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子衿在一旁聽著,嘴角微微勾起一抹讚賞的笑容。
他走到書案前,拿起毛筆,在劉璃擬定的方案上略作修改,說道:“公主,這稅製改革,不僅要減輕農民負擔,更要保證國庫收入,我建議,可以對商人征收商稅,並設立專門的機構管理商稅,如此一來,既能增加國庫收入,又能避免貪汙腐敗。”
劉璃看著韓子衿修改後的方案,眼睛一亮,讚歎道:“子衿,你真是我的智多星!這個方法好!”
在韓子衿的幫助下,劉璃的稅製改革方案最終得以實施。
百姓們得知消息,無不歡欣鼓舞,紛紛稱讚劉璃是“仁義公主”,並擁護劉璃成為女皇,最終在韓子衿的幫助下登上了本就屬於她的皇位。
而那些原本反對改革的貴族豪強,在劉璃和趙辰的聯手打壓下,也不敢再輕舉妄動。
與此同時,宣王得知劉璃的舉動後,心中十分惱怒。他原本想利用百姓對朝廷的不滿,煽動民亂,趁機奪取皇位,沒想到卻被劉璃搶占了先機。他暗暗咬牙,決定另尋機會,除掉劉璃這個眼中釘。
接連的勝利讓劉璃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讓眾多大臣承認了這個原本落魄無能的嫡長公主登上皇位。
此後,她提拔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官員,這些人大多出身寒門,卻胸懷抱負,對劉璃忠心耿耿。
他們與蘇瑾、趙辰一起,成為了劉璃最堅實的後盾,與宣王及其黨羽分庭抗禮。
朝堂之上,常常可見雙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
劉璃不再是那個初來乍到、小心翼翼的穿越者,她已經逐漸適應了這個時代,並展現出屬於帝王的睿智和果決。
然而,平靜的表麵下暗流湧動。
一日,劉璃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中隻有短短幾行字,卻如同一盆冷水澆在她頭上,讓她瞬間清醒: “宣王勾結北狄,意圖謀反,證據確鑿,速查。”
落款是一個陌生的標記,劉璃卻莫名的感到一陣心悸。她立刻召來蘇瑾和韓子衿,將密信的內容告知二人。
蘇瑾眉頭緊鎖,沉吟道:“北狄一直對我國虎視眈眈,若是宣王真與他們勾結,後果不堪設想。”
韓子衿則麵色凝重,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分析道:“這封密信來得蹊蹺,我們必須查清來源,才能確定消息的真偽。”
“來不及了,”劉璃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們必須趕在宣王動手之前行動,否則一旦他聯合北狄起兵,我們將陷入被動。”
蘇瑾和韓子衿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擔憂。他們知道,劉璃決定的事情,無人可以更改。
一場暴風雨,即將席卷整個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