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安湘軍出川】(3 / 3)

“小扇子獻了毒計,他日凱旋,人械分船裝運。”

董鴻勳聞言打了了寒顫,麵色頓時沉凝起來。

陳宦說:“所以要盡快動手,目的有三:第一,立威;第二,廓清局麵,尋找盟友;第三,打通長江航道。其中第二和第三乃是緊密相關的,李純、王占元、陳光遠三督擁護大總統,反對內戰的。如今,他們認為遠征軍和四川是擁護段總理的,雖然忌憚於遠征軍和川軍實力不敢輕易查扣船隻,斷絕交通,卻始終是一大隱患。當川軍表明立場之後,直係長江三督得遠征軍和川軍奧援,必然聲勢大漲,則能給予中央以強大壓力。一句話,通電反對內戰並出兵隔離南北兩軍,其實質就是石鐵戈和馮華甫達成同盟,共抗段政府。有此聲勢,和平自然實現,而長江航道也就暢通無阻了。若能趁機控製湖南和吳光新據守的鄂西,豈不更好?”

“如此……”董鴻勳皺眉道:“得罪段總理太甚,恐怕政府會在外交方麵給遠征軍穿小鞋、下套子,而且,終未解決段總理對遠征軍的人械分離之策。”

靳雲鵬“嘿嘿”一笑,卻未出聲。

陳宦頓足道:“哎呀!屆時石係與直係聯為一體,政局自然刷新,哪裏還有什麼人械分離、穿小鞋之事呢?再說了,曹仲珊、吳子玉與鐵戈素來連成一氣,這一次擁段出兵,無非是看在日本借款和軍火,以及出兵作戰就可以截留地方稅收之利,以擴大自身實力而已。如今軍費、軍火、地方稅收都拿到了,賺得個盆滿缽滿,哪裏還有繼續跟南方死戰的道理?更何況是咱們呢?第三師一去,則段政府的此次南征自然破產,政局因此刷新也在意料之中!”

楊森插話道:“罅隙已生,衝突在即,後發則受製於人,我們不能不動!再說,老總也授全權予將軍,應當機立斷。”

董鴻勳沉吟良久,沉聲道:“那……就征求一個聯名通電吧!”

1918年4月5日,四川陸軍檢閱使董鴻勳、四川督軍劉存厚、軍務會辦羅佩金、雲南督軍唐繼堯、貴州督軍劉顯世聯名在川、滇、黔中央各部及地方駐軍各部將領共計六十七人,以對日秘密借款、內戰之害、政府偏袒張敬堯等理由通電全國,組建安湘軍即日開拔出川,隔離南、北兩軍,以利實現停火談判。

北京政府當即作出反應,撤銷前日給張敬堯和第七師的嘉獎令,要求安湘軍就地駐防,派出代表前往上海主持召開南北停戰談判。

4月6日,廣州軍政府大元帥孫中山發表電文,盛讚遠征軍在歐建功和安湘軍反對內戰、平息戰火之舉。同日,鄂西北黎天才、石星川,豫西南王天縱、鄂西南藍天蔚等部通電響應,表示率部加入安湘軍,接受董鴻勳指揮。在漢口的曹錕也電報北京,推辭兩湖巡閱使之職,表示直軍久戰疲憊,思鄉情切,官兵皆欲返回直隸。

4月7日,長江上遊警備司令部總司令吳光新通電全國,表示所部不介入軍事衝突,靜候國府解決政治問題。當日,兩條川江水警總隊快艇護送運兵商船進據巴東,與藍天蔚所部會合。

湖南百姓見有了靠山,以前任督軍譚延闓為首通電全國,曆數以張敬堯為首的第七師在湖南犯下的暴行,要求中央政府立即懲辦禍首,為民昭雪,並邀請安湘軍總司令熊克武盡快率部進入湖南,安定社會。

4月11日,熊克武率一個混成團與北洋軍第三師所部順利換防,進駐嶽州。同日,段祺瑞派徐樹錚沿京漢路南下撫慰各軍,並通電宣布自己將擇日南巡,勘察湖南兵災、解決軍政問題,要求各方立即收束軍事,不得擅啟戰端。實際上,奉軍首領張作霖卻接到段祺瑞電令,其麾下的27師、28師、29師主力秘密動員、準備大舉入關,以抗衡異軍突起的安湘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