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嚐到了美味,笑著說道:“這個觀點我很讚同,出力了才能享用,這樣…以後你們可以開小灶,誰家的菜誰家夾!至於我和你們奶奶,權當你們孝敬我了。”
此話一出,大伯家沒再好意思夾一顆螺獅,這時弟弟主動說道:“三娃弟弟可以夾,這些螺獅是我們一起捉的!”
便宜弟弟明事理,記人情…將來肯定有出息!
爆炒螺獅是飯桌上唯一一道肉,且味道不錯,所以早已被“消滅”幹淨。趁著下午上工的鍾聲還沒被敲響,大人們都躺在床上小憩…而何秧苗已帶著弟弟上了山。
來到大山入口,發現有新鮮的踩泥痕跡,想必有人比他們先一步進山,何秧苗如往常一樣,將她的手與弟弟的手用布帶纏繞在一起後,走進了大山。
今日目標是春筍,無論是炒肉還是燉湯都是極其美味的菜肴…要想挖到竹筍,得先找到竹林。
走了大概十幾分鍾,便看到了竹林,鑽進去,便可看見出土幾公分還很鮮嫩的竹筍…弟弟很高興,當即蹲下身子給竹筍身邊的土鬆一鬆,隻見“哢彭”一聲,空氣中彌漫著“脆脆的”竹筍香氣。
農具要用到鐵,所以也是每家每戶的稀罕物,大鋤頭他們拿不起,小鋤頭又沒資源整,所以她與弟弟隻能徒手掰…好在還沒竹化,在照顧竹鞭與母竹的情況下,倒不用多大的勁就能掰下。
這片竹林很大,掰的竹筍已裝滿了竹筐,她要在鄉親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盡可能的多整點資源…
不曾想剛要繼續往深處走,就在地上發現了野豬的腳印,瞧這大小還是頭成年的大野豬,這下何秧苗不敢再貿然前進了,帶著弟弟趕緊往回走。她可沒有錦鯉命,所以還是避開離去好!
提著的心,一直到能看見出山口才鬆懈下來,將竹筐放在地上,靠在大樹根上休息休息喘口氣。弟弟臉上的表情肉眼可見地放鬆,“姐,我剛剛嚇死了,那麼大個腳印…”,何秧苗點了點頭,“應該有200斤!”
弟弟感慨道:“生產隊上的家豬要是能長到那麼大就好了,這樣年底分豬就能多分些!”,聞言,她在心裏感慨道:“貧苦的70年代,哪有多餘的糧食用來喂豬…隻有在離出欄還有一個月的時候喂點,不喂糧食,豬就長不大。”
遠離發現野豬腳印的地方,緊了緊竹筐的背帶,讓弟弟往竹筐裏扔些樹葉雜草掩蓋竹筍,然後與弟弟就地而坐,開始剝竹筍。先用隨身帶的鐮刀削尾削殼,然後在拇指上卷著皮,順著往下裹,鮮嫩的竹筍就出來了。
剝完竹筍,太陽快要落土了,起身拍了拍弟弟身上的塵土,然後再拍了拍自己身上的,這才與弟弟下山而去。
在半山腰,想打豬草得工分的孩童們還在奮力地割著地上綠油油的豬草,進行收尾工作…一筐豬草可得2工分,算得上是孩童們主要的工分來源。
回到院裏,與弟弟一同打水洗手,主屋的灶房已傳出炊煙。趁還沒傳來飯香,何秧苗抓起一把茅草就往主屋灶房去。
“二丫上哪野完回來了?整天跟個野孩子一樣!”,大伯母拿著吹火筒詢問,她沒理會,握著已燃的茅草就往自家灶房去。“這二丫怎麼不理人呢?大丫就不會這樣,外麵的鄉親都說她知書達禮呢。”,大伯母逮到機會就拉踩,自家娘當然也不會慣著她,“你時常燒火,不知道茅草燃得極快嗎?你這做大伯娘的,怎麼有如此狠的心思,想要讓火燒到我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