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增兵請求】(2 / 3)

帶著十七名弟兄和未來加入重機槍連的弟兄活下去,回到祖國,回到他們的娘親懷抱裏,這就是責任、榮譽。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活著就是勝利,想辦法活著,就是想辦法殺死敵人!道理如此簡單,記者還問個啥呢?

“楊益川,回答問題。”政教中尉催促了一句,又補充道:“你們的事跡將被全國四萬萬同胞看到。”

“我……不想死,所以就活下來了。”

譚炎笑了,笑得有些苦澀。他知道中士說的是大實話,一場戰鬥下來,激蕩的熱血就會冷卻,殺敵立功的心思就會被拋到九霄雲外,活下去的念頭將成為官兵們思維的主宰。66高地的第一次反衝擊,11團三營的一名排長率部俘虜了十九名德軍後,對記者說:“我和弟兄們都想活著回去,我告訴他們,也告訴我自己,咱們是中國遠征軍,咱們隻有消滅了德國人才能回去,隻有遵守戰術條令和上級命令才能更好地活下來,隻有殲敵越多,活下來的可能性才會越大。”

“中士!”政教中尉有些火了,大聲說:“你就說說德軍衝上來之後,你是怎麼想的?”

“沒有怎麼想,我害怕,所以就開槍。我怕死,所以打了半條彈帶就轉移了陣地。教官和連長都說,重機槍班要活下來,隻有兩個秘訣——遠離第一線、狡兔三窟。”

譚炎把中士的話記下來,用目光示意中尉“不必介入”後,說:“據我所知,遠征軍絕大多數都是現成的部隊改編而成,官兵們的戰鬥經驗很豐富,前線的重機槍陣地都建在第一線後方100多米處,卻仍然成為德軍直射火炮和迫擊炮的重點打擊目標。因此,重機槍部隊的傷亡是66高地山鞍部一戰中最高的。中士,你後悔加入重機槍部隊嗎?我聽說,當初你進士官學校時是主動要求到重機槍大隊的。”

中士搖搖頭說:“蔣將軍曾經在士官學校的大課上說,作為步兵的火力支撐,機槍和機槍手勢必會成為敵人的首要打擊對象,學會在戰場上活下來,遠比消滅多少敵人來得重要。記者先生,我覺得我能活下來,能夠從戰鬥開始堅持到結束,是因為我發射的子彈比別的機槍班更少,轉移陣地的次數比別人更多,運氣也比別人好一點點,沒挨重炮彈。”

中尉忍不住插嘴了:“你就沒想過成為英雄?!”

“想過,在加入遠征軍之後,挨炮擊之前,這段時間裏天天都想。”

“中尉。”譚炎伸手拉了拉中尉,卻向中士說:“德軍一度衝到2號陣地,有截斷你們和連部聯係的可能,那時候你為何不撤退?”

“不能撤,當時是撤不下去了,就算是能撤下去,114高地的九號陣地就危險了。後來,連部就挨了炮……”

“連部挨炮之後,你為何不撤?”

“獨立堅守,無側翼堅守,第三師打的就是這種仗。撤到後麵,這種仗也得打下去。我怕死,可我不想別人覺得楊益川比德國佬還怕死。”

“嘿嘿……”譚炎又笑了,他已經找到了部隊能打硬仗的原因,也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一位“胸懷國家、民族利益而浴血奮戰的英雄”。那種英雄隻能存在於沒有上過戰場的人的想象之中。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人呢?所謂的英雄,在中國遠征軍裏人人都是,他們加入遠征軍開赴歐洲作戰本身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不過嘛,報紙上的文章不能這麼寫!為了持續地引起國人對遠征軍的關注,為了讓遠征軍在國人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地高大,為總司令爭取更多的政治聲望,《實踐新報》記者就要根據戰場上的實施,寫出符合讀者口味的文章來,在遠征軍的一場場勝利中塑造出一位又一位的英雄人物,激發起國人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