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俘虜,現在的總督,東印度公司的功臣,喬治三世的寵臣,馬戛爾尼很快失望了,那個激烈反對向北美殖民地加稅的首相老皮特,現在他的兒子小皮特坐上了首相的位置。小皮特身體一直很差,但是智商極高,22歲加入輝格黨並競選議員成功,兩年後就被神經病國王喬治三世給提升為首相,那一年他24歲,是英格蘭曆史上最年輕的首相。馬戛爾尼以為年輕的首相會批準自己的報告,沒想到小皮特比他的父親還保守,繼承了輝格黨一貫的固執保守,馬戛爾尼得到小皮特的否決意見:這會開一種不愉快的先例。

英格蘭貴族的申請被否決了,馬戛爾尼非常鬱悶,他蝸居在家裏不出門,他甚至認為是自己的功勳不足以獲得英格蘭貴族資格。在大不列顛王國,蘇格蘭、愛爾蘭的貴族,同英格蘭的貴族雖然同為貴族,但是三個貴族坐在一起,英格蘭貴族一定會高人一等。馬戛爾尼現在盯著印度總督,現在的印度總督黑斯汀斯被人舉報貪汙,倫敦派出的調查組正在調查,隻要自己坐上印度總督的寶座,英格蘭貴族的金字招牌一定會拿到。

喬治三世早在北美獨立戰爭爆發前就對黑斯汀斯不滿,尤其是擴張西藏失敗,導致英格蘭的硼砂、黃金等戰備物質籌措不足,北美戰場後勤保障跟不上。現在的東印度可是英格蘭的海外金庫,喬治三世丟了北美殖民地,早已氣極敗壞,沒想到黑斯汀斯這個時候居然貪汙。拿下黑斯汀斯,小皮特很快又給馬戛爾尼一盆涼水:你隻是愛爾蘭男爵,印度總督的位子需要更高級別的人。小皮特將印度總督的寶座交給了康沃利斯勳爵,這位英格蘭豪門貴族就是在約克鎮投降的康華利,同樣是投降者,小皮特更相信英格蘭貴族。

卡思卡特中校在海上死亡後,鄧達斯就一直在另覓特使人選。特使的選擇標準是忠誠於國王,是議國事的大臣,大博學的幹吏。鄧達斯經過三年的篩選,發現馬戛爾尼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這位爺是愛爾蘭貴族,馬戛爾尼家族一直跟皇族關係密切,在俄羅斯對英格蘭最具有威脅的時候,馬戛爾尼隻身來到葉卡捷琳娜的王宮,成功締結了英俄聯盟,化解了北美戰爭的背後危機。之後還在蘇格蘭、聖喬治要塞管理屬國地方事務。鄧達斯覺得馬戛爾尼是出使中國特使的不二人選。小皮特同意了鄧達斯的推薦。

馬戛爾尼的手在顫抖。

大不列顛、英格蘭特使,出使遙遠的大清帝國。那可是一個古老的帝國,在印度周邊的很多小國,都是大清帝國的藩屬,他們都像孫子一般向大清帝國的皇帝上貢稱臣。為了控製尼泊爾一帶,大清帝國的鐵騎一直在西藏跟四川遊動,黑斯汀斯企圖通過控製西藏,在大清帝國的西南邊境擴張大不列顛帝國的東印度勢力。現在黑斯汀斯已經被關在了倫敦冰冷的監牢裏,大清帝國的鐵騎卻盤踞在西藏跟尼泊爾交界處,隻要一聲令下,青藏高原深處將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中國,那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帝國,伊麗莎白曾經在睡夢中無數次呼喚著這兩個字。兩次特使中途失敗後,年邁的伊麗莎白傷心欲絕,隻有大把地將金銀砸向莎士比亞的歌劇,在歌劇中追尋遙遠的東方帝國。中國,一直是大不列顛國王夢寐以求的地方,東印度公司的大班洪仁輝試圖打通廣州到北京的信息信道,可是最後的結局是圈禁澳門三年,在荒涼的小島上雙腿浮腫著熬過了三年。倫敦一直想走近北京紫禁城,洪仁輝之後,北京成了倫敦奢侈的夢想。

出使北京,外交中國,這可是一件無上榮光的偉大事業,馬戛爾尼沉悶的情緒迅速被刺激,這將是大不列顛英格蘭曆史上最偉大的壯舉。馬戛爾尼通讀了鄧達斯的信件,鄧達斯希望馬戛爾尼將此次使命應如何進行、此行的目的等寫成書麵意見,然後向外交大臣提交一份全麵的報告。鄧達斯希望在報告沒有成型前,不要張揚,一定要保密。洪仁輝事件跟“休斯夫人”號禮炮事件,讓北京政府非常芥蒂英格蘭人。馬戛爾尼謝絕了所有的來客,將自己關在書房裏,琢磨出使的報告。

鄧達斯很快就收到了馬戛爾尼的密報。

馬戛爾尼在密報中提出,出使中國不要讓北京朝廷感到意外,一定要先行通知特使將到來。特別要發出聲明,保證此行的目的不是強調過去所受的委屈,隻是代表國王參加向乾隆皇帝祝賀八十大壽的慶典,並附帶談一下兩國以後貿易的互利問題。馬戛爾尼早就通過東印度公司的信函了解到了大清帝國的傲慢,即使粵海關的一個七品芝麻小官兒,都覺得生意人是下賤人,即使買了官銜,還是跟妓女一樣下賤。為了對付一個如此驕傲的朝廷,因為它對西方國家的力量與重要性無知而堅持東方式的妄自尊大,就必須給予皇帝及其大臣以莊嚴華麗的印象。

特使再也不能像伊麗莎白時代那樣,現在不用擔心海上的葡萄牙人跟法國人,所以也就不用兵分兩路,現在英格蘭有最新式的火炮跟戰艦。更不能像洪仁輝那樣偷偷摸摸乘坐一艘單桅小船北上,在沒有人手的情況下將非洲奴隸抓來充排場,簡直太丟人了。馬戛爾尼在密報中提出,為了增強特使的顯要地位,最好用國王船隻運送,並供應一隊輕步兵護送。在北美殖民地戰場遭遇圍剿的馬戛爾尼,怎麼也無法忘記當俘虜的恥辱,他甚至懷疑小皮特就是因為自己的俘虜經曆而刻意打壓自己。這一次出使大清帝國,開千年曆史先河,可不能在陰溝裏翻船,馬戛爾尼特地提出配備野戰炮以作列隊行進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