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零章 瘋狂的米國人(1 / 2)

在明澳停戰的同一天,米國政府就宣布,將把米國未來艦隊區域防空的核心,也就是計劃中取代三T係統的堤豐艦載防空係統,作為下一步首要優先發展的項目。

這款以大型SPG-59相控陣雷達和高速計算機為核心的區域防空係統,將擁有遠超現在任何一種艦載區域防空係統的多目標攻擊能力,它不再是一套射控雷達攻擊一個目標,而是以相控陣雷達的強大性能,做到一套雷達同時攻擊多個目標,甚至可以做到一艘戰艦同時攻擊超過十個來襲目標。

呃,現在的艦載區域防空係統除了米國,好像也就隻有明軍的震天導彈了。

而為這套係統配備的,也是類似於明軍增程型震天導彈和基礎型震天導彈的組合,但堤豐係統的導彈性能要比震天導彈擁有壓倒性的優勢,最新一代的是SAM-N-8堤豐LR和SAM-N-9堤豐MR艦空導彈,前者是遠程攔截型,後者是中距防空型,而前者將擁有令人瞠目結舌的,接近四百公裏的攔截距離。

當然這樣一套係統肯定也不是隨隨便便一艘軍艦就能搭載。

為了容納這一係統,米國第一批將建造八艘核動力的堤豐巡洋艦,另外還有二十四艘低配版的堤豐驅逐艦。

不過按照估計,要滿足堤豐係統的各項指標,那麼最終的堤豐巡洋艦排水量有可能超過一萬六千噸,造價將接近一艘福萊斯特級航母,哪怕是低配版的堤豐驅逐艦,排水量也將超過九千噸,單艦造價也要接近楊豐從不列顛購買的那艘航母,後者花了一點三億美元,而這款驅逐艦預計造價一點一五億美元。

不這麼大不行的,一來這套係統重量大,二來耗電量驚人,高配版除了核動力可以說沒有什麼軍艦能提供足夠電力,至此米國人也正式步了楊豐那不要臉的後塵,把驅逐艦的噸位定義再次提升了一個數量級。

但即便是這樣也得造,不造拿什麼攔截楊豐的超音速反艦導彈飽和攻擊?

米國人可不想未來他們的企業號航母就像墨爾本號一樣被瞬間轟殺至渣。

他們已經對墨爾本號的情況進行過細致推演,最終結果是換成正在建造的企業號核動力航母的話,基本上也就是一樣被打成渣渣了,哪怕護衛這艘航母的不是小獵犬導彈而是黃銅騎士和韃靼人,結果也不會有太大區別。

畢竟明軍轟沉墨爾本號,隻不過出動了六架應龍轟炸機,隻要他們出動一個大隊的應龍轟炸機,一次齊射七十二枚熒惑導彈,那麼就是把美軍已有的所有防空導彈導彈艦,全部派去保護這艘航母,結果也一樣隻能還是被轟殺至渣。

這種結果把五角大樓的所有將軍們都嚇出一頭冷汗。

如果說之前企業號核動力航母和新一代艦載機,能讓他們重拾海上信心的話,那麼這套組合的出現,又毫不留情地把他們的信心打成了渣渣。

他們別無選擇,哪怕花再多錢,也必須為自己的航母撐起一麵真正的保護傘,再說了,錢算什麼?那不就是美聯儲印刷機上出來的小紙片嗎?不夠就再多印刷,總之無論如何都必須保證米國在海上的優勢地位。

當然不僅僅是一套堤豐係統,畢竟這次戰爭中明軍展示出來的好東西實在太多了,這裏麵每一樣都是需要米國全力追趕的。

比如楊豐的遠征打擊群。

這種顛fu傳統的登陸作戰模式,把米國人那曾經造了數千艘的登陸艦艇直接掃進了垃圾堆,還沒等明澳正式停戰,米國國會就已經通過了追加預算,建造四艘類似明軍忠誠級的兩棲攻擊艦和十二艘類似高麗級的船塢登陸艦,同樣還有配套的大型氣墊登陸艇,不過這個他們還得先把燃氣輪機解決了。

另外還有艦載直升機這個也必須得解決。

老掉牙的CH34肯定沒法和明軍的象式直升機相提並論,所以緊接著五角大樓開始為他們的新一代重型艦載直升機招標。波音拿出來仿造象式直升機的同樣雙旋翼方案,但已經深陷仿造明軍武器係統漩渦的五角大樓毫不留情地扔到了一邊,最終西科斯基的常規布局方案中標,也就是CH53海上zhong馬,而且還將以這種直升機開發專用的反潛型。

但光有運輸直升機不行啊,明軍的兩棲攻擊艦上最重要組成部分可是武裝直升機,一個武裝直升機大隊幾乎團滅澳軍一個裝甲師的戰例,已經讓這種此前一直沒有很受五角大樓重視的武器係統立刻成了耀眼明星。米國人也必須有自己的專用武裝直升機,而且還必須是性能遠遠超過眼鏡蛇的,這樣貝爾的易洛魁武士就直接被掃到了垃圾堆,這同樣是以明軍的眼鏡蛇為藍本,而且性能還不如眼鏡蛇呢!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