡陽名人文化獨領華夏風騷,衡陽名山文化彰顯中華神韻。天下五嶽,南嶽獨秀,南嶽以其獨特的人文魅力矚目三山五嶽。佛道同耕一山,湖湘學派發源於斯,壽嶽衡山聞名遐邇。名人名山彰顯衡陽曆史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禹碑文字勾勒中國文字發展的奇妙曆史,石鼓書院鼎革儒學發展的革命氣象,湖湘學派呈現出儒學革命的嶄新景觀……

這一頁頁曆史的篇章顯現了衡陽曆史文化的久遠與厚重。

曆史意味著文明的傳承。中華文明的輝煌之所以矚目於世界,一個根本原因在於她是人類文明演進中唯一保持了一貫品質和曆史延續性的文明形態。在世界六大文明中,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印第安文明都先後消失無存,或湮沒無聞,唯獨中華文明和古希臘文明保持了曆史的延續性,其中的緣由值得認真的探究。今天,當我們邁步21世紀現代化的征程時,全世界又睜大了眼睛注視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中華文明的偉大複興。中華文明的複興既需要有立足傳統的基石,又需要有麵向世界的視野,這個基石就是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她讓我們擁有了曾經的輝煌,又讓我們麵向明天的輝煌。

曆史不僅是流逝的過去,也意味著從過去走向未來的曆程。這就是文明的傳承。在傳承文明的曆史進程中,衡陽曾經閃耀過絢麗的光澤。今天當我們邁步新世紀現代化進程時,衡陽正與飛速發展的祖國共同發展,與興盛的文明共同興盛,我們正立足文明興盛的新的曆史平台,再展衡陽的雄風。

文化也是一種競爭力。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如能以自己的文化競爭力來吸引其他國家、地區和城市,那麼這個國家、地區和城市就具備了較強的“軟實力”。今天,衡陽的崛起,不僅需要發展經濟的硬實力,也需要發展文化的“軟實力”。衡陽曆史文化源遠流長,衡陽名人、名山文化博大精深,這是我們建設衡陽、振興衡陽的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市場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品牌經濟。衡陽的崛起,需要自己的經濟品牌,更需要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座城市的靈魂。衡陽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必須打造自己獨具魅力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2006年中共衡陽市委、市政府決定重修石鼓書院,這就是以文化再造衡陽的一大盛事;編寫《衡陽曆史文化叢書》,亦是用文化精品來提升衡陽城市文化形象的一大舉措。

編寫出版《衡陽曆史文化叢書》,是衡陽文化建設的一件大事。文化建設,首先要有文化積累。《衡陽曆史文化叢書》,是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由市社科聯牽頭,由我市社科專家和學者具體實施的一項很有價值的文化積累工作。從一開始,我們就對叢書編纂工作寄予厚望和關切,把這項工作當作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來抓。這部叢書的編纂,集中了我市社科專家、學者的智慧和心血,他們肩負重任,精心構思,認真研究,潛心著述,精益求精,曆時數年,耕耘出這部鴻篇巨製,為衡陽文化建設幹了一件實事。這部叢書,不但為衡陽的精神文明建設積聚了一份係統的、完整的曆史文化財富,也為人們認識衡陽、了解衡陽、宣傳衡陽、建設衡陽提供了翔實可靠的曆史依據和豐富的人文史料。全書以史貫通,分篇互見,從政治軍事、經濟商貿、城邑建製、文化教育、名勝古跡等方麵,係統地記述了衡陽曆史文化的風貌,詳盡展示了上下數千年衡陽曆史文化的獨特魅力。這是迄今為止第一部係統、全麵敘述衡陽人文曆史的“通史”。

傳承文明是一種曆史責任。古人雲,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記錄曆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存史鑒今,繼往開來。我相信,本書的編寫出版,將成為衡陽麵向全國的一張文化名片,讓更多的人認識衡陽,了解衡陽,走近衡陽!

是為序。

2007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