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玉衣
這張紙上的畫麵就是當日我和陳飛在視頻聊天的時候陳飛向我展示的那張,祖孫四代尋找了七八十年的寶物終於被陳飛看到了,難怪他見到靈魂掛件之後會如此緊張。然而正是因為這件寶物的出現,間接的導致了陳飛的死亡。
我握著這張紙片,想起陳飛的慘死,雙手開始顫抖了起來。
韓娟走了過來,看了看陳敬齋寫的那段話,笑著對我說道:“陳鵬的父親也應該看到過這張紙片,如果你用靈魂掛件和他交換,這滿屋子的寶貝就是你的了。”
雖然我們有約在先,除《還魂寶卷》之外,這裏的任何東西都不得帶出去。但是我還是把這張紙片疊起來,重新夾在《德林手劄》裏麵,放進了自己的口袋。“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寧願陳飛沒有看到過靈魂掛件,或者我一見到靈魂掛件的時候就把它打碎。”
我們繼續尋找,在淩晨四點的時候我們打開了最後一個小盒子,裏麵裝的是一件玉圭,依然不是《還魂寶卷》。
竇鯤坐在一個大寶箱上,滿臉失望的問我:“林先生,這裏還有沒有其他保險庫?”
“據我所知,隻有這一個。”我說道:“搜查一下其它房間把,也許《還魂寶卷》在別的地方。”
“隻能如此了。”竇鯤點點頭:“你和韓小姐搜索一樓,我搜索二樓,竇武搜索三樓,隻要是看到可疑的東西,就立刻拿給我看。”
然而,我們把陳飛的三層小樓翻了個底朝天,卻依然沒有找到《還魂寶卷》的影子。此刻已經是淩晨五點五十分,街麵上已經有了行人,賣早點的小商販在高聲吆喝著。我們重新回到一樓聚齊,看看外麵已經放亮的天空,我們知道已經不能離開這裏了。
為了搜索陳飛的老宅,我們的確做了不少工作,各種工具準備的一應俱全。可是,我們唯獨沒有想到預備食物。經過一整夜的忙碌,我們四個都餓了。然而我們都知道,饑餓才剛剛開始,要想離開這裏,隻能等到今天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
為了節省體力,我們聚集到陳飛的客廳中,決定暫時休息一個小時,然後再開始第二輪尋找。
突然,隔壁傳來一聲女人的尖叫聲:“歡歡,你這是怎麼了!”緊接著男人的叫罵聲,女人的哭泣聲響成一片。
我們相視微笑——被竇武打死的狼狗的屍體,終於被人發現了。
因為又累又餓,大家都躺在沙發上不想動彈。我百無聊賴,又拿出陳德林的《德林手劄》繼續觀看。
“一九八九年六月九日,餘病體加重,自覺將不久於人世,然先父臨終托付之事仍未辦到,每念之,痛徹心肺。次子愚鈍懶惰,恐不遵祖宗教誨,然孫兒陳飛雖年幼,卻聰慧過人,尋回寶物之望,隻能寄托孫兒辦理了。又及,寶庫改造工程結束,寶卷圖案刻於庫中,當可保千年不朽矣。”
我一下子跳了起來,激動地說道:“竇老爺子,快看。‘寶卷圖案刻於庫中’,《還魂寶卷》是刻在地下寶庫中的!”
這一個重大發現,立刻讓大家激動不已,一個個爭前恐後的跑進地下倉庫中,在牆壁上尋找了起來。然而尋找的結果依然是令人大失所望。整個地下倉庫的四麵牆壁都是光滑如鏡的大理石結構,不要說刻畫什麼圖案文字,就連一個頭發絲粗細的劃痕都找不到。
“寶卷圖案刻於庫中,寶卷圖案刻於庫中。”竇鯤不斷地念叨著這句話,臉上的表情極為焦急:“最初的《還魂寶卷》是畫在羊皮上的,我們竇家的先祖每隔百年更換一次抄本。宋代以後改用紙張,每隔四十年更換一次抄本。陳德林一定是擔心手抄本腐爛損壞,才想出刻在寶庫中的想法,這樣可以一勞永逸,保千年不朽。可是,在那裏啊……”
竇鯤越想越著急,突然用力在身邊的一個木架上拍了一下。“啪”的一聲,巨大的聲響在地下室轟鳴,我感覺到整間地下室都在顫抖。我簡直驚呆了,竇鯤這個幹瘦的老頭子雖然在我眼裏是一個絕世高手,但是我卻沒想到他的功夫竟然如此深湛,簡直就像傳說中的鐵砂掌再世一樣。
震驚的不僅僅是我,還包括韓娟和竇武。他們兩個都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一步,驚駭的看著竇鯤。韓娟感到驚駭可以理解,因為她和我一樣對竇鯤不甚了解。但是竇武是竇鯤的兒子,他怎麼也這副表情呢?
