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了隻冷笑一聲,如今父子二人坐到一處, 話中竟隻有明槍暗箭, 半點沒有人情味兒。
“那我這做阿兄的, 便期盼著三弟能強過我去, 可莫要一味依仗著我, 叫我笑話。”
郡公聽他反擊隻覺不痛不癢,“另你阿娘遷墳事宜待我回去便著手去做,族譜也已經將你阿娘的名字添了上去。你若存疑, 待回了臨南親自去看便好。”
獨孤及信點了點頭, “阿爺還有旁的事情沒有, 若是到此結束, 兒子還要趕回戚家去,雲枝還在等著我。”
“將娘子慣得什麼似的, 哪裏有公爹在府上住著,兒子和兒媳回嶽丈家的道理, 這也要叫阿爺來指教?”
獨孤及信翹起腿來,一邊浮去茶葉, 一邊輕吹著碗盞,“喔,阿爺忘了,我阿娘去得早,不曾受過阿爺什麼指教,也沒什麼教養。”
郡公這下叫他噎住,半晌回過神兒來,“若雲枝不知該如何料理家務事,我看該送到臨南來,宗族裏的娘子們個個都是大族出身,指點人也是一把好手。”
“沒見過什麼世麵的小戶娘子們罷了,在臨南府尚且能哄一哄人,放到京城還真以為是個什麼人才,”他將茶盞放去桌上,專門往郡公的心窩子裏戳,“舊年宮中教習娘子來訓導朗越,雲枝可是最得娘子讚譽的,滿京城誰人不知?”
他又提起朗越,郡公不想再被獨孤及信看笑話,這對話也隻好偃旗息鼓。
第二日一早,他倒真如郡公所願,帶著折子進了宮去。
官家許久不曾見到大都督,對他的懼怕倒是一如從前,獨孤及信幾次檢查他近來學習成效,都將他問住,卡殼半天不知如何回答。
“臣去南淳之前曾給官家說過得話,官家是否早已經忘記了?”
“大都督勿怪,吾害怕心焦,這才不辨對錯,吾用了心的。”
獨孤及信卻不信他,宮裏太皇太後嬌慣,幾位太傅不敢得罪後宮,想必都是草草教過,如此下去豈不是誤國誤民。
“臣從前同官家約好,今次官家未能將說好的功課完成,已然失信於臣,臣隻好略施小懲。”
他拿起桌上戒尺,叫官家將手心伸出來。
官家見了他本就如耗子見了貓,這下越發害怕,竟被打得失禁,在墊上留下一攤印記。
獨孤及信連連皺眉,召來寺人將官家帶了下去,“一刻鍾後回到此處,臣還有功課要同官家講習。”
寺人諾諾稱是,官家隻管偷偷抹起眼淚來,半點不敢在他麵前顯出委屈。
獨孤及信見眾人散去,便起身到窗邊望遠,心裏想著這會兒雲枝大概已經吃罷了早飯,正同妃令或是阿娘閑談了吧。
再看麵前荷塘新雨,正是雨季寧靜之時,自己做學生那會兒最喜這般天氣,若是在學堂中便會坐到窗前溫書,雨聲能令他心思澄澈,不去想世間紛擾。
隻是官家的事情叫他有些頭痛,不過才走了幾個月,竟覺得官家越發難教了。
也不知孩童是不是都如這般難管,日後若是有了孩子,可要嚴厲管教。
獨孤及信正想著事情,思緒飄飛,才不到半刻時間,便有寺人回到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