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偶然的涼意(1 / 1)

秋漸漸地深了,早晨起來能夠感覺到一絲涼意,如果早一點起來,感覺到的涼意會更濃。

這偶然的涼意,就像故人的麵龐一樣,突然讓我感到那麼親切、踏實、熟悉,有一絲感動,甚至還有一種恍然如夢的感覺。這親切感從何而來,這如夢感從何而來,我努力想從陳舊的記憶裏尋找答案。

這涼意來自少年求學時光。那時,每年秋閑時分,家裏總要做些小買賣,以接濟生活。每天早晨,當我睜開眼,呼吸新的一天裏第一口略帶涼意的空氣時,總會朦朦朧朧地聽到父母親的起床聲、做飯聲,以及小聲的交談聲,幾年裏一度一成不變的這一連串音符,就成了我終生難忘的音樂。這時候,公雞剛開始第一聲鳴叫,幾顆遲遲舍不得離去的星星還斜掛在涼涼的藍得有些傷心的天幕上。這時候,整個村子除了幾聲狗吠還是一片寂靜,透過自家的窗戶,鄰家的燈光也會次第亮起,並且還可以看到屋內晃動的模糊身影,偶然還能聽到輕輕的咳嗽聲。

做好飯,母親就會喚我起床,一家人圍著小桌子吃飯,在秋天漸濃的涼意的包圍中,那時的泡飯總是顯得那麼熱,那麼香,而從碗裏升起的一股股熱氣簡直可以遮住我偷看母親日漸憔悴的麵龐的視線,那從碗裏透出來的一口口香氣簡直可以讓我忘記下飯的可口的鹹菜。在這短短的幾分鍾裏,沉默寡言的父母總要計算一下一天的生意,總要提醒我要好好念書。其實不說我也知道。

吃好飯我就和父母一起出門,他們去趕集,我則到幾公裏外的學校去上學。走在田野上,一陣陣涼意襲擊我瘦弱的身子,但我感到的卻是踏實和富足,因為我擁有的生活是有希望的生活,我麵對的田野是希望的田野。

這種貧困卻又讓人感到富足的歲月在我考上大學後突然中斷了。隨著生活的泡沫越來越大,隨著在生活的泡沫中越陷越深,隨著晚睡晚起的生活習慣的形成和感覺的日漸遲鈍,秋天的涼意已漸漸地淡去,它就像是遠去了的早晨的雞鳴、中午的炊煙、傍晚的歸鳥那麼自然。它好像是老祖宗留下的一筆財富,當你漫不經心地將它揮霍光後,突然良心發現想要珍惜的時候,一切已為時已晚,一切需要你從頭開始。

生活似乎朝著既定的方向在前進,好像真理已掌握得差不多了,好像生活的劇本早已編好,不容我們有時間去分辨是與非,判斷善與惡,體會淚水與歡笑,不需要我們花心思去明白愛和恨,品嚐幸福和痛苦,追求理想和情懷。在庸常的生活中,連能夠無病呻吟的人也越來越少了,而嘲笑別人無病呻吟的人卻越來越多;看書和讀詩的人越來越少了,而人雲亦雲妄言什麼“寫詩的人比讀詩的人還多”的人卻越來越多。膚淺的幸福掩蓋著實質上的貧乏。

但為什麼我們有心思去娛樂呢,但為什麼我們有時間去喝酒呢,但為什麼……一股更深的涼意從我心底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