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的方法是事先在茶杯蓋內側塗一些三氯化鐵溶液,幹淨的毛筆要用飽和草酸溶液浸濕。將少許茶葉放入透明的茶杯中,倒入開水。然後蓋上搖晃,茶也會變成“墨汁”。待用浸滿草酸的毛筆蘸這杯“墨汁”準備寫字,奇跡出現了,“墨汁”又重新變成了“茶水”。
原因是因為茶水中含有鞣酸(單寧酸)而,鞣酸能與三氯化鐵反應生成黑色的鞣酸鐵沉澱,於是茶水變成了“墨汁”。而草酸能與鞣酸鐵反應會生成無色的可溶物,於是“墨汁”又變回了“茶水”。
單寧酸(鞣酸)
關於單寧酸(鞣酸)
經常性地大量飲濃茶,就會傷身,尤其是老年人。
1.造成胃液稀釋,不能正常消化,從而產生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
2.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表現為缺鐵性貧血。
3.易產生便秘症。
普洱茶和藏茶含量較少,老人小孩都可以飲用。
在鐵鍋裏煮的綠豆以後鍋會變黑;蘋果用鐵刀切了以後,表麵也會變黑。這是因為綠豆、蘋果與許多水果的細胞裏,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夠與鐵化合,生成黑色的鞣酸鐵。
單寧酸的作用
1.單寧酸對眼鏡蛇等毒素有很強的解毒作用,也可用於清洗毒蛇咬傷的傷口。
2.青柿子粉單寧能阻止細菌生長,可減少齲齒的形成。
3.RG單寧酸可和其他抗菌藥聯合使用,治療腸道細菌傳染病。
4.可抑製突變,對防止皮膚癌和皮膚老化有效果。
關於綠礬
又稱:硫酸亞鐵晶體。可做淨水劑、治療血液病等。
綠礬的藥用價值
1.脾弱黃腫。用二斤淘米水泡過兩夜的蒼術、四兩黃酒曲炒成赤色,加綠礬一斤,攔醋,曬幹,火煆,研細,再加醋和糊成做成丸子,與平胃散同用,亦治肝氣脹滿。
2.喉風腫閉。用綠,拌入醋中,曬幹,研末吹喉部。痰涎流出後,用薑末少許,放在茶內漱口咽下。
3.眼睛紅爛。用紅棗去核加綠礬,煨熟,加水兩碗、桃柳心各七個,一起煎濃。外敷眼睛。
4.瘧疾嘔吐。用綠礬,泡過的幹薑,共研為末,醋湯送下。
5.便秘。用綠礬一錢,巴霜二個,同研細,放入雞蛋內攪勻,煨熟,同酒吃下。
6.白禿頭瘡。用綠礬和楝樹子煉研塗搽。
7.耳生爛瘡。用棗子去核,加入綠礬,火煆後研細,用香油調敷。
8.燒傷。用涼水衝綠礬粉澆傷處。
關於草酸
草酸屬於酸性物質,吃過多含草酸食物可能會中毒,過量攝入草酸還會造成結石。
草酸和鈣、鋅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草酸鈣和草酸鋅,影響鈣與鋅的吸收。可導致兒童骨骼、牙齒發育不良,會影響智力發育。
取一些草酸,用溫水配成的溶液在鏽漬上擦即可。草酸可以除鏽,但有一定毒性。 皮膚接觸草酸後,容易腐蝕手應及時用水清洗。草酸對不鏽鋼也有較強的腐蝕性。
9.化學與食物的關係
各種食物的味道不同,所富含的營養價值也不同。我國古典哲學世上萬物相生相克。當然食物之間也會相克。
