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紅薯長葉不結塊,便宜了豬八戒(1 / 2)

何秧苗與弟弟,還有堂弟被分在一個班,老師是韓同誌,瞧著歲數跟爸爸一般大,不同的是一個有書生氣息,一個是莊稼漢的氣質,韓老師承包了好幾門學科,比如語文,數學,自然,曆史,地理,品德…美術,甚至還有體育。

70年代的人民教師當真是厲害,能教多門學科。

教室裏的桌椅,並不是後世的那種一人一桌椅,而是三人共用桌子與一條長板凳。到底還是比70年代初期好,那時都是用土坯砌起來的課桌,把孩子們的衣褲整天弄得髒兮兮的。

黑板是那種鑲在牆裏的那種。

弟弟開始很是興奮,手裏捧著新發的課本,一個勁好奇地翻閱著,整個教室都是嘰嘰喳喳的興奮聲。

直到韓老師夾著課本,端著搪瓷杯走了進來,“都安靜,打了上課鍾聲就要安靜,現在把這本書留在課桌上,其餘的書放在一旁。”

何秧苗翻開語文書,第一眼便發現了大公雞,接著後麵便是有四個聲調的“o”,…

誰能想到,早已畢業的她,會在70年代的小學裏,從aoe開始學起…

很快,教室裏響起了aoe…何秧苗很是無奈地跟讀…

課間她翻閱了課本,果真看到了烏鴉喝水與猴子掰包穀,還有猴子撈月…這都是經典的回憶啊,快速閱讀完烏鴉喝水,發現便沒有河邊二字,而是身旁的小石子…想來是後世胡編亂造的。

到了午飯時間,食堂阿姨已將學生們帶來的米麵給蒸好了,韓老師組織同學們去打飯。出了教室,何秧苗帶著兩個弟弟一窩蜂地去到食堂,拿起角落竹筐裏的鋁飯盒就往窗口上站,護著兩個弟弟站在前麵,打了飯就與兩個弟弟回到教室,從書包裏掏出包了一層又一層的黴豆腐,扒開上麵的葉,夾一點放到碗裏,然後又鄭重地包回去,將罐子放進書包裏。

雖然不全是米飯,還夾著苞穀麵,但何秧苗還是吃得很滿足,奶奶做的黴豆腐很純正,發酵味道剛好…

有些同學是帶了小鹹菜,正在與其他同學交換享用。弟弟三下五除二吃完了午飯,還很不優雅地打了個飽嗝,探起身子望了望她碗裏的,討好地問道:“姐,你是不是吃不完?”,瞧出便宜弟弟的心思,她當即就給了他一個腦瓜崩,“難得吃到大米,我怎會吃不完!”,說完就把飯“刨”完了。

吃完飯,將飯盒放到竹筐裏後…就回到教室小憩一會,待上課鍾聲被敲響,大家立刻端正坐好。

學校沒有住校,所以下午到三點就放學了,大家愉快地收拾好書本,撒歡似的跑出學校。何秧苗帶著兩位弟弟亦是如此,待三人跑回家後,村民們還沒下工…何秧苗脫下書包,找出工具就往田坎去,去抓黃鱔。

等抓了一魚簍黃鱔,她沒去換工分,而是決定帶回家,自己處理了爆炒了吃,兩位弟弟十分讚同。

當然她不會拿到主屋灶房去,而是在自家小灶裏加工,祛除了內髒,切成了段,她先去主屋灶房接火,再讓弟弟守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