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農家,碳銨是最見,也是農民最常用的一種化肥。不過要記住,這種化肥不能和鈣鎂磷肥或草林灰混合,因為後兩種肥料都是堿性的,混合後會加速碳銨分解而損失氮素。碳銨也不宜與氯化鉀混合放置過久,因氯化鉀吸濕性大。碳銨可以和過磷酸鈣混合,因過磷酸鈣一般是酸性的,而且混合後有部分轉變為磷酸銨,可減少銨的揮發,但是如果過磷酸鈣含酸較高,容易吸濕,混合後堆放過久也會有氨的揮發,所以在混合後,要盡快施用。
一般在秋冬低溫季節為農作物施肥最為適宜,而且施用碳酸氫銨要比施用尿素效果好。因為他的肥效較快,可提高利用率,效果明顯。碳酸氫銨屬於銨態氮肥,施入土壤後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尿素屬於酰銨態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細菌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轉化成銨態氮才能供根係吸收。在這裏,尿素轉化的速度主要取決於當時的土壤溫度。正常情況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轉化為銨態氮,在地溫為10℃時需要7~10天,20℃時需要4~5天,30℃時僅需要2~3天。可見,作物冬季或早春追肥,施用碳酸氫銨比尿素見效快;如果施用尿素,還往往會因為肥效發揮緩慢而影響作物生長。碳酸氫銨在溫度低於20℃的情況下極少揮發,施入土壤後,銨離子能被土壤膠體迅速吸附,其吸附力是尿素的8倍。因此,不易隨水流失。而尿素施入土壤後,在未轉化為銨態氮之前,呈分子狀態存在,很難被土壤膠體吸附,容易流失。另外,有人做過試驗,冬季麥田追施碳酸氫銨,其效果比在高溫季節施用提高1~1.5倍。所以,在選用的化肥的時候,最好選擇溫度較低的季節。
5.白紙裏也有秘密
我們看電視也會經常發現,很多人掙來搶去卻發現搶來的密書是一張白紙,卻不知道其中的奧秘。而白紙裏真的可以藏秘密嗎?
喜歡看《還珠格格》的朋友肯定都記得,有一次皇上出巡得到一張密書,而打開一看卻什麼都沒有,白紙一張。後來被聰明的紫薇破解了其中的秘密。
抗日戰爭時期也有過密書的故事。地下黨為了把消息安全地傳遞出去,寫了一封“空白”的密信,正是這封“空白信”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你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嗎?原來,這張白紙並非無字,而是白字,是用醋寫的。用醋在白紙上寫字,晾幹後不會留下任何痕跡。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屬於有機物,有機物的汁液幹了之後會變得透明,用微火加熱,透明的汁液又會變成棕色。和上文提到的“火焰寫字”差不多,用稀硫酸在白紙上寫字,幹了之後什麼都沒有,但在火上微微加熱,稀硫酸遇熱就會生成黑色的物質。檸檬或番茄汁因為它同樣富含碳元素也可以作為隱寫墨水。
用醋、稀硫酸、檸檬、番茄汁等寫的字可以在火上微微加熱;而蘸了澱粉溶液寫字,解密藥水就是碘酒了;如果換成酚酞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就是“解密藥”了。
大家要一定要分清化學醋與天然食用醋的區別,日本一家釀醋世家的老板說,自然發酵的醋,外觀有沉澱物,裝在瓶子裏的醋,拿起來搖幾下,泡沫會“緩慢”地消失,而化學醋的泡沫,你搖動時會“很快”消失。
醋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功效:不僅促進身體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排出代謝毒素,而且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起到美容養顏、輕身塑體的功效。
但是並不是所有醋都有這種效果的,醋的製造方式不同,對人體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醋的製造方式主要分為三種。
一種是選用天然的原料,如糯米等發酵而成,生成在體內分解氧化的各種有機酸,再分解出對身體有益的堿性物質與各種礦物質,對腸道蠕動、便秘、美容養顏、燃燒脂肪等都有一定的功效。
一種是人不能食用的化學醋,主要由冰醋酸為原料,添加色素、香料等調味料製成,不經過發酵釀造。但是這種醋吃進體內呈酸性,但會破壞消化係統。
還有一種介於天然醋與化學醋之間的醋,原料是米,利用酒精快速轉化,加入果汁、米醋、糖汁後,約三天到一個星期即可製成。但這種合成醋進入體內也是呈酸性的,雖然其口感和天然醋相似,但是其效用卻遠遠趕不上天然醋。
那麼天然醋的特點是什麼呢?
