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特公司上海分部向李東推薦了兩個項目。第一項目是仿生表麵處理技術,具體地說是仿荷葉的功能對汽車表麵進行處理,這樣,汽車表麵基本上就不沾灰,不僅漂亮,而且每年可以節約大量的洗車用水。第二個項目是汽油替代技術,具體地說就是用工業酒精替代汽油作為汽車的燃料,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汽車對地球環境的汙染,而且還能夠緩解世界能源緊張的局麵,並且成本較低。兩個項目都是高科技項目,都是節能和環保項目,都是關係到人類環境和人類生存的大項目,但是,李東隻能從中取一個。李東沒了主意,跟王星焰商量。
王星焰發現老外做事情確實認真,文件做得相當漂亮,不僅有中文的,而且還有英文的。李東到底是加拿大國籍,也學著老外的認真勁,把兩種文本的文件都給了王星焰,不知道是考慮王星焰既能看中文,又能看英文,還是考慮王星焰的中文不過關,英文也不過關,需要將兩個文本對照起來才能看明白。
最後,王星焰看明白了。知道這兩個項目在技術上都沒有問題,而且跟傳統技術比較起來,都有新的突破。比如仿生表麵處理技術,就是對噴塗技術的突破。現代噴塗技術的要點是光潔,但是仿生技術不是,仿生技術把汽車表麵處理成一種複雜的凹凸不平的表麵,就是荷葉那樣的表麵,荷葉那樣的表麵不沾水,不沾灰,如果所有的汽車表麵全部采用了這項新技術,那麼,世界上所有的洗車廠和機車美容店都可以關門了,一年得節約多少水?考慮到現在世界淡水資源的緊張局麵,這項技術的先進性是不容置疑的。
“不行。”王星焰說。
“不行?”李東問。
“不行。”王星焰說。說得非常肯定。
“哪方麵不行?”李東問。
“主要是經濟上不行,”王星焰說,“環境保護是全球性的大問題,但正因為是全球性的大問題,就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情,所以具體到每一個車主,他就不會太在意這個問題。對每一個具體的買車人來說,他主要還是關心汽車的價格和性能,至於是不是環保,隻能在同等條件下最多是價格性能相差不是很大的情況下才會考慮。照你這個報告,在同等的性能條件下,車子為了環保而讓車主多花差不多一萬元人民幣,不現實。”
李東不服氣,說:“正因為是全球性的大問題,所以才需要地球上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作為一個具體的車主,怎麼會不在意這個問題呢?我馬上就要買車,如果有這種環保型的車賣,我寧可多花一萬元人民幣。”
王星焰看著李東,沒有說話,因為他不知道該從哪裏說,或者說他不知道李東是聰明過分呢還是天真過分。
但是還是要說,王星焰說:“美國退出京都協議你知道吧?”
這下該李東不說話了。美國退出京都協議的事情他當然知道,正因為知道,所以他才不說話了。
既然李東沒有話說了,那麼,王星焰就有話說。王星焰說:“美國號稱世界上最發達、最文明、最民主、最有資格充當世界警察的國家,居然公然置地球環境不顧,退出旨在保護地球大氣環境的京都協議,你怎麼能要求中國的一個普通小老百姓主動承擔世界環境保護的義務呢?其實,世界環境保護是大家的事情,既然是大家的事情,那麼,在某種情況下就等於是無主的事情,說起來誰都應該管的事情,往往就會變成誰也不管的事情。比如我們國家以前的一切資產都是全民所有,正因為是全民所有,那麼,就誰也不心疼,什麼保值增值都隻能是一句口號。在這個口號的背後,是國有資產也就是全民資產的大量流失。”
說到這裏,王星焰戛然停止,意識到自己扯遠了。
“那麼,用工業酒精取代汽油項目呢?”李東問。李東這樣問,就是基本上已經認可王星焰的觀點,承認仿生表麵處理項目不能上了,至少暫時不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