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何賢木回家(1 / 1)

鐵路如期修完,何賢木和他的同伴們於公元1971年底回到何家塘。

在短暫的平靜後,何家進入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日子。

人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何家就是這樣。

何賢木的脾氣是越來越壞了,動不動就摔東西發脾氣。家裏的用具幾乎都被他摔壞了。

這一天是何蝦貴做的飯。放工回來的何賢木嫌粥煮的太幹,用鍋鏟使勁戳壞了盛粥的搪瓷麵盆,還不解氣,抄起旁邊的板

凳就要砸向誠惶誠恐的何蝦貴。

周翠雲從廚房奔出來,一把接過板凳,跟何賢木拚起了命。

在父母的吵打聲中,何蝦貴不知所措地哭著,何傳貴、何寶貴嚇得像傻子一樣。

何賢木發脾氣就是摔東西,他是不敢打老婆的。每次,他都會以戰敗收場--不但被周翠雲撓得到處是爪印,還要被勸架的

人數落。可是,他就像著了魔一樣,三天兩頭還是要這樣。

吵嚷聲驚動了鄰居,何家的門前一下圍滿了大人、孩子。何傳貴到門前驅趕那些圍觀的孩子不讓他們看他家的笑話。

這場架照例在鄰居的勸解下以周翠雲一邊數落一邊哭泣收場,並沒有戰勝方。

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一個搪瓷麵盆不是隨便就能添置的,更何況哪裏經得起這樣三天兩頭摔東西。何家本來就困難,這

樣家裏幾乎什麼用的東西都沒有了。

何賢木的壞脾氣簡直不可理喻。

本來,何寶貴以前聽媽媽說起他的壞脾氣還有點不相信,他最初記事時對父親毫無印象。現在看到每一次吵架都是父親

引起的。她便十分的不喜歡他了。

何寶貴想,平時父親最寵愛她能不能把父親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這樣讓父母少吵一些架呢?

隨著年齡的增長,,何寶貴對父親的眼神由茫然不解變成憤恨甚至是鄙視,她成功地把父親的戾氣轉移到了自己身上。

她的命運因此也受到了重大的負麵影響。這些卻是後話了。

說到底還是因為窮,各種難事壓得何賢木精神太緊張造成了他的壞脾氣。

他要操心家裏的事,還要操心隊裏的事。

每一樣事情,他都想辦得最好。他容不得一些辦得不到位的事,為此,他常常要求隊裏的人起早摸黑幹活。

這就是他被人叫做“周扒皮”的原因。

在家裏,他也是希望老婆孩子都能幹,稍有疏忽被他知道,就會大發雷霆。

除了壞脾氣,他的身體也很不好,有著很嚴重的胃病,經常嘔得連黃水都出來了。

一瓶一瓶的胃藥吃下去好像沒有什麼作用。

其實,壞身體跟壞脾氣是有關的,可惜沒有人知道這個道理。沒有人理解他。所有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暴君。

當所有的人都畏懼何賢木的時候,卻又一個人從來也沒有怕過他。這就是何賢木的幺女何寶貴

也許是因為何賢木從來沒有打過何寶貴,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後來也有人說:她太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