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堯率軍於22日開進平江,宣布“三天不封刀”,縱兵搶掠,三天後才布告安民,布告雖然出了,燒殺搶掠照舊公行。
胡惟德顫抖著手把電報紙放在茶幾上,很勉強地收斂了驚訝、憤怒、擔憂諸般情緒,強作平靜地說:“這恐怕是洋人造謠。”
“馨公無需自欺,張敬堯此人,石鏗非常了解,他做得出這種事情來!世炯,請參謀長和機要處長來。”等周若衡離開後,石鏗說:“馨公,石鏗身為軍人,以張敬堯這種敗類為恥,決意出兵幹涉此次南北戰爭,懲治屠戮百姓的第七師。國內的局麵反正已經亂了,石鏗不介意再亂一些。”
“你,你要撤軍回國?”
“不,不用遠征軍,而是從四川出兵兩湖,隔離南北兩軍,還湘省百姓以和平。”
胡惟德鬆了一口氣,遠征軍不能眼見功成在即卻半途而廢。
“萬一惹惱了中央,中央另調他人前來接掌遠征軍,又如何?”
石鏗頗自負地微笑道:“馨公無需多慮,這支遠征軍除了石鏗之外,無人指揮得動,中央不會自討沒趣。隻是,此番由四川出兵之後,石鏗與段總理的政見衝突就會公開化,遠征軍身在異鄉,還望馨公多多出力襄助。”
這年輕人……究竟在想什麼?從馮玉祥處得知石鏗的大略經曆中,曾經是護****名將,也是蔡鍔衣缽傳人,又是段祺瑞親信大將,還親率遠征軍為國而戰,此時以內戰、對日借款和平江慘案等事與段祺瑞決裂,出自何意?難道他真如其師蔡鬆公那般是真正的國家軍人?倘如此,此番其麾下出川平息戰火,倒也是百姓之福,國家之幸,當然需要大力相助了!
蔣方震和肖立匆匆趕來,看過電報之後都憤恨難當。
“我已經絕望了。”石鏗冷冷地說道:“原本指望段總理能夠維係國內政局穩定到歐戰結束,配合遠征軍為國家謀取利益,而後再回師解決國內割據問題。此事是我想得太簡單了,總以為他是一代雄霸,卻不料他還是一個受督軍團掣肘的鼠目寸光之輩!他的統一之戰是錯的,第一,錯在時機不對;第二,錯在用人不對,他的統一即便達成,借戰爭壯大後的督軍團更難控製,軍閥割據的現象會更加嚴重。因此,此次南北之戰必須加以阻止。我意已決,擬電。”
“是!”肖立打開公文包取出紙筆。
“中國遠征軍總司令石鏗拜請廣州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孫先生勳鑒。民國對德奧宣戰,其利早已書信言明,得先生和國民黨內仁人誌士之助,遠征軍順利籌組開拔,在法建功。然遠征在外,幹戈於內,段內閣秘密商借日款,以參戰名義編練用於內戰之軍隊,更有不法軍人張敬堯者,縱兵禍民,為害三湘。遠征軍將士身在異國,心係祖國,實不忍見內戰連連,國本不固而遠征軍之流血白費。為平息戰亂,穩定國內政局,方思由川南出兵兩湖,隔離南北兩軍,恢複國內和平。然雲南唐繼堯、貴州劉顯世者,對川省虎視狼顧,又不能坐視南北之戰火繼續蔓延,唯有呈請大元帥聯絡唐、劉,說明情由,與我軍共同出兵兩湖,維護和平。如此,則川省出兵可心安,西南之軍合力幹涉內戰,成功也較有望。石鏗此議妥否,望速速回告。”
待肖立記錄完畢後,石鏗又道:“第二份,以遠征軍的名義給中央政府以最後通牒。第一,要求中央立即收束軍事,即時展開南北和談。如若不成,遠征軍將向南方軍政府大元帥宣誓效忠,如協約國家幹涉,遠征軍將協商以南方海軍為護航,離法歸國,加入南方軍作戰序列北伐肇亂之北洋派各省督軍。第二,懲辦平江慘案禍首張敬堯,北軍撤退至湖北,南軍退至衡陽以南,桂軍必須全部撤出湘省,衡陽—長沙—嶽州中間地帶由中央陸軍第21師、第14師、第4混成旅、川江水警總隊各出一部兵力駐防。如張敬堯不得應有之嚴懲,中央陸軍第14、21、22、23師將以武力擊破第7師,組織臨時軍事法庭懲辦張敬堯。如中央阻擾我部的正義行動,遠征軍和駐川各部將宣布獨立,或與南方軍政府合作。如桂軍拒不撤離湘省,我部將堅決出兵驅逐之。”
“第三份,給瀘州的董將軍。”石鏗皺眉思忖良久,才說:“速辦三件事,第一,與唐繼堯秘密接洽川滇聯軍出兵湖南,幹涉內戰。第二,加快部隊擴編整訓,並向夔—萬集結,隨時準備以安湘軍的名義出兵兩湖。第三,以四川陸軍檢閱使署和瀘永特區專署的名義,邀請廣州孫先生派人前往四川,協助四川經濟建設。另,國內之事以董將軍的判斷為基準,是否先行聯名通電施加壓力,請董斟酌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