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5月25日,馬戛爾尼率領的皇家衛隊正向托倫灣駛去。

馬戛爾尼在艦隊的圖書館中,不斷地翻閱著大不列顛東印度公司董事會提供的情報以及大堆歐洲人關於中國的介紹。馬可波羅的《遊記》早就是馬戛爾尼的枕邊讀物。對於即將進入的托倫灣,馬戛爾尼已經進行了全麵了解,這個地方是大清帝國藩屬國安南的一個良港,可以說是大清帝國最南端。這裏一直動蕩不安,是大清帝國跟法國人的一個火藥桶。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跟安南親王阮福映在1787年簽訂了《凡爾賽條約》,現在法國駐印度法屬殖民地派出高級軍官,幫助阮福映訓練軍隊。

英格蘭人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後,法國人在印度的勢力也走下坡路,路易十六看準了安南內亂,跟落敗的親王阮福映簽署《凡爾賽條約》,就是要找一個突破口,將勢力向大清帝國擴張。條約規定,法國派戰船4艘、步兵1200人、炮兵200人、雜役250人前往安南作戰。路易十六也不是傻子,條約中還規定阮福映割讓托倫港、昆侖島給法國,作為法國軍隊的後勤基地,並允許法國自由貿易,自由傳教。

馬戛爾尼太清楚路易十六的盤算了。法國人跟阮福映簽訂條約跟英格蘭與莫臥兒王朝簽訂條約一樣,到時候阮福映甚至整個安南王朝都是法國人的傀儡。這樣一來,法國人就可以成為安南的實際控製者,破壞英格蘭人繼續朝東方擴張領土的計劃。進而,法國人就可以削弱英格蘭在印度地區的商業,甚至摧毀英格蘭人在印度的商業勢力。法國人還有一個偉大的夢想,那就是通過控製安南打通通往中國中部的商道。

路易十六的夢想在1792年8月10日破滅,45天後,馬戛爾尼率領使團離開了樸次茅斯港口。法國人跟阮福映的條約失效了,當時以阮文嶽、阮文侶、阮文惠三兄弟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建立安南西山政權,西山政權正在瘋狂圍剿阮福映的南越政權,為阮福映與路易十六牽線搭橋的法國傳教士百多祿相當失望,法國革命政權壓根兒就不聽百多祿的廢話,甚至停止了給駐外傳教士彙款,更別提支持阮福映奪取安南政權。百多祿骨子裏是個典型的商人,他募集資金,在巴黎和印度雇傭軍,繼續支持阮福映跟西山政權戰爭。

馬戛爾尼使團很快駛入了峴港,當地的居民看到豪華的艦隊,聞風而逃。馬戛爾尼的老夥計斯當東費盡力氣抓了一老頭兒,給了好幾塊西班牙銀元,老頭才答應給使團船隊帶路。船隊泊碇峴港,可是當地的官員就是不讓馬戛爾尼使團上岸,更別提後勤補給了。好說歹說,地方官才向上級總督彙報。兩天之後,阮福映派出一名總督跟英格蘭人談判。總督帶著一大隊人馬,將馬戛爾尼使團迎接上岸,條件就是要馬戛爾尼將船上的大炮火槍賣給阮福映。

這玩笑開得有點大了!別說大炮火槍,就是子彈都不能賣給阮福映。使團攜帶的火器除了貢品,就是整個艦隊海上防衛的裝備。再說了,現在阮福映的部隊裏,有一支規模龐大的法國雇傭軍。阮福映奪取南越政權後,法國人還是南越的實際控製者。到時候東印度勢力範圍中,那可就是英法雙雄會。法國人現在跟英格蘭人摩拳擦掌,戰爭一觸即發。馬戛爾尼哪裏知道,戰爭已經打響了。

馬戛爾尼拒絕了阮福映。

皇家衛隊戒備森嚴,峴港劍拔弩張。馬戛爾尼不想在這個地方招惹是非,一旦西山政權知道英格蘭人在峴港,即使雙方沒有交易,到時候也會引起誤會,尤其是西山政權的海軍司令員陳添保是海盜出身,在大清帝國南海域擁有上百艘戰艦,一旦陳添保的海盜艦隊將使團圍住,那可就全殲了。馬戛爾尼更顧及的是,大清帝國的乾隆皇帝數次征伐西山政權,損兵折將,西山政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主動向乾隆皇帝謝罪,為了麵子,乾隆皇帝都已經冊封西山政權為新安南國王,現在一旦西山政權的海盜部隊圍剿使團,那麼使團不但沒有完成和平結盟任務,還沒有到達大清帝國國土,兩國就因為小小的安南成了敵人。

馬戛爾尼給高爾爵士下令,艦隊立即向老萬山群島方向前進。馬戛爾尼的秘書馬克斯維爾、使團副使斯當東以及“印度斯坦”號指揮麥金托斯,進入了馬戛爾尼的辦公室。馬戛爾尼給三人下達了秘密命令,要他們在使團到達老萬山群島後,立即到澳門,跟東印度公司廣州秘密與監督委員會取得聯係,要拿到秘密與監督委員會的可靠情報。馬戛爾尼對澳門的葡萄牙人非常擔心。

葡萄牙人在歐洲跟英格蘭人是盟友,可是澳門卻是一個永遠無法化解的結。1637年,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派遣威德爾到達澳門,葡萄牙人拒絕威德爾登陸,甚至阻止中國人跟他們進行貿易。這梁子結了150多年,澳門的葡萄牙市政廳卻並沒有因為兩國結盟而握手言歡,甚至在鴉片貿易中將英格蘭人趕到了燕子灣,讓他們在海上漂著賣,自然也就賣不出價格,葡萄牙人成為鴉片貿易的真正贏家。

經濟危機接二連三地爆發,尤其是失去了北美洲殖民地,英格蘭人骨子裏依然惦記著澳門。澳門的葡萄牙人在千裏之外,跟英格蘭人勢不兩立。馬戛爾尼對在澳門的短暫停泊沒有抱任何希望,北京才是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地,隻要在澳門拿到情報,就立即北上。馬戛爾尼現在又想起了那個法國傳教士梁棟材,他已經被革命政權斷了生活財路,在北京城又被乾隆皇帝給解雇了,現在他就是一條可以好好利用的喪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