我抬頭看竇鯤,隻見竇鯤正舉著自己的右手,也是滿臉驚駭之色。看竇鯤的樣子,似乎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掌居然能起到這樣的效果。
“竇老爺子,快閃開!”韓娟突然大喊。
竇鯤聞言,立刻一個箭步跳出三米多遠,離開原來站立的地方。一陣吱吱嘎嘎的聲音傳來,竇鯤剛才所立位置的兩塊地板竟然升了上來。
地下寶庫的地板,全部用大理石鋪就,每塊地板長和寬各一米。因為大理石光滑平整,連接的部分非常均勻,因此一直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在昨天晚上,竇氏父子也曾經用儀器探測過其中幾十塊地板,發現下麵全部是實的。沒想到,在沒有探測過的地板中,竟然藏有玄機。
剛才的地麵震動,並非是竇鯤武藝高強,掌力沉厚。而是因為他的一掌,碰巧擊中了某個開關,埋藏在地下的動力裝置發動所致。
我們四個人秉住呼吸,八隻眼睛目不轉睛的盯著那兩塊逐漸升高的大理石地板,心仿佛要跳到嗓子眼裏來了。毋庸置疑,在隱藏得如此隱秘的機關中,一定藏有一個重大的秘密,即便不是《還魂寶卷》,也一定是比我們察看的三千多件玉器貴重得多的寶貝。
地板越升越高,上升到大約一米左右的時候停了下來,我們詫異的發現,升上來的竟然是一塊長條形的大理石。這塊大理石高一米,寬一米,長兩米,方方正正,如同一具石頭棺材。
棺材?我們彼此相望,紛紛猜測棺材裏麵是什麼東西?是還魂寶卷,還是金銀珠寶,或者是一具死人的屍骨?
“竇武,打開它。”竇鯤命令竇武,同時對我和韓娟擺了擺手,讓我們離開石棺遠一點。
我知道竇鯤是一番好意,相傳這種神秘東西的內部,都會安裝有防盜裝置,如果貿然打開,會有生命危險。於是我和韓娟對望了一眼,一同退到寶庫的門口。
竇武圍著石棺轉了一圈,用手掌在上麵敲擊了幾下,聽了聽裏麵的聲音,然後對竇鯤點了點頭。竇武從背包裏拿出一個奇怪的工具,長方形,高度大約三十公分,頂端有兩根折疊在一起的金屬杆。
竇武把長方形的工具緊貼在石棺上,把那兩根折疊在一起的金屬杆打開,上麵的一根成四十五度角頂在石棺的一塊大理石館蓋上。竇武安裝好工具之後,撥動了一下方形工具上的一個按鈕,然後迅速撤退,藏在一個木架後麵。我聽見,在那個方形工具裏麵傳來一陣齒輪轉動的聲音。
“砰”的一聲,折疊在一起的兩根金屬杆突然伸直,把一塊大理石地板掀起一米多高,從石棺上翻了下來。
我們各自躲在角落裏靜靜地等待了四五分鍾,確信石棺內不會有什麼機關暗器發動,才慢慢抬起頭。竇武第一個走過去,一看之下神色大變,竟然驚呼了起來。
“金縷玉衣,是金縷玉衣!”
竇鯤,韓娟和我立刻跑了過去,往石棺裏麵一看,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金縷玉衣,果然是一幅完整的金縷玉衣!