像動物肝類、蛋黃、大豆這些富含豐富鐵質的食物不能與富含維素多的芹菜、甘薯同吃,也不宜與含草酸多的蔬菜如菠菜同吃。因為纖維素與草酸都會影響人體對鐵的吸收,此外,在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中,更有許多拮抗現象存在。這些拮抗現象,往往通過含有互相拮抗元素的食物的吸收相互代謝,造成這些元素的積蓄或缺乏而表現出來,如鋅與鋁、鋅與鐵、鋅與鈣等。它們的含量在人體中都有一定的比值,比值變化,說明對應元素的過量和不足。當對應的元素過量或不足時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後果。
食物的相克是指食物之間(包括各種營養素、化學成分)所存在的拮抗和製約的關係,如搭配不當,會引起中毒反應。中毒反應一般呈慢性過程,往往在人體的消化吸收和代謝過程中,降低營養物質的生物利用率,從而導致營養缺乏,代謝失常,產生疾病。所以,在安熱電廠膳食時應該趨利避劣,提倡合理配餐,避免食物相克,提高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引,這對天維持人體正常代謝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美味的食物
狗肉忌綠豆——同食會肚脹,傷元氣,吃幾顆空心菜可以治愈。
糖精忌甜酒——同食會中毒,用甘草20克用水衝服。
蒜忌地黃——同食會影響營養吸收。
栗子忌鴨肉——同食會中毒。
牛奶忌糖——牛奶在加熱的情況下能與果糖反應,產生有毒的果糖氨基酸,有害人體。
大蒜忌大蔥——同食會傷胃。
羊肝忌竹筍——同食會引起中毒。
豆腐忌小蔥——豆腐含鈣,小蔥中含一定量草酸,二者共食,結合成草酸鈣,不易吸收。
西瓜忌羊肉——同食傷元氣,可以用甘草100克煎水服。
菠菜忌黃瓜——維生素C豐富的食品搭配合吃,就會把維生素C破壞盡。
蒜忌狗肉——同食會引起中毒,可以用人乳、鼓汁治療。
黃瓜忌芹菜——同食會減少營養成分的吸收。
花生忌黃瓜——同食會傷身,可以用地漿水解毒.也可以吃霍香丸。
麥冬忌鯽魚——同食會中毒,可以用地漿水解毒。
柿子忌螃蟹——同食會生病、中毒。
蜂蜜忌大米——同食會胃痛。
芹菜忌甲魚——同吃會中毒,可以用橄欖汁解毒。
味精忌雞蛋——雞蛋也含穀氨酸,炒雞蛋放味精,會破壞和掩蓋雞蛋的天然鮮味。
蝦皮忌紅棗——同食會中毒。
雞肉忌芝麻——同食嚴重會死亡,用甘草用水煎服。
鵝肉忌柿子——同食嚴重會死亡,可以用綠豆水煎服。
巧克力忌牛奶——這兩者同食易結成不溶性草酸鈣,還會出現頭發幹枯。
羊肝忌紅豆——同食會引起中毒,可以用雞屎白解毒。
牛奶忌果汁——果汁屬於酸性飲料,能使蛋白質凝結成塊影響吸收,降低牛奶的營養。
牛奶忌橘子——剛喝完牛奶就吃橘子,影響消化吸收,而且還會使人腹脹、腹痛、腹瀉。
豆漿忌紅糖——紅糖的有機酸和豆漿的蛋白質結合產生變性沉澱物,降低了營養價值。
蘿卜忌木耳——同食會得皮炎。
西紅柿忌地瓜——同食會得結石病,嘔吐、腹痛、腹瀉。
柿子忌土豆——吃土豆,胃裏會產生鹽酸,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沉澱,難消化不易排出。
黃豆忌豬血——同食會消化不良。
西紅椅忌豬肝——豬肝使維生素C氧化脫氧,使其失去原來的抗壞血酸功能。
豬肝忌菜花——菜花含的纖維素中的醛糖醋殘基與豬肝的鐵、銅、鋅等微形成螯合物。
蜜忌豆腐花——同食會引起耳聾,吃綠豆可以治療。
豬肝忌豆芽——豬肝中的銅會加速豆芽中的維生素C氧化,失去其營養價值。
大棗忌魚忌蔥——同食會消化不良。
