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從雨湖引來一股湖水,美化院落,使得這一座幽雅的宅院裏有花有水,生意盎然。不僅家裏就有清溪流水、花草繁茂,推開窗戶,還能看見碧綠清澈的雨湖,望見湖上飄滿的點點漁帆,聽到悠揚的漁歌和小鳥的鳴叫。李時珍引用《詩經》裏“考般在阿,碩人之過”(碩人為盛德之人,過為寬厚的意思)兩句詩的立意,在自己的門前題了“過碩館”三個大字。同時,給自己取了個別名叫“瀕湖山人”,借以抒發無官一身輕,專心致誌著書立說的抱負。
李言聞為了支持兒子完成重編《本草》的大業,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大量資料和撰寫的幾十卷著作,全交給了李時珍。老人還抱病與兒子一起探討醫學、藥學中的各類問題,審閱兒子的著作,他相信兒子能為李家給後世作出驚人貢獻。
李時珍精心照料父親,使父親的病開始好轉。在此時間裏,他完成了《瀕湖醫案》、《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藏圖經》、《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著作。這些著作都凝聚著李時珍父子之間的深情厚誼。比如,《瀕湖脈學》就是李時珍在父親《醫學八脈法》、《四診發明》的基礎上寫成的。
中醫的脈學,自《內經》開創以來,曆代都有論述。東漢張仲景對評脈的辨證論述,散見各篇,未成專著。兩晉王叔和著有脈經12卷,因時代久遠,散失太多,到《舊唐誌》隻留下兩卷。李時珍本著“涉獵群書,搜羅百代”的治學精神,除廣收經典外,還涉及上自太倉、啟玄、叔和之學,下至唐宋金元諸名流脈學著作達48家之多,在此基礎上刪繁就簡,寫成了集脈學著作大成的《瀕湖脈學》。第一次以27脈“歌訣”及“四言舉要”,解決了通俗切用的難題,並批判了《脈訣》的謬誤。
《瀕湖脈學》全書僅2萬多字,然而字字斟酌,深入淺出,句句通俗,且俗不傷雅。以脈論醫,明理切用,音韻協調,易讀易記,故風行天下成為後世脈學的指南。我們今天全國中醫院校的脈學教材,大多取材於這本經典著作。
在這個時期裏,李時珍還寫了《命門考》、《奇經八脈考》等著作。
與此同時,他對《內經》、《抱樸子》、《千金要方》等古籍,以及藥王廟中的針灸銅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明代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李言聞舊病複發,醫治無效去世。臨終前,他囑咐李時珍要克服困難,盡快地將《本草》重修好。
幾年以後,李時珍同哥哥李果珍一起,將父親與去世已久的母親張氏合葬在雨湖畔的蟹子地。至今,這座合葬墓還在美麗的雨湖之濱。
8.浪跡天涯為《本草》
明代中葉以後,講求實際,崇尚實踐,主張經世致用的社會思潮興起,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知行並進”的觀點,對李時珍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重修《本草》時,他就強調,本草雖曰“醫家藥品,其考釋性理,安吾儒格物之學”,他主張:“醫者貴在格物”。所謂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李時珍決定深入到窮山僻壤、荒山野地、販夫走卒、平民百姓中去實地考察,訪采四方,取得第一手資料。
父親逝世後,明代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李時珍時年47歲,開始了籌劃已久的“搜羅百世,訪采四方”之行。他帶著徒弟龐憲和次子建元出去作藥物查訪。龐憲曾患重病,經李時珍診治,無恙後拜李時珍為師。他為人忠厚老成,踏實肯幹,又聰慧伶俐,不僅醫學上長進快,而且藥學上也很有見識。李時珍因陪父治病,不能分身,龐憲常受李時珍之托,到各地采集許多藥物標本。次子建元,擅長繪畫,可以幫助李時珍現場繪製藥物標本圖樣。
他們三人結伴從蘄州出發,先到漢陽,然後取道襄河北上。他們有時搭船,有時乘車,有時徒步,有時雇毛驢騎著漫遊。三人每天行止不定,遇到藥物樣本多的地方,就細心考察,多采一段時間;沿途遇到病人,就停下給人看病,管治不收錢;遇到販夫、走卒,鈴醫,三三五五一起同行,可以提供單方、草藥、醫療信息的,就向他們請教,收集可以采錄的資料。因此,他們往往是走走停停,住宿也無一定,全隨考察需要而定。
有一次,李時珍三人乘坐一條漁船出去搜集資料,一位老漁夫聽說李時珍是郎中,就從魚簍中提起一條半大的鯉魚問李時珍:“郎中先生,你說說,這麼大的鯉魚能治什麼病?”李時珍謙虛地說:“我知道一些,但是不全。請大伯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