中國是一個崇尚玉的國度,中國人是崇尚玉的民族,千百年來,玉一直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征。中國人認為,玉可以令身體不朽,可以讓靈魂不滅。因此在漢代以前,帝王們有身穿玉衣入葬的習俗。在滿城漢墓中,中山靖王劉勝和他的妻子竇綰就各自穿著一套金縷玉衣。每一套玉衣用金線上千克,玉片數千片製成。一直到東漢後期,因為用金縷玉衣入葬過於勞民傷財,這一習俗才逐漸被廢棄。
看到了陳飛寶庫中的玉器收藏,我曾經為之驚歎乍舌過,但是我做夢都不會想到,陳飛的祖先竟然還盜取過一套金縷玉衣!即便是一套殘破不全的金縷玉衣,也是國家一級文物啊,何況在石棺內的金縷玉衣是一套完完整整,毫無傷殘的呢?
竇鯤和我們一樣,開始的時候很震驚,但是當他拿著一個放大鏡仔細查看了一番之後,卻突然笑了,搖搖頭說到:“我說這套玉衣的金線怎麼會如此明亮,原來這是一套仿製品啊。從玉片和金線的材質來判斷,這套東西的製造年限頂多三四十年。它是利用現代工藝,仿照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製造的。”
和靈魂的對話
原來是一件贗品,我不由釋然。畢竟傾整個國家之力,曆時上百年,挖遍全國各地的漢墓,才找到幾套金縷玉衣。如果這裏再出現一套,絕對會成為本年度最轟動的考古發現。
既然是一件贗品,它的價值就不會很高,可是陳飛為什麼把它藏得如此隱秘呢?
我仔細觀察這套金縷玉衣,發現它果然和滿城漢墓中的那套金縷玉衣一模一樣(其實漢墓中展出的金縷玉衣也是一套仿製品)。金縷玉衣是成殮屍體的東西,裏麵必須有一具體形相符的屍體或者其他填充物才會飽滿起來,否則裏麵中空,玉衣會很扁。透過這套金縷玉衣玉片中間的縫隙,我看到裏麵的填充物竟然是海綿,這更加印證了竇鯤的判斷,這是一件贗品。
雖然是一件贗品,但是用數千塊玉片,將近一公斤重的黃金製造而成,其所耗費的時間和金錢也是巨大的。我以欣賞工藝品的眼光去看這套用現代工藝製造的金縷玉衣,依然可以從中感受到我們先人的聰明和智慧。看著看著,我有了一個發現,在數千塊瑩潤的玉片當中,有一片玉片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它更明亮一些,也更光滑一些。
我伸出右手,去觸摸這片特別的玉片,想要感受一下它的清涼。當我的手指按到這片玉片上的時候,奇異的事情發生了,這片玉片竟然發射出一股橘紅色的光芒來。我嚇了一跳,慌忙收回右手。待到我定睛看時,不由得啞然失笑,原來這並不是一塊玉片,而是一個造型奇異的燈泡。
我自嘲道:“這一定是陳飛的惡作劇,他偷了他爺爺的一片玉,用一個燈泡來濫竽充數。”
我說完這句話,等著別人的反應。可是我等了四五秒鍾,卻沒有聽到任何聲音。我抬起頭看其他人,卻發現三個人都仰著脖子,在看天花板。竇武和韓娟的臉上帶著迷茫的神色,而竇鯤的臉上則帶著一種激動無比的狂喜。
我立刻也往上看。原來這股紅色的光並非一般的燈光,它照到天花板上之後,竟然形成了兩行文字和一幅圖案。那兩行文字使用的是一種很古老的,我看不懂。可是那幅圖案我卻認識,那就是中山靖王墓的平麵圖。
“找到了,我終於找到了,哈哈哈……”竇鯤哈哈大笑:“我終於找到《還魂寶卷》了!”
“還魂寶卷?”我心中一驚:“竇老爺子,那不是還魂寶卷,那是中山靖王墓的平麵圖。”
“入王墓寢室,衣玉衣而臥,頭枕祭壇,溺斃犧牲,王魂歸來兮。”竇鯤一字一句的念著:“這就是《還魂寶卷》的內容啊!讓靖王複活的方法就是,進入中山靖王墓的後室,穿著金縷玉衣仰臥,頭枕還魂祭壇,把犧牲者活活掐死就可以了。”
中山靖王的墓穴規模宏大,從入口處開始是甬道,南北耳室,中室和後室。這些結構分別代表的是中山靖王的車馬圈,酒窖,會見賓客的大廳以及睡覺的臥室。“入王墓寢室,衣玉衣而臥。”這樣的場景,就如同中山靖王在睡覺,他一直睡了幾千年,當他醒來的時候,靈魂進入犧牲者的身體,於是複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