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善莊(三十八)(2 / 2)

王星焰是在上次回老家的那一次跟三姐談這個話題的。上次王星焰回老家是料理父親的後事。王星焰這些年很少回去,隻有在父親去世這樣的時候才能回去。回去之後,料理完父親的喪事,並沒有立刻就走,所以還有點時間,就跟三姐談了他跟夏文偉的事。

那時候還沒有發生夏文偉被“叼”的事情,但是已經發生王星焰跟售樓小姐的事情,所以,那時候王星焰非常困惑,或者說是非常矛盾。一方麵,覺得自己對不起夏文偉,是他背叛了夏文偉,另一方麵,又覺得夏文偉對不起他,是夏文偉這些年一直欺騙了他,或者無意當中欺騙了他,讓他以為女人都是這樣的,都是這樣被動的,沒有激情的,和“酒精消毒”的。總之,當時王星焰的思想是混亂的,甚至是矛盾的,想找人談談。之所以跟三姐談,而不是跟哥哥和其他姐姐談,是因為三姐後來也上了大學,並且是和夏文偉一起上的大學,她們甚至可以算是同學。所以,王星焰和三姐雖然年齡有一定差距,但是溝通起來問題不大。

王星焰問三姐:到底什麼是愛?自己當初為什麼那麼愛“薇薇”?當初那麼愛,為什麼現在又沒有愛了?

三姐聽懂了,或許可能是聽懂了,至少是部分聽懂了,懂得他現在已經不愛夏文偉了,至少跟以前相比是不愛夏文偉了。聽懂了之後,三姐沒有直接回答王星焰的問題,而是跟他談父親。父親的喪事剛剛辦完,這個時候談父親比談王星焰跟夏文偉的感情更合乎情理。王星焰的幾個姐姐全部無一例外地嫁給了地道的工人。所謂地道的工人,就是不像夏文偉的父親夏老師那樣戴眼鏡的工人。姐姐們嫁給工人而不是嫁給幹部或知識分子,當然是父親的意思,因為當時父親有一個原則,婚姻自由,但是“自由”必須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對方必須成分好。那時候所謂的“成分好”就是出生窮,而且是越窮越好,比如中農不好下中農好,下中農不如貧農好,貧農不如雇農好,雇農不如工人好,工人不如要飯的好。當然,幾個姐姐隻能嫁給工人,而沒有嫁給要飯的。

三姐跟王星焰談父親,主要談父親的婚姻觀,談父親在子女婚姻問題上的態度對他們婚姻的影響。這麼談著,三姐當然有點怨情,但是總體上還是樂觀的。三姐說:“人是有定數的,一個人的感情也是有定數的。你是當初愛‘薇薇’愛得太多了,把愛都提前支付了,現在可能反而覺得沒有什麼可愛的了。我當初嫁給你姐夫的時候,一點也沒有愛他,但是我們現在生活得非常好,可能是直接進入親情,然後再由親情轉化為愛情,一種滯後的後情。你姐夫雖然是工人,但生活樂觀,身體好,知道疼人,我現在的感覺是,嫁給他比嫁給那些假正經的知識分子好多了。”

三姐特別說到了“身體好”,並且說到了“樂觀”、“疼人”、“假正經”這樣的字眼,不知道是不是暗指夫妻生活幸福。當時王星焰還沒有悟出,現在悟出了,悟出了之後,就知道夫妻生活和諧是構成美滿婚姻的重要因素。但是,偏偏他跟夏文偉之間從來就沒有和諧的夫妻生活!以前傻,不知道,現在知道了,是售樓小姐讓他知道的,後來丹丹又讓他進一步知道,而且是徹底地知道,既然是徹底地知道,那麼,還要繼續這樣維持下去嗎?或許,王星焰這時候應該跟夏文偉開誠布公地談一談這個問題,也許他跟夏文偉談了,能使夏文偉有所覺悟,但是,恰恰是這個問題,王星焰沒有辦法談。開不了口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原因,如果是全部原因,倒好辦了,當麵不好說,可以電話裏麵說,要是電話裏麵不好說,還可以寫出來,但是不是,不是不好說的問題,是不能說的問題。如果王星焰說了,比如在電話裏麵說了,或者是寫信說了,說夫妻之間不應該每次都用酒精棉球消毒,說女人也應該有激情,說夫妻之間的事情是雙方共同愉悅的事情,那麼,夏文偉問他是怎麼知道的?誰對他說的?他是不是跟別人做過?王星焰該怎麼回答?肯定是沒有辦法回答。既然沒有辦法回答,那麼,隻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幹脆不說了。

王星焰就這樣一句話也沒有說地把夏文偉送上了飛往北京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