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斷頭台的慘叫(1 / 3)

1960年4月,霧島三郎修完司法研修所的課程擔任檢察官後,被派到仙台地方檢察廳工作。他在這裏一直工作到1962年9月。

檢察官是一個經常調動的職業,因此,最初的工作地點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在仙台地方檢察廳,霧島三郎還有過次終生難忘的痛苦體驗。

檢察官們都不願意到仙台地方檢察廳工作,即使是提升,也要在背地裏大發各種牢騷。因為仙台地方檢察廳的檢察官要執行死囚的監斬任務。

現在在日本東部隻宮城監獄有斷頭台。該地區法院宣判死刑的囚犯全部被集中到宮城監獄,等待法務大臣發布死刑的執行命令。根據法律規定,執行死刑必須要由檢察官監斬。

按理,監斬的檢察官應由仙台高等檢察廳派出,但由於無人願意執行監斬任務,這項工作被推給了仙台地方檢察院。在此,在執行公務時檢察官人人平等的法學原則受到了嘲笑。

霧島三郎在仙台期間曾暗暗祈禱不要碰上這種倒黴差事。

據說,有的法務大臣很討厭發布執行死刑的命令。待批件壓了一疊,他也不處理,原封不動地移交給下一任大臣。遇上這樣的大臣,一、二年都不會執行一次死刑。即使有幾次死刑也不一定會輪到自己監斬,霧島想。

但這個希望落空了。1962年8月17日,他接到橫河檢察長的命令,明天執行死刑監斬任務。

聽到這個命令,霧島有如當頭挨了一棒,一直縈繞腦海的可怕情景終將成為現實。

檢察長發現霧島三郎臉色蒼白,便遞給他一支香煙,同情地說:

“你一定很討厭這個差事,但這件事也得有人來幹,咬咬牙幹吧。”

霧島三郎歎了一口氣說:

“沒辦法。”

“實際上到這兒來的時候我就想到了:我至少會碰上一次這差事。”

“對你來說,這可能是終生難得的體驗。”

“明白了。死囚是個什麼人?”

霧島三郞凝視著檢察長問了一句。

第二天,8月18日上午8點半,霧島三郎懷著沉重的心情乘車來到座落在仙台市行人塚的宮城監獄。

檢察長大概也不願多談這類問題,昨天對霧島蘭郎的提問,他隻是簡單地介紹說,死囚叫小山榮太郎,是搶劫殺人犯。當時霧島三郎也無意多問。

他因公到這所監獄來過兩次,今天監獄的高高圍牆看起來更加令人生厭。在前往二樓辦公室的樓梯上,他感覺自己的腳步如同上了鎖一樣地沉重,他發現自己無意中一級一級地數著樓梯,內心一陣顫抖。

本村幹司典獄長在辦公室裏以一幅陰沉的表情等著他的到來。

“辛苦了!檢察官是第一次接受這檔差事吧!”

典獄長的聲音有些沉悶。

“是的。我這是第一次,恐怕也是最後一次了。您經常遇上這種事真夠嗆?”

“現在基本習慣了。經曆的次數多了,人可以適應各種恐怖的環境。當然,我第一次執行死刑後,有五天沒睡著覺。”

本村典獄長停了一下,瞟了霧島三郎一眼問道:“檢察官,怎麼樣?按規定典獄長和監斬檢察官應該在行刑前檢查刑場,但大家都把它省略了。當然不會出什麼意外,而且在懺悔師為死囚作最後懺悔之前,我們已到了刑場,在形式上,這也算作過刑場檢查。”

任何人都不願意一天跑二、三趟刑場。因此希望一次解決問題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當時的霧島三郎的腦海卻被另一種想法占據了。

這是剛才從典獄長的話中得到的啟發。

他想,在死囚被帶來之前先去一趟刑場,稍稍習慣一下環境,這大概可以緩和麵對執行死刑時的恐懼心理。

“不,既然有規定,還是先去看一看吧。”

“是嗎?”

典獄長瞪大了眼睛。他對第一次監斬的檢察官霧島三郎的話感到意外。

“那麼,我來帶路。”

“麻煩您了。”

霧島三郎和典獄長在3名看守人員的陪伴下。穿過磚牆一角的一個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