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宛如黃鶯出穀,令人聞之心動。其動作優雅大方,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家閨秀風範。那美麗動人的臉龐上,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更是充滿真誠與堅定,讓人難以抗拒。

官人見此情景,心中不禁對林嬋又多了幾分敬重。他本想以重金相贈,以示自己的誠意和慷慨,卻沒想到眼前這位女子竟如此清高不凡,視金錢如糞土。麵對這樣一個才貌雙全、品性高潔的女子,怎會落入這教坊瘦馬之所?李璵暗自感歎:世間難得一見啊!

“不,還是收下吧,姑娘居於此地,無錢財傍身,聽聞此曲,已是幸甚。”李璵堅持,姑娘便不再推辭。

“公子,居所已收拾妥當,您可下來休息了。”陳重四輕聲喊道。

“知道了。”李璵隔著窗戶回應道。

“天色已晚,便不再叨擾姑娘了,告辭。”李璵說完,便起身準備朝樓下去。

“官人若有心,下回來,林嬋定當再次撥弦弄琴,為您獻上一曲天籟之音。隻盼官人莫要將小女子忘懷……”話音未落,她的雙眸已被淚水浸濕,宛如兩顆晶瑩剔透的寶石,閃爍著無盡的哀傷與不舍。

隨著話語的落下,一滴滴淚珠如斷線珍珠般悄然滑落,順著她那白皙如玉的臉頰流淌而下。每一滴都仿佛承載著千言萬語,卻又無法言說。看著眼前這令人心碎的一幕,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李璵看著落淚的林嬋,不禁心中起了疑惑:“姑娘,可是有煩心之事?”

“官人何必多問!小女子乃青樓中人,擔待不起關心。”林嬋說著,便啜泣起來。

“某與姑娘雖萍水相逢,但太平盛世,便見不得不平事,姑娘若有難處,我可幫你,盡管說來吧。”李璵又回身坐下。

“小女子父親,原是隴西襄武縣令,因觸犯律令,妾身全家被抄沒,女子具被罰沒為奴。奴家輾轉,來到長安城,不想昨日一高官聽完彈曲,便要輕薄妾身,被老媽媽發現,未能成事,事後揚言要關停迎香茶室,妾身無法子,隻好應允,故今日煩惱,在樓上彈曲。卻不曾想,官人今日來了。”說完,林嬋泣不成聲。

“開元盛世,天下還有此等妄為之官?”李璵不禁慍怒。“姑娘放心,明日我來替你做主,盡管放心。”李璵瞬間來了興趣,要看看這是個什麼鳥官。

“官人······”林嬋想拒絕,但李璵示意不要再說:“此事我心中有數,無須再多言。”

說完,下樓,匆匆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