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上個世紀初的故事。鳳凰峪裏有個男孩子叫李國盛,本來家裏是我們那一代的大戶,但是父親迷上了吸大煙,把家裏的地都賣光了,據說好幾個媳婦也是一個個都輸給了別人,直接叫嬴家直接到家裏領人。有一個家夥看見女的有點恣色,興起,馬上就人睡,國盛他爹惱了,說,出了門女人就是你的了,不能在我家當我的麵睡,太不給我麵子了。那人把女人領到村地頭就給睡了。
到國盛十來歲的時候,家裏已經頭上沒有片瓦,腳下沒有立錐之地了。村裏也就可憐他,東一家西一家的,誰家有飯叫他吃。村西頭有個小館,那裏的香氣就把他吸去了。老板自然不待見他,把他轟出來了。裏邊有個大師傅也跟出來了。說你小孩子家要有點眼色,別在生意正忙的時候來。等沒有人的時候來。再著你也要沒有眼色,頭就低下,給的飯就吃。人也要沒有眼色,如果有眼色有氣性,那還不得餓死?大師傅這兩句話,他受用了一生,此話後表。
國盛記住這兩句話,就要到孩子多的地方玩。哪兒的孩子多啊?自然是學校啊。你說也怪,到了學校,老師講的課他還就聽進去了。有時富家孩子的功課不會他就會,會幫別人寫作業,富家的子弟就多帶兩份飯給國盛。晚上到村裏的祠堂裏睡覺。老師就笑了,說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富家孩子不好好學習,窮人家的孩子好好學習的故事一直在演。不過他們的父親一直在變換,窮的變成了富的,富的又變成窮的。孩子的故事也一直的重演。他等於是陪著好幾個富家子弟讀書,後來竟然混到了陝州城讀書。
要說這個國盛也聰明,最後竟然比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學習還要好。也正是青春年少,胸膛裏流淌著青春的血液,根本顧不上自己的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日子,顧不得自己的靠著別人的照顧過日子,竟然也參加了革命黨。要說也要意思,他和他的那些同學們有時政治觀點並不一致,但是他們照樣供應他的吃喝和學雜費。突然有一天,清廷來了官員,說晚上要逮捕一些學生革命黨。陝州公學的校長則問清廷的官員,你們準備什麼時來抓人。清廷的官員說,晚上十點吧。校長說,晚上十點太早吧。晚上十二點。清廷官員離開。沒有想到校長趕快通知學生和老師們,一定要保護這些所謂的革命黨。校長倒不是讚賞這些革命黨,他認為他隻有一個身份是老師,老師要就保護自己的學生。當清廷的官員來到學校時,這些革命黨則早已逃之夭夭。
這位校長很快也調到南京任職,國盛他們也坐著馬車信馬由韁到了南京。最後老師通知說,如果誰見到國盛,通知他馬上見他。最後國盛見了他,校長給了他一本出國的護照,讓他出走。因為清廷馬上就要對革命黨下毒手了。國盛看到護照上的名字叫玄機,後來就用了護照上的名字。後來他一生都用護照上的名字。其實我們鳳凰峪沒有玄這個姓,這個名字我小時候讀中國史時看到。有的曆史學家還說這個人是個日本人,其實他是我們鳳凰峪人,是從日本回國鬧革命的。
後來孫中山的革命成功了,這幾個學生也都了全國有名的革命分子。革命後,鳳凰峪還真出了名,因為國盛的幾個同學都是有名的革命黨,成了一陣風氣。他們好幾人當了官,回來還拜謝老師。老校長和幾個老師說,不是我們有什麼覺悟,隻因為你們是學生,老師就是保護好自己的學生。
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老校長和他的老師們都八十多歲了,聽說學校出了右派,有多許多學生被打成了右派。六七十年代,特殊時期開始,許多學生給老師戴高帽子,批鬥老師讓老師坐飛機,甚到有些老師被打死,學生之間武鬥,互相致殘致死,他們隻是搖搖頭,仰天歎息,感覺世風不古。我那時小,正在上小學,學校的課本語文,除了毛主席的詩詞就是魯迅的文章了。魯迅小說中的說在那幾個對新事物看不慣的老古板的形象,不正是這幾個老家夥嗎?他們搖頭晃腦的樣子我們看著可笑相了。
最後幾個老師都善終。他們善終,是因為他們處的時代早。幾個老人還都紮著小辮,我們紅小兵想革他們的命,但是被村裏的大人的喝斥住了。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