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1 / 3)

裏根本不是重點……再說,誰先誰後這根本就不重要吧?

“喂,你這個最後才來的,有什麼資格在這裏問來問去……”

範悔剛想習慣性懟洛天水幾句,花花作為常駐嘉賓,很有眼色地插話說:“我依稀記得出去的順序是墨星、裴玉、範悔和我,可以肯定的就是大家確實都單獨出去過一次。”

洛天水點點頭,他心裏差不多有一點眉目了。

隻是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麼?

這個世界上,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有動機,再莫名其妙的原因也是原因。

究竟為什麼?

所謂的推理,一定是根據已知的信息,展開聯想,去尋找隱藏在已知信息之下的未知信息。

所以剛剛有什麼被他忽視的線索嗎?

洛天水轉向裴玉:“你們是為什麼討厭我?”

裴玉嗤笑一聲,大約是“討厭你還需要理由”的意味。

還沒等他說出什麼,墨星比裴玉要成熟得多,打斷了裴玉的個人情緒,解釋道:“因為上一次我們補課,你去教務處告發孫老師,我們當然不會喜歡你。”

洛天水點點頭,卻覺得這個設定有些許說不出來的奇怪。

人的社會中行為的基本原理就是——基於利益。

也就是說,任何人都是出於某種利益在社會行為中進行決策。

孫老師免費為他們補課,洛天水是得益方,他沒有絲毫的利益受損,為什麼費力不討好地去舉報?

故事裏的“洛天水”這麼做究竟有何用意?

根據流程,幾個人分散開尋找線索,洛天水當即找到花花。

顯而易見,花花是幾個人當中,最能正常和他進行對話的人。

“今天一下午,你有遇到什麼可疑的人或者事情嗎?”

花花想了想:“感覺上……好像沒什麼特別的事。”

“那之前呢?”

花花一愣:“什麼之前?”

洛天水:“我們的學習小組應該還有一位女生……是嗎?”

花花眼神一暗:“對的,她叫小草。”

“她為什麼今天沒有來?”

“她生病了,大家不是都知道嗎?”

洛天水點點頭,又回到了案發現場。

可能因為案發現場過於血腥,幾個人都不願意回來查看,隻有洛天水一個在案發現場搜證。

倒不是說他膽子有多麼大,但是,這些歸根到底都是假的不是嗎?

隻不過是節目組製作的“材料”罷了。

抽離自己的角色身份,站在更宏觀的視角去看待問題,這是科研寫作的第一步。

洛天水無視血跡,直接開始利落翻起死者的衣料,從死者的胸`前口袋裏拿出了一部手機。手機設置了密碼,無法解鎖,洛天水卻沒有絲毫慌張,他手指輕輕下滑,將通知欄調出來。

盡管通知欄的內容不可能全部顯示,但足以顯示一些讓洛天水能夠展開聯想的線索了。

首先是一則新聞推送:某校教師性\/騷\/擾\/學生,嚴重違反師德師風(後麵文字沒有顯示)

接著是死者收到的一條郵件,上麵寫著:我會一直看著你,你不要(後麵文字沒有顯示)

發送郵件的人的ID叫做“酈道元”。

洛天水看著這個郵件名字陷入沉思,他的身後突然傳來一道洪亮責問的聲音。

“你發現了什麼?”

是範悔。

範悔看到洛天水發現的線索,一把搶過手機,結果發現自己也解不開密碼,隻能同樣看著通知欄上的幾個字,皺眉:“酈道元是誰?”

“北魏地理學家,我很為你的考試成績擔憂啊。”洛天水促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