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王進為了報恩,準備傳授武藝給史太公的兒子。
這傳授武藝,也是有講究的。
人與人之間的深度互動,起點非常重要。若想在對方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這認識的第一個場景,要盡心打造。
史太公的兒子,名叫史進,十八九歲年紀,也不上學,愛好就是打架。
打架這個事,跟戰場殺敵不同,氣勢最重要。
史進對增強氣勢的方法,做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一個結論:放狠話,擺pose,起到的作用很小。最有效的辦法是,紋身。
絕大多數的人,對紋身還是有畏懼心理的。這也是動物思維的一個體現,自然界中,凡是色彩斑斕的物種,不是為了繁殖,就是為了拒敵。
找人紋身這事,史進還真辦不了。是史太公花費巨資,請了兩位高級藝術家,給史進設計、完成刻畫。
九條龍!
從此,史進有了一個響亮的綽號,“九紋龍”。每次打架或者練武,必然要赤裸上身。
這一天,史進正在後院練習棒法,突然有人潑冷水了,“你這棒法,好看但是無用,贏不了真好漢!”
史進是熱血小青年一個,最討厭別人否定他。直接大怒,擺了個攻擊姿勢,“別光說不練,過來比試!”
史太公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在農莊裏巡視,正好看到了這一幕,過來詢問。
王進正好說出自己的意圖,想要指點史進的武藝。
史進當然不服,直接火冒三丈,還是想要較量一番。
王進一直不溫不火,麵帶笑意。特意給史太公打好了防疫針,“這比武切磋,萬一有所損傷,不好交代。”
史太公心想,“這人有點道行”,點頭答應。
王進下場之後,兩招就打飛了史進的兵器。
史進稀裏糊塗的就輸了,心想,遇到了高人,可得抓住!拉過一條板凳來,請史進坐下,趕緊拜師。
史太公一看,兒子還是年輕,哪能這麼拜師?
直接準備了一桌酒席,把王進母親也請過來,讓史進正式拜師。
王進這才說出了自己身份,唬的史進一愣一愣的。
史進想到剛才比武的時候,王進從容淡定的模樣,心想,這八十萬禁軍教頭,果然非同一般!心服口服!專心跟著王進學藝。
半年之後,王進把十八般武藝的精妙之處,都給史進講解清楚,指導他完全練熟。放下了心事,又在考慮去邊關的事。
史太公父子兩個,勸了半天,見王進心意已決,隻好同意,準備了豐厚的謝師禮,兩匹綢緞,三萬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