1.天然醋的瓶內會有沉澱物,合成醋則沒有沉澱物。
2.天然醋顏色會隨著存放時間越久而變的越來越深,合成醋則不會。
3.打開瓶蓋聞聞看,天然醋味道芳香,合成醋有嗆鼻感覺,會使人打噴嚏。
4.在舌尖嚐嚐看,天然醋不會有刺激的感覺,合成醋則有刺激感,很難入口。
醋的其他的妙用
1.有專家介紹,用醋浸泡足,能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解除疲勞,幫助入睡,有效治療失眠。但使用醋泡腳,必須要用優質醋,禁用化學醋。水的溫度一般是腳能承受的熱度為準,水應淹沒踝關節,每次浸泡10分鍾即可。但是高血壓或心髒病的老人要慎用。
2.在醋內加上兩滴白酒和一點鹽,可使醋變得很香。
3.在煮肉或馬鈴薯時,加上少量醋就容易燉爛,味道亦好。煮甜粥時加點醋,可使甜粥更甜。
4.用適量醋擦皮鞋能使皮鞋光亮持久。
5.用醋塗擦用舊了的銅、鋁器等,後清洗,就能恢複光澤。
6.宰雞殺前20分鍾,給雞灌上一湯匙醋,可便於拔雞毛。
7.玻璃上的油漆,用醋浸軟後一擦就掉。
8.絲品洗淨後,放在加入少量醋的清水中浸泡幾分鍾,晾幹後光澤如新。毛料衣服磨光的地方,用一比一的醋水抹,經熨燙亮斑即可消失。
9.醋還有消毒殺菌作用,用醋蒸熏房間,能殺菌防流感。
10.每天用二比五比例的醋水溶液,加熱後洗頭可防治脫發,頭屑過多。
11.用醋調石灰粉,每日倆次塗敷腋下,能治療狐臭。
6.化學讓紙上開出花來
明明就是一張白紙,可在水裏泡上幾分鍾,竟然變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鴛鴦戲水圖。這其中的奧秘在哪裏呢?
今天朋友給我表演了一個魔術,她說她可以讓一張白紙自己畫出一張畫來,我當然不信,可等朋友講一張白紙放在水裏泡了幾分鍾後,奇跡竟然出現了,剛才明明就什麼都沒有的紙上,現在竟然出現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鴛鴦戲水圖。這其中的奧秘在哪裏呢?
原來,畫畫的墨水是用硼酸勾兌出來的。墨汁幹了就看不見了,放到水裏就又會顯現出來。
關於硼酸
1.玻璃和玻纖,可以降低粘度、控製熱膨脹、阻止失透、提高化學穩定性、提高抗機械衝擊和熱衝擊能力。氧化硼在低鈉高鋁的情況下表現為良好的助溶性,對硼矽酸鹽玻璃來說很重要。
2.對於陶瓷、搪瓷釉料,氧化硼是很好的助熔劑和網絡形成體。高硼熔塊熟化快,形成光滑釉麵的速度快,有利於著色。
3.阻燃,硼酸單獨或者與硼砂一起使用,對減少賽璐璐絕緣材料、木器、床墊中的棉花胎的可燃性有特殊的效果。
4.冶金,硼酸可防止金屬焊接的表麵氧化,也是硼鐵合金的原料。
5.硼酸還可作為防鏽劑、潤滑劑和熱氧化穩定劑、刹車油、金屬加工液、水處理劑和燃料添加劑。
6.粘結劑,製造瓦楞紙粘結劑的成分之一就是硼酸,同時也是製造酷蛋白和糊精粘結劑的膠溶劑。
7.個人保健品,國家醫藥級(NF)硼酸用於化妝品、衛生用品及藥品中。還可用作抑菌劑。
8.核工業,硼-10同位素是高效的吸收劑。因此在核電站的安全方麵也發揮作用。
9.硼酸在醫學上為外用殺菌劑、消毒劑、收斂劑和防腐劑。對多種細菌、黴菌均有抑製作用。可用於皮膚、粘膜、傷口、口腔、等衝洗消毒,也可用於耳炎、燒傷、燙傷、濕疹等。但是禁內服、慎用於嬰幼兒。
其他應用:染料穩定劑、電鍍、電解電容器、皮革處理、油漆、翻砂鑄造、紡織、木材防腐、殺蟲劑等。
硼酸是有害物質,工業生產中,可能會引起皮膚刺激、結膜炎、支氣管炎,一般無中毒現象發生。口服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脫水、休克、昏迷或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者甚至可致死。硼酸易被皮膚吸收,出現大量的鮮紅色疹,重者成剝脫性皮炎。
急救措施
1.皮膚接觸:脫去汙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衝洗。
2.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衝洗。
3.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及時輸氧。
4.食入:大量喝溫水,催吐,洗胃,排泄。
5.危險特性: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
6.消防人員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
7.隔離泄漏汙染區,限製出入。處理人員戴防塵麵具,穿防毒服。清掃時要用砂土、幹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等覆蓋。
7.啤酒為什麼會有泡沫
你喝啤酒的時候,有沒有別暴脾氣的啤酒給噴上一身酒水,有沒有想過它為什麼如此“暴躁”?
在炎熱的夏天喝啤酒是很好的解渴消熱的方法。急性子的人,把瓶子拿得很高,有點像倒大碗茶似的,讓啤酒水柱衝向杯底,結果總是倒滿一杯泡沫,泡沫流淌得一桌子,待泡沫消失後,杯子裏的啤酒卻所剩無幾。打開啤酒瓶蓋時還經常看到啤酒向外噴沫,有時還像噴泉一樣噴出來,這是為什麼呢?
