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1 / 1)

青年漁民馬裏奧偶然得到一份郵遞員的差事,但是用戶隻有一位:在黑島擁有一套別墅的著名詩人聶魯達。於是馬裏奧和這唯一的用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馬裏奧雖然隻讀過幾年的書,但他是一塊可以雕琢的樸玉。在詩人的啟發下,他癡迷般地熱愛上了詩歌,他費盡心機向詩人討教,寧肯放棄豐厚的小費。詩人用通俗的比喻,極其幽默的語言給予了他詩歌的啟蒙,他對高雅的詩歌漸漸領悟。在聶魯達愛情詩歌的熏陶下,馬裏奧以充滿詩意的純情愛上了在小酒館工作的美麗姑娘比阿特麗斯,他用聶魯達的愛情詩歌頻頻向姑娘獻殷勤,贏得了姑娘的芳心。正當青年人對未來充滿憧憬之時,婚事遭到姑娘母親的強烈反對,因為小夥子“除了腳趾上的腳氣一無所有”。馬裏奧求助於聶魯達,詩人用聰明的“比喻”和這位丈母娘“諺語”的大炮展開了一場舌戰,幾經好事多磨,有情人終成眷屬。詩人聶魯達親自參加了婚禮。大選勝利後,聶魯達受命赴法國擔任駐法大使。一天,馬裏奧平生第一次收到了一封信和一個包裹,這是詩人寄自法國,還有一隻小錄音機。詩人想念家鄉,他請求馬裏奧為他錄下家鄉黑島的風聲、鳥鳴、大浪濤濤和自家的清脆的風鈴聲……忠誠於友誼的馬裏奧盡心盡力為詩人做了這一切,並連同自已的習作詩歌一並寄給了詩人。1971年,聶魯達獲諾貝爾文學獎,馬裏奧和他的親人鄉親們一道收聽了聶魯達領獎時發表的演說。

1973年智利右派份子發動軍事政變。已回國居住在黑島的聶魯達遭到敵人的控製和迫害。馬裏奧冒著生命危險。繞道海邊來到聶魯達的家中,在詩人的病床前,把其他國家發來的聲援詩人的電報背給他聽。詩人什麼也沒回答,他執意請求馬裏奧攙扶著他向朝向大海的窗口走去,他要再看看太陽,再看看大海……聶魯達逝世後,馬裏奧遭到了軍政府的逮捕。若幹年後,馬裏奧發表的詩歌獲獎,詩壇上又增添了一名年輕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