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第十五屆國際生理學會議時,巴甫洛夫已是八十六歲高齡了,而他是那樣的健康,精力又那麼的充沛,人們毫不懷疑他能活到一百歲。
然而,這位健康的老人並不是什麼病也沒得過。
那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戰爭破壞了城市裏的正常生活。街上堆滿了積雪,因為清潔工都上了前線。研究所路邊挖的壕溝也沒有填平。大家知道,咱們這位老教授是習慣步行的,而且走起路來健步如飛。
這次,年已67歲的巴甫洛夫隻得繞著走了。可又怕耽擱時間,他就從壕溝上直接跳了過去。可這次,巴甫洛夫踩到的泥土是鬆動的,他腳一滑,一下子跌進了壕溝。巴甫洛夫立時感到從大腿處傳來鑽心的疼痛,他簡直要昏過去了。四周看不到一個人,巴甫洛夫隻得咬咬牙,使勁用手撐住地麵,勉強爬上來,便再也動不了了。助手安列普恰好從此路過,趕緊跑過來,想扶巴甫洛夫起來。
“不行,我動不了。趕緊找輛車,送我回家。有可能已經骨折或脫臼了。”
謝拉菲瑪看到丈夫用藤椅抬著送回來,簡直嚇壞了。巴甫洛夫卻不顧痛疼,笑著對她說:
“不要緊的,一周後我就能和你們一起去跑步的。”
然而,情況遠比估計的要嚴重,奧佩利教授確診是胯股骨折。他什麼也沒有對巴甫洛夫說,但告訴謝拉菲瑪:骨折很嚴重,至少要臥床三個月,還會造成腿瘸。
病情略有好轉,巴甫洛夫就呆不住了。於是,在研究所的路上,人們便開始注意到那裏多了一個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可速度趕得上年輕人的老人的身影。
5.榮譽與待遇
1901年,赫爾辛基大學生理學教授蒂格什泰來到彼得堡。他訪問了這位嶄露頭角的有聲望的俄國人。蒂格什泰是諾貝爾獎金評委會的委員,但此次到訪純屬私人性質。在這裏看到的一切,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認為巴甫洛夫在營養生理學方麵出色的實驗是正確的。關於這一點,回國之後他親自寫信告訴了巴甫洛夫。
1904年春天,蒂格什泰又和另一位評委會委員約翰遜一起來到彼得堡,這次則是受到了官方的全權委托,前來審核巴甫洛夫的科研成果。但他們離開時,並沒有對巴甫洛夫有任何表示。
可俄國國內立即出現傳聞,說要授予巴甫洛夫諾貝爾獎金。僅憑傳聞,巴甫洛夫便順利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的院士。一位俄國的學者得到西方承認之後才在本國得到承認,這已不是第一次了。之後不久巴甫洛夫收到了蒂格什泰從赫爾辛基寄來的信,通知他的確有要授予他諾貝爾獎金這回事。
“說實話,這事太突然,我都有些吃驚。”巴甫洛夫一麵拆信一麵說,“我怎麼也沒想到得到這樣高的評價。”
謝拉菲瑪知道巴甫洛夫不喜歡爭名奪利,她也不再反駁他的話。不過,幾十年來的研究終於得到了權威性的認可,對他倆人來說,都是一件喜事。謝拉菲瑪衷心地為自己的丈夫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