一般來說,啤酒裝瓶時都留有一定的空隙,啤酒在裝瓶加壓下溶解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倒出得時候壓強減小,氣體溶解度下降,二氧化碳就跑出來了,所以打開時隻要輕輕搖晃,氣體就形成泡沫從啤酒瓶裏溢出來。
也有研究發現,啤酒的泡沫與麥芽也有一定的關係。因為釀造啤酒的重要原料是大麥芽,而大麥在成長、收割、儲藏期間一般是多雨的季節,大麥一旦受潮,極容易受到各種微生物的汙染,使幾十種黴菌得以繁殖,用它來釀造啤酒便產生了一些泡沫。當然,這些黴菌對人體並沒有什麼危害,有的甚至還是有益的。據研究發現,啤酒含有十幾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維生素,能產生大量的熱量,極具營養價值,所以啤酒被稱為液體裏的麵包。
啤酒、香檳、可樂等碳酸飲料,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若不密封,二氧化碳會慢慢分散到空氣中去,這也正是往杯中倒啤酒帶來麻煩的原因。內行的人會將杯子盡可能的傾斜,將瓶口緊靠杯沿,讓啤酒緩慢地沿杯壁流向杯底,隨著杯子裏啤酒增多,再徐徐將杯子傾角調到豎直的位置,這樣可以倒滿一杯啤酒而不產生多少泡沫。人們還不無調侃的把這種倒酒的方法戲稱為:“歪門斜倒(邪道),杯壁(卑鄙)下流,改斜(邪)歸正。”
為什麼要倒酒的時候要傾斜而不能垂直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從氣體的溶解度開始研究。二氧化碳溶解到水中的量,通常用單位體積水能溶解多少體積的二氧化碳來度量,稱為溶解度,是同溫度和壓強有關的量。溫度低時溶解度大,高時溶解度小。在高壓下溶解度大,低壓時溶解度小。如果在高壓強條件下新鮮啤酒突然減小壓強,就會分離出二氧化碳而冒泡。在密閉的容器裏,冒出的氣泡使容器內的壓力升高後,達到高壓下溶解度,氣泡就不再冒了。因為容器裏壓力較高,我們在開啤酒或香檳的時候經常聽到“啪”地一聲。
曆史上有過一則有趣的關於香檳的故事。上世紀倫敦的泰晤士河床下打了一條隧道,當隧道竣工時,當地政界人物在隧道裏舉行慶典。令人掃興的是發現帶到隧道來的香檳酒都跑了氣而無味。然而當慶典過後人們走出隧道回到地麵時,不幸的事發生了,酒在肚子裏發脹了,氣從鼻子嘴裏不斷冒出來,有的人穿的馬甲被脹開,有的人還不得不重新返回隧道以減輕痛苦。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是因為比地平麵低數百米的隧道氣壓較高,二氧化碳溶解度也高,所以香檳酒就像跑了氣一樣無味。而等回到地麵,氣壓低了,二氧化碳分離出來,把紳士們的肚子撐了開來。
還有一種情況是啤酒靜止在杯中時,上層壓強略小於杯底,所以也是表麵冒泡稍多。但是如果杯裏的啤酒產生了不均勻流動,各點上的壓強就會不同,從流體力學知道,沿一根流線,速度大的局部壓強小。這些速度大的地方便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泡。大家可以做一個實驗,取一杯靜止的新鮮啤酒,我們看到它基本上不冒氣泡。如果用一根筷子一攪,就會發現在筷子運動的尾部會冒出大量氣泡,正是那裏壓強較低的緣故。如果把筷子在杯裏作圓形攪動,使杯中啤酒旋轉起來,拿出筷子,啤酒在杯中形成漩渦,理論分析知道漩渦中心壓強小,所以那裏還有一串氣泡。在江河裏遊泳的人會有親切的體會這種現象,不下心遊到漩渦邊上是得出危險的,因為很容易被吸進去。
所以在我們倒酒的時候要盡量減小啤酒杯中液體的相對速度,盡可能使注滿杯子的過程變為準靜態。前麵說的急性子的人大大咧咧的倒酒就會使啤酒柱有較大的動量,從而杯中的啤酒速度差加大,而且形成大量的小漩渦。而傾斜著倒,一方麵降低了啤酒從瓶口到接觸杯子這段落差,使啤酒入杯時的動態減小,減少冒沫的量。
8.茶水也能變成墨汁
我們常喝的茶水,竟然可以變成黑乎乎的墨水,而更神奇的是“墨水”還可以變成茶水,你信嗎?
我們日常生活經常喝茶,有龍井、鐵觀音、茉莉花等,各種各樣的茶水顏色,但沒有一種茶水是黑色的,然而有些魔術大師卻可以將兩杯混合的茶水變成了黑色。
原來,魔術大師在水裏做了手腳,將其中的一杯放了綠礬。茶水裏含有的單寧酸(鞣酸),與綠礬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藍黑色物質單寧酸鐵。它被用於處理工業上澄清濁水的混凝劑,可以處理含鉻及含鎘的廢水,還被用作還原劑及催化劑。醫藥中可用作補血劑及局部收斂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