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的不是我們能夠提供多少炮火支援。”石鏗對炮指的準備工作是非常滿意的,卻希望****蕃和楊必顯以及麵前的中尉參謀能夠做得更好,特別是壓製炮兵的使用思想上能夠再進一步。他提高聲量向作戰室裏的參謀群喊道:“炮參都來一下!”
劉長鳴帶著八名炮兵參謀軍官圍攏過來。
“三個課題需要在本次戰役中打出典型戰例,即炮火反突擊準備,反徐進彈幕和重炮對抗。”石鏗把地下室的作戰處當成了課堂。“如今,德軍重炮兵已經掌握按照地圖不經試射就發起炮火準備的戰術,我軍炮火反突擊準備的第一要領是隱藏、保護好我方炮群,在敵軍重炮兵炮火準備的後期,從其彈著點改變觀察打擊重點對象的轉變,前沿火力支撐點、指揮部、屯兵所到後備兵力進入陣地的線路阻斷,從而推算出其炮火準備大致於何時轉入彈幕徐進。我軍炮火反突擊準備的契機就是敵軍炮火準備轉入徐進彈幕的瞬間,此時,德軍步兵剛好開始跳出塹壕展開彈幕隨進隊列,突然的炮火反突擊準備能夠收獲最大限度的戰果,打亂敵軍的進攻步驟,使德軍的彈幕徐進和跟隨步兵之間出現脫節,為我軍隱蔽在坑道和掩蔽部內的步兵重新占領陣地爭取時間。”
參謀部的軍官們能夠抓住這個無比寶貴的學習機會,記錄、思考、提問,在形成自己的東西之後再去修正既定計劃。
“反徐進彈幕的要點。”等參謀軍官們記錄完畢看向自己後,石鏗又道:“按照炮群的一般分工,重炮很少參與徐進彈幕射擊,擔任徐進彈幕射擊的是75—110mm左右的輕炮、中等口徑火炮,射程在7000米左右。也就是說,我軍重炮兵能夠根據戰區地形和敵軍徐進彈幕形成的方位、炮彈落點的組織特征、敵軍火炮最佳放列陣地可能的方位,特別是一些大角度地域被徐進彈幕覆蓋的症候,估計敵軍火炮的大致彈道,綜合推算出敵軍徐進彈幕炮群的主要配置方位,利用重炮兵予以TOT戰法打擊,這是對徐進彈幕進攻的敵炮兵戰法。對敵隨進步兵則簡單了許多,在敵徐進彈幕後方組織一層反向彈幕即可。我軍的團屬120迫擊炮和反斜麵大角度布置的105榴彈炮正好執行此項任務。”
“上將軍,如果敵重榴彈炮部隊對我反斜麵遂行炮擊……”
“笨蛋!”石鏗橫眉冷對提問的參謀軍官道:“明天你給我下到訓練司令部屬下去當個榴炮連副連長!好好看一看,一門最大仰角為45°的重型榴彈炮如何讓炮彈落到50°以上的反斜麵?唯一的辦法是用最大仰角、最少裝藥發射,最少裝藥發射的結果首先是射程的縮短,發射陣地必須前移!反斜麵上的高地是誰在駐守?我們的炮兵前觀都死光了嗎?他們就算看不到敵軍前移的重炮,還有航空兵呢!”
可憐的參謀一句話不慎就被捋下部隊,可見總司令的作戰參謀不是誰都能當好的!沒有在基層連隊幹過,沒有對武器和戰術的一定了解,絕對無法勝任總部作戰參謀的工作。
劉長鳴伸手在那名參謀背後輕輕拍了拍,示意他下去以後好好幹,指不定哪天又被基層部隊給推薦上來呢?
石鏗的授課繼續:“重炮對抗是一門謀略的較量,也是炮火反突擊準備和反徐進彈幕之後必然發生的較量。可以說,交戰雙方如果都有強勢的炮兵,那重炮較量將不可避免!也可以說,哪一方的重炮兵贏得了重炮較量,哪一方就能贏得戰役的勝利。在反炮火突擊準備期間,我軍將暴露一部分重炮陣地方位,必然招致敵軍的重炮覆蓋,因此,我軍155榴彈炮團都強調快打快撤的戰術原則,以增加在重炮對抗中的存活率和反擊有效率。重炮開火陣位、開火時機、射擊時間長短、後備陣地的和轉移手段的準備,以及前觀、空觀、通訊聯絡、彈藥輜重隊的補充途徑……等等一係列的工作細節都要詳加考慮進去,成為決戰謀略的一部分。隱多示少保存最大限度的打擊力量、隱真示假誘敵先行開火暴露陣地、快速推算射擊諸元集火打擊敵軍,這些戰術動作比拚的雙方炮指的指揮能力和主官的耐心、決心和信心!”
參謀們埋頭記錄完畢後,已經不見了總司令的蹤影。(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