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善莊(三十九)(2 / 3)

“這個項目倒可行一些,”王星焰說,“首先技術上並不複雜,技術的要點是防止酒精揮發,它這裏從儲存方式和加液麵覆蓋兩個方麵著手,基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如果在工業酒精內再加入一種添加劑,使液態酒精在常溫下的揮發性降低,會更好。關鍵是現在國家對汽車尾氣排放抓得比較緊,像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大城市,估計很快就要強製性要求達到歐洲二號標準,如果那樣,加上工業酒精的價格並不比汽油貴,這個技術推廣起來應該是可行的。”

王星焰這樣一說,李東笑了,是那種開心的笑。

李東說:“從我這邊考慮,還是環保,而且是大環保。從大環保考慮,地球上的石油隻能再開采五十年,難道真要在我們這一代把地球上的石油消耗幹淨?我總是認為,石油作為燃料是一種極大浪費,是地球財富的極大浪費。要多少億年才能形成石油呀,就這樣燒掉?而酒精則不一樣,酒精是糧食做的,燒糧食聽起來可惜,但是從理性的角度看,糧食的生產周期往往是一個季節,也就是半年時間吧,而且糧食又不能長期儲存,大量生產之後,不如轉化成酒精燒掉,把石油省下來。石油跟糧食不一樣,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永遠不可能再生的,所以,最好就暫時把它放在原處不要動,等到將來發現更大的用途了,再去開采。”

王星焰沒有想到李東把問題想得這麼深,比美國總統考慮得都深。

“行,”王星焰說,“既然你這麼想,那麼也無所謂成功與失敗,當然可以上這個項目。不過,我估計一開始肯定是負效益。”

“為什麼這麼說?”李東問。

“不是技術問題,”王星焰說,“甚至也不是經濟問題,關鍵是推廣應用。即便技術上沒有一點問題,價格上也沒有問題,推廣起來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

“你的意思是觀念問題?”李東問。

“也不是,”王星焰說,“關鍵是服務。比如維修服務和‘加酒站’服務。現在燒汽油,這方麵的服務已經相當完善,到處都是加油站,而如果推廣燒酒精,那麼,是不是到處建‘加酒店’?誰來建?如果是你自己建設,建設多少?要花多少錢?比如你自己開這種車,如果開到半路酒精燒完了怎麼辦?遠的不說,就說從深圳到廣州吧,你說要建設幾個‘加酒站’?”

李東一聽,心中暗暗佩服,佩服王星焰考慮問題比較實際。

“那你的意思是這個項目也不能搞了?”李東問。問話的聲音中明顯帶有焦急的腔調。

“那也不是,”王星焰說,“中國的事情,隻要政府支持就能搞成。”

“怎麼支持?”李東問。不恥下問。

王星焰又想了想,說:“比如環保補貼。”

“環保補貼?”李東問。

“我是說假如,”王星焰說,“假如國家有一項環保補貼,一方麵投資建設環保‘加酒站’,另一方麵對燒酒精的車主給予一定的補貼。或者倒過來,不給補貼,但是對燒汽油的汽車給予高額征稅,也能起到引導作用。”

雖然王星焰非常明確地強調這隻是一種“假設”,但是李東卻把它當真事來辦。

李東找到了深圳市經濟發展局,詢問有關“環保補貼”和政府建設“加酒站”的可能性。經濟發展局的公務人員對李東也有所耳聞,特別是深圳衛星電視開播後,李東幾乎成了明星,經常在《品茶論道》節目中任嘉賓,所以大家基本上都認識他了,既然認識了,並且知道他的“海歸”身份,所以對他特別熱情。聽了李東的敘述之後,經濟發展局的公務人員也被李東憂國憂民地球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一定認真研究,並保證在規定的七個工作日之內給予他正式的答複。果然,規定的期限一到,答複下來了。答複是:關於“環保補貼”,暫時沒有;關於由政府出資建設“加酒站”,暫時不可行,因為現在“酒車”還沒有上路,現在暫時還考慮不到這個問題。但是,鑒於加和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項目屬於明顯的環保高科技項目,所以,市裏按政策可以給予適當的支持,支持方式是可以申請科技三項基金,另外,也可以申請貼息貸款,並申請把這個項目列為深圳市2006年重大建設項目,如果立項成功,將享受更加優惠的扶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