西紅柿忌胡蘿卜——維生素C豐富的食品搭配合吃,就會把維生素C破壞。
酸牛奶忌香蕉——同食易產生致癌物。
牛奶忌韭菜——牛奶與含草酸多的韭菜混合食用,就會影響鈣的吸收。
豆漿十雞蛋——雞蛋中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不易吸收。
堿忌粥——維生素B1、B2、尼克酸和維生素C在酸性中很穩定,在堿性環境中易被分解。
魚肉忌西紅柿——食物中的維生素C會對銅的析放量產生抑製作用。
西紅柿忌黃瓜——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同食可使西紅柿中的維生素C遭到破壞。
水果忌蘿卜——同食容易患甲狀腺腫。
胡蘿卜忌白蘿卜——胡蘿卜含的抗壞血酸酶破壞白蘿卜的維生素C,使營養價值降低。
一般說來,食物的轉化和協同對身體大多都有利,但有著拮抗作用的食物搭配就會損害人體的健康。為了能使大家更進一步了解食物的拮抗作用,我們以下麵的例子來說明。
磷鈣相克。比如人們現在經常采用的牛奶加漢堡包或三明治的膳食搭配就非常的不恰當當。因為牛奶裏含有大量的鈣,而瘦肉裏則含磷,這兩種營養素不能同時吸收,醫學界稱之為磷鈣相克。
草酸與鈣相克。我們經常食用的豆腐和菠菜,這兩種食物就有能同時食用。因為菠菜中含有的草酸較多,而豆腐則有豐富的鈣質,這兩種食物的結合容易合成不溶性鈣鹽,人體有效吸收。還有含鈣豐富的海帶、發菜不宜與花菜、厚皮菜等同吃,因後者含草酸較多,兩者混合食會降低鈣的吸收率。
纖維素與鋅相克。像牡蚜等海生的軟體動物不宜與蠶豆、玉米製品或黑麵包同吃,因為牡蚜富含豐富的鋅,而蠶豆等則是高纖維食品,兩者同吃能使鋅的吸收減少65%~100%。所以在飲食搭配上,一定要搭配合理,隻有這樣才能保證人身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10.從煉金術發展出的化學醫學
早在公元1818年,在倫敦處方書中就有膽汁、血、公雞冠以及木虱等,當時的人們把它們作為口服的藥物。這些藥物中很少取自礦物,因為古希臘哲學家和中世紀學者們對於化學物質及其特性都不大感興趣。但是到了古代後期及中世紀,煉金士們研究了在煉金的過程中研究了許多化學問題,並且其中有些人對煉金術在醫學上的應用發生了興趣。
煉金術對化學與醫學的研究在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約公元1493~1541)時達到了頂點。他把醫學和煉金術結合起來成為一種新的醫學化學科學或當時稱之為的醫療化學。曆代煉金術一方麵同化學工藝有聯係,另一方麵又與神秘宗教有聯係。因此,在一個宗教動蕩的時期,當時也是工藝傳統正在逐漸成熟的時候,在煉金術領域裏的這種發展。這種醫療化學的提出與同時代的著名的哥白尼的革命,新教徒的改革,以及血液循環學說同時興起,這也許不足為奇,但卻影響深遠。
在醫學上,帕拉塞爾蘇斯提出一種人體本質上是一個化學係統的學說,這一新常說摒棄了以往人體健康由四種組織體液所決定的觀點。這個化學係統由煉金士的兩種元素即汞和硫同他自己所增加的第三種元素鹽所組成。在他看來,疾病可能是由於元素之間的不平衡引起,正象蓋侖派醫生們認為疾病是由於體液之間的失調所引起的一樣。帕拉塞爾蘇斯還指出平衡的恢複可以用礦物的藥物。例如,他給貧血的病人服用鐵鹽,因為鐵是同行星火星相聯係的,而血和鐵的戰神又同火星相聯係的。
疾病的行為具有一種高度的特殊性,這是帕拉塞爾蘇斯的學說的另一種觀點,同時該學說還認為每種疾病都有相應的化學療法。因此帕拉塞爾蘇斯反對舊時的含有許多成分的萬靈藥,而是主張服用單一的物質作為藥劑。這樣一個轉變促進了對於專科疾病的研究,並有助於把有益和有害的藥物加以區別。而複合的萬靈藥則難以作出這樣的區別,因為它中間的任何一個成分都可能是有益或者是有害的。
十七世紀前半葉,法國的冶金學者詹·雷伊(Jean Rey)是最早提出化學變化機械論學說的化學家之一。人們久已知道,金屬在空氣中加熱會增加重量並形成灰渣。為了說明這種現象,雷伊於公元1630年提出空氣具有重量並在加熱時被金屬吸收的說法。但他並沒有想到的這個過程是空氣與金屬的化學結合,而他卻把它看作是一種機械的混合,如同幹燥的東西因吸收水分而變得更沉重一樣。
雷伊認為,金屬重量的增加來自空氣,因為空氣與金屬灰互相混合,而附著在它的最小的微粒上麵。這正如將沙子倒入水中,在不斷的攪動下,水潤濕了沙並粘附在最小的沙粒上,使沙變得更沉重一樣。
公元1674約翰·梅奧所著的《醫學自然科學五論》綜述並擴充了以往人員的研究工作。梅奧認為呼吸和燃燒所不可缺少的空氣中的生命所需要的部分是由某種“氮-空氣微粒”組成的。這些微粒存在於硝石中,因為火藥沒有空氣也會燃燒。硝酸中含有這些微粒,因為銻用硝酸處理後或者在空氣中加熱時會產生相同的物質。在兩種情況下所得到的產物都比原來的銻為重,這種重量的增加是由於吸收了“氮——空氣微粒”的結果。在呼吸時,這種微粒也被血液所攝取,並且它能同血液中的一種不可燃燒的“硫的”微粒相結合而產生動物體熱。
梅奧還認為空氣不可能隻是兩種氣體的混合物,而是“氮——空氣微粒”同其他惰性微粒的混合物。他把空氣設想為一種元素物質,而“氮——空氣微粒”則附著在空氣的微粒上麵。空氣的微粒就像個小小的彈簧,而當“氮——空氣微粒”因燃燒或呼吸而從微粒上去掉之後,空氣微粒就喪失了某種彈性,體積因此縮小。梅奧的這一見解與現代關於氧的化學與生理作用的概念有所不同,但當時他卻曾預言過這個概念。
梅奧是個機械論哲學的信徒,所以在他看來,“氮——空氣微粒”的活動大部分是機械性的,而不發生特殊的化合作用。他認為,鐵的生鏽是由於“氮——空氣微粒”的機械摩擦所致,而肌肉的收縮則來自微粒在肌肉中的迅速運動,饑餓則是由於這些微粒壓迫胃壁所產生的痛覺。熱與光是“氮——空氣微粒”的迅速運動。就這樣,梅奧把他的“氮——空氣的靈氣或微粒子”的觀點提高到普遍元素的地位,如同煉金士與醫療化學家們的元素。
實際上,梅奧的許多觀點都與醫療化學學說的機械論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和醫療化學家們一樣,他認為自然界有三大基本元素,即氮——空氣的靈氣、硫和鹽,他的氮——空氣的靈氣代替了煉金士的汞。正像煉金士認為金屬是由汞與硫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一樣,梅奧也認為化學變化一般地說是由氮——空氣的靈氣與硫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他認為,氮——空氣的靈氣與硫相互間進行著持久的鬥爭,而萬物的一切變化都產生於相互鬥爭中,以及交替敗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